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筆老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80章:一字不差,明末黑太子,牛筆老道,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陳名夏的認罪態度與彭賓類似,只是稍遜於“臉上寫著求饒二字”的阮大鋮,故而審訊時間耗費很短。
再說陳泰來也沒必要跟願意配合自己的人多說甚子廢話,同為陳姓,出了這麼一個敗類就已然夠丟人的了。
至於魏學濂與龔鼎孳這兩位認識還不算太到位的嫌犯,該走的既定流程還得走一遍,這算是得到了二人的口供。
這倆為也不是沒想過要跟吳應箕、楊維斗等人堅持到底,可無奈自己與對方的身份不同,人家頂著忠良的頭銜。
阮大鋮那根牆頭草說的也無不道理,個人情況不同,豈能一概而論?
之前彭賓與陳名夏就已然明確表態要認罪,這就等於向皇帝投降了。
自己再堅持己見的話,那不就等於將自己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麼?
這兩個狡黠之獠在關鍵時間躲開了落下來的閘刀,結果閘刀徑直落到自己脖子上了?
廝打歸廝打,魏學濂與龔鼎孳都不想輕易去死,連挖礦也不願嘗試。
哪怕留在江南苟且偷生,也比去挖礦要好得多,那活計是士子能幹的麼?
阮大鋮之前勸導二人的意思就很明確,那就是想活命,就必須認罪。
收了商賈的好處,還接受了投獻,再為了偷逃稅款的商賈來對抗朝廷,反對皇帝……
這種行徑已經與潛伏在大明各地的東虜細作所作所為別無二致了,就差宣誓效忠皇太雞了。
自己幹過的這些事情,足以讓自己得到被磔示的下場!
經過數番深思熟慮,已經因為長時間失眠而頭疼不已的魏學濂與龔鼎孳,最終也是紅著眼睛認罪了。
希望朝廷念及自己涉世不深、交友不慎,加之被奸商所矇蔽,可以從輕發落,往後定會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侯方域,你在前歲試卷策論中曾寫道‘人主篤信己智,偶爾得之便喜於泛用。若或敗或失之,遂多疑而拋責。如此往復,海內焉有真心歸附者哉?’本官不知此為何解啊?”
鄉試時侯方域就言辭激烈地抨擊過崇禎皇帝,後來考官鑑於其在其他試題上的回答還算不錯,便網開一面。
但這並不意味著此事不會節外生枝,陳泰來就要重提舊事,特意問一問,以查探侯方域對陛下的態度究竟如何。
“在下當時只是一時文思泉湧,因身體不適而未估計實際情況,遂才如此落筆。”
侯方域聽到主審居然提起這件事,心裡也有些害怕,現在父親被自己拖累而被下獄,自己再一意孤行,只怕父子二人都要被問斬了,姑且先找個託詞搪塞一下再說。
“本朝祖制規定,生員不得妄議陛下,莫非你忘了?”
“在下當時頭腦犯暈,有些糊塗,還望總憲見諒。”
“皇城之外滋事者眾多,而你參與其中,進而被捕,又如何解釋啊?”
“參與者言及朝廷欲加徵稅費,在下好奇,只是看熱鬧,僅此而已!”
對方咄咄逼人,侯方域也只能暫時忍讓,此時選擇針鋒相對,便委實不智了。
若上來就與左都御史分庭抗禮、唇槍舌戰的話,只怕最後不會有甚子好下場了。
“看熱鬧?哼哼!之前士子聯名上書,要求朝廷減少商稅,上面有你簽名吧?”
“在下只是從眾為之,如此非在下所願!”
“莫非有人刻意威逼於你?”
“當時眾多士子均已簽名,在下若是不籤,恐被鄙夷唾罵,僅為虛名,著實得不償失!”
“為自身名聲,而大肆攻擊朝廷,可是生員所為啊?”
“……在下當時並非看過全文,只是聽了旁人所言,才如此這般!”
“旁人?是何人啊?”
“時間許久,在下記不清了!”
“許久?關乎攻擊朝廷,事件如此重要,時間距今僅有不足十日,你卻記不清了?”
“在下腦子愚鈍,加之眼界狹窄,這才犯次錯誤!”
侯方域是不願意輕易咬出別人的,否則真會像阮大鋮一樣聲名狼藉的。
能自己承擔,便自己承擔,自己擔不了的責任,便儘量找理由推脫乾淨。
“你可收過商賈所送銀兩?”
“不曾收過!”
“那你平素風花雪月所需銀兩又從何而來?”
“回總憲,一來在下並不常有此事,二來亦靠朋友解囊相助。”
“朋友?哪些朋友?報上名來!”
“楊友龍!”
“哦?此人為你解囊幾何啊?”
“不下百兩!”
“此人花銷如此之多,銀兩又從何而來啊?”
“呃……在下委實不知!”
“來人,提審楊友龍!”
“是!”
侯方域是要犯,關於侯方域的履歷,陳泰來自然是仔細看過多遍,由於此番廠衛也抓獲了楊友龍,這才能夠在眼下派上用場。
“楊友龍,侯方域適才說你曾替其支應頗多,可有此事?”
“回總憲,倒是有過!”
“總額幾何啊?”
“約百兩!”
“哦?所花銀兩來源如何啊?”
“回總憲,在下家底還算殷實!”
楊友龍家裡不同於侯方域,至少在本地還算是大家大戶,比不上豪門,也算是足以養尊處優了。
更何況在士林之中,情況與侯方域相似計程車子也不少,只要自己出手闊綽,總是可以交到朋友的。
侯方域的爹可是東林骨幹,這也是楊友龍看中的地方。萬一自家有個馬高鐙短的時候,侯方域欠自己的人情就能還上了。
“你家之情況,本官此前也有所瞭解。若刨去接受投獻一部,則年入僅為數百兩而已,能拿出百兩銀子供你與侯方域在去花船上游玩?遑論總額遠超於此吧?本官問過船主,若是秦淮河畔出名之姬,每次相見,耗費便不下數十兩。照此推算,百兩隻能見兩三面而已,莫非你二人就去過花船兩三次而已?”
“回總憲,江南士林與在家中情況相似之人比比皆是,首輔大人便是其中之一,在下並非刻意扯上首輔做口實,僅為陳述實情。至於那花船,李姓名姬與侯方域一見鍾情,遂免了見面的大半銀子,一次花銷並非尋常那般巨大,不足十兩。”
陳泰來能問起這件事,可見對方是有備而來。
楊友龍對此在獄中時便想好了對策,不光是自己的部分,還有諸多好友的部分。
自己先保證不說漏,若是被好友咬出,則要儘量彌補上缺口,方可化險為夷。
關於接受投獻一事,由於根本無法掩蓋,自己否認的話,萬一都察院威逼利誘投獻者,自己便更為被動了。
與其那樣,莫不如直接承認,既然首輔家裡都是如此情況,陳泰來總不能在審案時避重就輕吧?
至於侯方域與李香君的事情,知情人也不少,楊友龍所言也是符合實際情況的,李香君並未收取自己多少銀子。
再說陳泰來想提審李香君也不大可能了,因為這位女子已經被太子派來的廠衛給帶到北都去了。
想來如此也好,萬一李香君扛不住巨大壓力而認罪了,抑或是自己與侯方域連累了人家,反而會覺得過意不去了。
“你可知接受旁人投獻乃是偷逃稅款之罪?”
“在下之前見周遭皆是如此,遂並非思慮太多。”
“你此前可接受過商賈所送之禮物?”
“倒是不曾有過,但赴過數次宴席!”
“你可知江南商賈偷逃稅款之事?”
“不曾聽說!”
“你又為何替商賈請願?”
“只是覺得商賈所言有理!”
“商賈所言如何有理?”
“在下忘了!”
陳泰來問到最後也沒問出個結果來,此人分明是在揣著明白裝糊塗,就是故意在搪塞自己。
說在花船上花銷不小,正主李香君在太子爺手裡,此案也不好牽連與其,否則定會不了了之,找船主也只能佐證其中的部分而已。
提接受投獻一事,此子還把首輔瞿式耜搬出來做擋箭牌,是否有用不得而知,但至少說明此子打算來個法不責眾。
陛下的大致意思是處理掉少數冥頑不靈之輩,訓誡警告剩下的大部分就行了,按照接受投獻金額來量刑的話,恐怕得處理掉不少士子及其家眷了。
不得不說,楊友龍這招真是歪打正著,就正好卡在最佳位置上了。
想認的部分就認,不想認的部分,讓你找不著相關證人去對峙……
這不是耍無賴麼?
沒錯!
楊友龍就是打算這麼幹!
在沒有外援施救的情況下,只有如此才能保全自己,可能的話還能救了侯方域。
好友把銀子的事情給扛下了,令侯方域感激不已,否則興許會出事。
這可是天大的人情,往後找機會定要還上才是。
儘管這廝對很多問題的得分很低,但終究不是得零分,距離李沾等人還有一定距離。
楊友龍也不提大義,也不說忠良,就是有一說一,說不上來的部分一概推諉掉。
其他士子若都像楊友龍這般圓滑,跟滾刀肉似的,陳泰來反而是不好處理了。
“侯方域,你若被陛下赦免,出去之後可會再替商賈請願?”
“……在下並無私心,僅為主持公道!”
楊友龍聞言心裡暗叫不妙,這問題可不應如此回答啊!
都快掉腦袋了,還主持個甚子公道啊?
自己竭盡所能要力保你,你卻一時糊塗……
侯方域說完似乎也感覺有點不對勁,有些後悔,言辭應該再委婉一些,不過話從口出,已然於事無補了。
“來人,筆墨伺候。侯方域,寫下適才言及之詞!”
“楊友龍,你又如何打算?”
“回總憲,在下往後定不會參與如此事宜!”
楊友龍看了一眼已經寫完的侯方域,心說這才是妥貼的答案啊!
朝宗!
你算是落入對方的圈套裡了!
侯方域也從楊友龍的嚴重看出了一絲關切與無奈之色,只是自己書寫完畢,無從更改了。
“總憲,朝宗適才亦與在下所言之意一致,只是不知如何措辭,方才說出此番話,還望總憲允許更改!”
想到這裡,楊友龍還想為好友爭取一次機會,不管行不行,都要嘗試一番。
“本官並未問你,你無須為其解釋,在所述供詞上簽名按手印!”
侯方域之前的回答也不比楊友龍好多少,陳泰來正愁抓不住把柄呢,這還怎麼可能允許侯方域更改供詞?
改得更楊友龍類似,還如何量刑定罪?
呈給陛下看的話,說不定陛下還會誤以為是自己念及侯恂的關係,在刻意包庇侯方域。
等吃過午飯,陳泰來等人再來審理那些“忠良”。
“楊維斗!你可曾收過商家所送之禮物?”
“只有人情世故,非是禮物也!敢問總憲收禮可算是人情世故?”
楊維斗已經做好了對付昏君派來的鷹犬的準備,凡是對自己不利的問題,一概不會直接承認。
“人情世故?說得好啊!現在是本官在問你,無須由你反問!”
“哈哈哈哈……分明是總憲心虛,無可作答矣!你若是收禮,便是違法之舉,必被嚴懲不貸。否則必定要與在下等同,將其視為人情世故。”
楊維斗認為決計不可過於被動,不然定會被對方所把持,甚至抓住把柄也說不定。
上來便要反客為主,以攻代守,方是上上之策。
“你倒是會狡辯抵賴,將收受禮物說成是人情世故,把自己所犯罪行推脫乾淨,莫非家中接受投獻亦是人情世故?”
“正是如此,總憲英明!普天之下士子之家大多接受投獻,乃是大明之風,在座諸位皆如此,焉能與罪行粘連?”
楊維斗就是不打算承認,將自己的所作所為與士林直接掛鉤,讓你無可奈何。
之前在鬥嘴時被彭賓擊敗,讓楊維斗憤懣不已,恨不得掐死彭賓這個狗賊。
但與彭賓鬥嘴也不是沒有半點收穫,眾人意識到用對付彭賓的法子可是對付不了都察院。
好在牢裡眾人可以集思廣益,這才想出如此辦法。
楊維斗也聽取了朋友們的建議,收起了耿直的秉性,打算與昏君的鷹犬們鬥智鬥勇。
“投獻你家之人可曾足額納稅?”
“若投獻諸位麾下之人均足額納稅,投獻在下之人亦會如此。反之,投獻在下之人亦是效仿,僅此而已!”
“……”
陳泰來嘴上吃虧,可手上是可以反擊的。
倒不是直接用拍案之物去砸這廝,可以給這廝的回答打零分!
行!
都是姓楊之人,你居然比楊友龍那廝還無賴,在都察院的大堂上還公然玩這套把戲。
這等無賴便是大明忠良,那真是貽笑大方了!
“商賈偷逃稅款之事你可知曉?”
“在下僅知朝廷巧立名目,盤剝百姓!”
“這便是你為商賈請願之理由?”
“總憲明知故問!”
“彭賓在獄中說你自詡為忠良,如何忠,又如何良啊?”
“聲討東虜,必定是忠。為珉請願,自然是良!”
“何以見得啊?”
“不忠之人何以聲討東虜?不良之人何以為珉請願?”
“……”
居然敢跟自己玩起了文字遊戲,就是在原地拉磨,陳泰來聽罷真是不免有些生氣。
“今商賈以罷市來威脅朝廷,你以為如何啊?”
“走投無路,迫於無奈!”
“你可知商賈偷逃稅款,致使朝廷入不敷出?”
“在下僅知朝廷巧立名目,盤剝百姓!”
“……”
這話聽起來怎麼這麼耳熟呢?
沒錯!
楊維斗適才就說過這番話,一字不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