嫡姐鹹魚後我被迫上位了 第112節
將月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嫡姐鹹魚後我被迫上位了 第112節,嫡姐鹹魚後我被迫上位了,將月去,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所以手裡的餘錢打算置辦宅子和鋪面。
燕明蕎現在手裡有一萬六千餘兩,這個銀子足夠置辦一處小宅子,選一個地段好點的鋪面。
她不想把銀子全花光,所以二選一還是先買了鋪面,這樣租出去租金還能高一些,她在國公府住,宅子說實話沒什麼太大的用處。
鋪面不租出去的話還能賣茶葉,算是她賣茶葉的一個定點鋪子。
鋪面是林棗跟著掮客去看的,選了三處,燕明蕎看過之後定下一處,花了八千四百兩,但這銀子過兩個月還能賺回來。
下個月就是中秋節了,初秋天氣最是涼爽,國公府也恢復了以往的樣子,許靜姝剛進門,但得和婆婆一起準備中秋家宴,這也是她嫁過來第一次操持大事。
沈氏手把手帶著,許靜姝學的倒也快,很容易就上手了。
中秋過後,許靜姝帶著燕明月頻頻參加宴會,這是沈氏的意思,出去露露臉,別人好知道燕國公府有一個快要及笄的姑娘。
至於為何讓許靜姝去而非沈氏親自去,一來她年紀大了,懶得參加宴會,二來國公府早晚要交到許靜姝手中,參加宴會,是很尋常的事。
許靜姝來國公府有一個多月了,明白燕明月是孟小娘的女兒,但和正院關係不錯,所以婚事要盡心。
明蕎從前是陳小娘的孩子,但因為明玉曾經落水,所以就被養到了正院,現在記作了嫡女。
而府上其他妾室、公子、小姐,看親疏遠親,婆婆如何她就如何。
偶爾,明蕎也會來幫忙,許靜姝求之不得。
第74章沖喜
越是相處,許靜姝就越覺得明蕎聰慧。
許靜姝倒是不擔心管家大權日後歸誰,她是燕明軒的妻子,燕國公府的長媳,婆婆就算再喜歡妹妹,妹妹終歸是要嫁人的。
日後多給嫁妝,她再多添些,婆婆自然滿意。
許靜姝選了一條聰明的路,把明玉明蕎當親妹妹,不,比親妹妹還親,這樣不管是因為婆婆還是為了以後,對她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其他的事,許靜姝相信,只要她不出格,婆婆和夫君就不會薄待她。
誰家新婦進門,就立刻管家。
只不過,因為許靜姝從前是家中的小女兒,管家這些雖然也學,但還得指望婆婆教。
沈氏讓燕明蕎去幫忙,就是這個意思。
中秋家宴和往年沒什麼區別,寧湘把去年的禮單和家宴選單找了出來,燕明蕎一一講給許靜姝聽,“嫂嫂,去年家宴上的菜可以留一部分,再讓大廚房添幾樣新菜,酒水茶飲千萬不能馬虎,忌口大廚房的人知道。家宴不用太過操心,最要緊的是給親朋好友的中秋節禮。”
家宴出點錯,那也是在自家人面前丟臉,不妨事,但送禮送錯了,就是去外人面前丟臉了,外人只會說燕國公府的不是。
“大姐姐年初分家了,但平陽侯府依舊要送。”
世家聯姻的目的就在此,越朝的規矩,晚輩給長輩送,平輩之間互相送,自然也不必給大姐姐送節禮。
燕明蕎道:“還有我們幾個的先生,這邊送禮兩匣子月餅兩壇酒,酒水不能太貴,不然先生是不會收的。”
“蕭陽那邊的親戚要提前一陣送,差不多得二十日,這樣趕中秋前,節禮就能送到了。”
燕明蕎沒說安陽侯府那邊的親戚,還未分家就是一家,兩家走動,是燕國公府和平陽侯府之間的關係。許靜姝孃家、外祖家也都尚未分家,這兩份禮看著給靖安侯府和蕭陽的,價值上差不多就好,但沒必要非得一模一樣。
朋友都是燕國公的同僚,燕明蕎道:“父親同僚得看對方回禮,這個看以前的禮單,有兩個被貶了,楊家是因為貪汙,柳家是因為頂撞聖上,前一家不必送了,柳家要的。”
“外祖家禮可以重一些,”燕明蕎想了想,好像沒有別的要說的了,“對了,鎮北侯府也是看來的禮如何,那邊一向是先送的,按東西多少回禮就好了。”
許靜姝知道,這是明玉未來的婆家,她沒想到明蕎能把這些事記得這麼清楚,說起來有條不紊的。
燕明蕎:“嫂嫂可以先準備,送之前我再看一眼,若是有疑惑之處,可以來問我。”
母親既然說要她幫忙,那就是幫嫂嫂熟悉府內庶務。
而不是她做主,讓嫂嫂在一旁幫忙。
“月餅去年是從玉芳齋定的,今年也可以從這邊定。”燕明蕎當然希望給自己鋪子多幾單生意了,不過今年市面上出現了不少的蛋黃蓮蓉月餅,但因為玉芳齋是第一家,所以訂單跟雪花似的,都是幾十上百的大單,連著送外地的,光這一個月的利潤能趕上大半年的。
許靜姝道:“玉芳齋的點心好吃,就從玉芳齋定。”
燕明軒還有一成的股份,下月分的銀子肯定不少,儘管攢著,那看了銀子誰不高興。
有燕明蕎在旁邊幫忙,許靜姝可以說是事半功倍,很容易就上手了,連著把各家的節禮都送了去,給府上下人的也準備好,就等著中秋家宴了。
中秋賞菊賞月、吃蟹吃月餅,熱熱鬧鬧,今年府上多了人,寧氏和老國公也在,比去年要熱鬧得多。
中秋這日天氣很高,天朗氣清,天高雲淡。
燕明蕎一早就換了新衣服,為了契合中秋這節日,特地穿了極其明亮的黃色。衣領繡了嫦娥奔月,衣袖是好幾只小兔子,肩膀搭了一條橙黃色的披肩,連鞋子都是小兔子圖樣的,但不是普普通通的兔子,而是墜了珍珠,又用絲線繡了小耳朵。
這件衣服並非府裡給做的秋衣,而是沈氏特地讓人做的,明蕎年紀小,穿這些衣裳最合適了,等長大了就不能再穿這些了,年紀小的時候多打扮打扮。
髮髻不再是花苞頭,而是梳了高髻,簪了兩根彩貝釵子,磨成了兔子的樣子,外加一根珍珠髮釵,今日還特地在頭上點了花鈿,任誰看了都說一聲好看。
沈氏還說了,若是晚上想出門看燈會,那也行。
中秋也是有燈會的,今日燕明玉就出門看燈會了,和楚堪疑。
楚堪疑半年回來一次,這次回來得晚了些,正好趕上中秋節。
沈氏點頭首肯,今晚燕明玉可以出門,讓燕明玉和楚堪疑一起,比讓燕明玉自己出門還放心呢。至於楚錚,他父親回來了,自然留在鎮北侯府了。
吃過晚飯,燕明玉就出去了,她今日穿了素色,楚堪疑也是。
一個亭亭玉立,一個長身玉立,根本看不出楚堪疑大將軍的身份。
楚堪疑先讓燕明玉上馬車,等人上去後自己才上去,馬車慢慢悠悠地朝著鬧市走。
到了街邊,兩人便下了車。
今日街上人也不少,多的是出來賞月賞菊的,月亮掛在天邊,街邊擺著金菊和兔子燈,茶館裡說書先生今日只講嫦娥奔月的故事,但這個燕明玉小時便知道,看的話本子又多,便不覺得多稀奇了。
楚堪疑會時不時偏頭看燕明玉一眼,他總覺得不好搭話,燕明玉也不看他。
剛在馬車上,兩人也沒說什麼。
燕明玉的樣子倒不像生氣,就是好幾個月未曾見過,一下子回到了數月以前,不,是回到了一年多以前,剛見面的時候。
連有點熟都算不上。
楚堪疑走在燕明玉旁邊,長街上車水馬龍,頭頂明燈高懸。
燕明玉心裡盤算著吃點什麼,家宴上她吃的不多,街上各種小吃,板栗的香甜味兒都飄到她鼻尖了,這是吃還是不吃。
再不吃這個小攤就過去了,燕明玉記得這家是最好吃的,甜是栗子曬過的甜,剝也好剝,很乾甜一整個光光滑滑,別的家的都是外殼甜,栗子沒什麼味道。
再不說就真的過去了,燕明玉趕緊道:“我想吃點栗子仁兒。”
楚堪疑停住腳步,“嗯?”
第一遍說,燕明玉是好意思的,再讓她說一遍,就不好意思了,“我聞到了糖炒板栗的香味。”
楚堪疑剛只是詫異,燕明玉不說話,原來是在想這些,他還以為……
楚堪疑道:“你在我後面,我去買。”
讓人在原地等著也不妥,這會兒人多,楚堪疑怕出事。
糖炒栗子還在鍋裡,烏黑的大鐵鍋,裡面栗子拌著細沙,最外面的一層皮光亮亮的,有的栗子忍不住開了口,攤位旁邊等著的人還挺多。
楚堪疑就排在後面等著。
輪到他的時候,楚堪疑買了五斤,又衝攤主多要了兩個袋子,先遞給燕明玉一包,這會兒栗子還燙手,燕明玉在府裡什麼都不做,手哪兒禁得住這個熱勁兒。
但楚堪疑兩手一捏,栗子仁進紙袋裡,栗子殼兒掉進了另一個袋子。
燕明玉看了一眼,低下頭道:“是給我剝的嗎?”
楚堪疑道:“你說你想吃栗子仁兒。”
原來第一句話他聽見了呀,那為何又嗯一聲,燕明玉摸了摸手裡的那包,還燙手呢,但很快,裝栗子仁兒的袋子遞了過來。
一小底的栗子仁,還冒著熱氣,燕明玉捏了一個,飛快地塞進嘴裡。
很好吃,是甜的。
不過楚堪疑這人也神奇,是不是她說想吃栗子,楚堪疑就只給栗子。
得說栗子仁才管剝。
要什麼給什麼,把她納入家人的範疇內。
燕明玉道:“很好吃,你別光顧著剝呀,你也吃,這麼多呢。”
剩下的栗子後頭小廝拿著呢,楚堪疑沒想到這一層,他很少吃這些。
他嚐了一個,是軟糯的甜味,但感覺和紅薯差不多,這話還是留著別說了,不然燕明玉聽了肯定不高興。
誰吃著栗子會想紅薯。
兩人在街上走走轉轉,楚堪疑遇見一個攤子就會問燕明玉一遍,在第一次燕明玉想矜持點說不吃楚堪疑立馬就走之後,再遇見想吃的她會直說。
逛到最後,燕明玉還多了一支簪子,這個並非楚堪疑問她之後買的,而是直接選了一個掏了銀子。
是支玉簪,明玉。
出來這一趟燕明玉挺歡喜的,臨走的時候她送了楚堪疑二十匣月餅,月餅比別的點心禁放,可以回去吃,若是喜歡她再送就是了。
她雖然喜歡楚堪疑有錢有權,但是任何事都該有來有往。
*
燕明蕎今兒也出來了,母親就肯放她出來轉轉,但要帶兩個丫鬟兩個護衛才行。
其實燕明蕎比任何人還害怕被拐走丟了呢,若是被拐到山溝溝裡去,沒好吃的飯菜不說,還要洗衣幹活給人當童養媳,還見不到母親和姐姐們,多慘啊。
所以她很聽話,帶著李嬤嬤林香兩個護衛,出門也不亂走,就去看燈會猜燈謎贏兔子燈。
這邊猜燈謎的鋪子有很多,中秋雖然是團聚的日子,但一家子出來吃飯的也不少,酒樓茶樓飯館,門口都是猜燈謎的。
不過燕明蕎不敢猜對太多,因為她也算生意人,知道做生意弄這些是為了什麼,當然是為了賺錢,若是猜燈謎太多會搶了別人的風頭,那就和店家的本意相悖了。遇見心眼好的還好說,若是心眼小的,很可能事後算賬,而且母親也說過不能太出頭,燕明蕎就猜幾個,拿個小小的兔子燈就走。
幾個鋪子下來,一共拿了三個兔子燈,一個給了林香,一個給了李嬤嬤。
其實看別人猜謎也很有意思,有的人
走著走著,面前又伸出來一個兔子燈,燕明蕎抬頭一看,青藍色的錦緞,又對上一雙眼睛,是上回一起壓床的顧言。
顧言道:“沒想到在這兒看見你了,燈籠要麼,不是謝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