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筆老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80章:致遠重現,明末黑太子,牛筆老道,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沒了給祖大壽送餐的壓力之後,某太子的生活就輕鬆多了,但已經成為大明鎮海侯的鄭芝龍不能閒著。
還滯留在京城的十四隻藩王,連同一堆郡王,還得動用鄭氏集團的船隊送到封地去,婆羅洲有十隻,蘇拉威西島有四隻。
每隻藩王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都不想吐露出來,又想得到其他宗室的想法。
總結起來,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看到報紙上與私信裡,移藩北地的諸多藩王,日子過得有模有樣,心生羨慕,也想自己儘快啟程,到封地上大展拳腳。
畢竟自己掌握生殺大權的感覺實在是超凡脫俗,是夢寐以求的事情,可是比窩在先前的封地,甚至在京城這邊要強太多了。
聽說北地都是極寒之地,但從私信裡發現藩王們都是吃穿不愁,只要天氣晴朗,身體上佳,便可以帶著人馬天天打獵捕魚,何其快哉啊!
哪怕是生活在最北端的崇王,在自己的封地裡也能種地,據其所述,當地的氣溫其實比遼東冷不到哪去。
腳下都是火山灰覆蓋的沃土,連人工肥都不用施,一年每畝收穫一石土豆毫無問題。
加上捕撈海鮮的那部分,每個百姓都能吃飽穿暖,甚至油光滿面。
崇王朱由樻透過販賣硫磺,現在又辦起了硫磺皂工廠,活得是有滋有味。
連在堪察加半島生活的崇王都是如此這般,其他藩王的日子就更不用多說了。
有藩王甚至懷疑這是小太子的把戲,說不定那些藩王都死在半道了……
但這也就是在腦子裡想想而已,可是不敢輕易說出口。
楚王朱華奎早已被貶為庶珉,那真是爽歪歪了!
硫磺不能有假,毛皮更不能有假,沒有北地的諸多藩國子珉開採狩獵,光憑鄭氏船隊的水手去上岸置辦,都得被累個半死。
另外一種想法,就是放棄移藩,留在京城。
不去海外就藩倒是容易,只要太子點頭應允即可。
但是也要放棄相應的權力,在京城老老實實做王爺。
家僕凡事,就得被送到順天府衙受審,宗室親屬也是如此。
這就跟移藩海外的情況截然相反了,啥特殊待遇都被一併取消了。
至於好處,那也是顯而易見的,就是任何仿自仙界的新鮮事物,都可以儘快獲得。
只要兜裡有錢,買得起,市面上還有賣的,譬如電話,那就毫無問題了。
在封地也能用電話,但只能限於家裡這點人,而且封地遠不如京城繁華熱鬧。
封地那邊可是沒有諸多總彙這種好去處,裡面的娛樂表演乃是天下一絕。
那邊無非是碧海、藍天、沙灘、椰子樹,加上一群群無比醜陋的土著!
太子也不是不近人情,允許藩王每年一次,回本土看看。
但一來一回恐怕就要半年時間,工夫都得被耽誤在茫茫大海之上。
住在京城可享人間繁華,就藩封地能夠無拘無束!
這確實是個難以抉擇的問題,但去北地的藩王當時沒這個顧慮。
大家想的都是儘快離開這個鬼地方,再也不想被小太子給算計了……
等輪到啟程去南地就藩的這十四隻藩王的時候,情況又發生了些許變化。
京城已經被太子治理的越來越好了,似乎真有了中興的跡象。
到處都在大興土木,常住人口日益增多,各種專案紛紛上馬,娛樂與美食都層出不窮。
去就藩之後,面對一片荒蕪之地,心裡難免會產生巨大的落差,感到孤單寂寞。
抽籤之後得到封地位置比較好的人,譬如荊王朱慈煙,其封地就在婆羅洲東北部。
距離呂宋群島最近,前往瓊州用不了一個月。
由於擁有地段上的優越感,這隻藩王就很樂意就藩。
往後可以近水樓苔先得月,利用地理位置優勢做貿易賺錢。
而像蜀王朱至澍這樣的,自己本不願意來京城,是硬被廠衛給押來的。
看到算計自己的小太子就心裡上火,眼不見心不煩,對就藩之事早已望眼欲穿了。
肅王朱識鋐原來住在蘭州,對老家還戀戀不捨。
結果來到京城之後,聽說柴時華反了,還聯合了土默特騎兵蠢蠢欲動。
後來李逆也帶著手下跑到西北去了,萬幸自己挪窩了,不然非得被這倆反賊逮到給凌遲不可。
如此看來,這西北不是個好地方,起碼不適合大明藩王居住,必須另擇他地而棲。
在自己有生之年能去南邊看看,莫說就藩,就算是旅遊也是好的嘛。
按太祖高皇帝定下的規矩,藩王不能四處遊蕩,朱識鋐可是早已憋壞了。
遊山玩水,打漁摸蝦,這種閒雲野鶴的日子,就是他一直盼望的結果。
南邊的封地真如太子所言,全年如夏,海邊風景秀麗,那可是遂了自己的心願。
鎮海侯鄭芝龍已經把馬尼拉及附近的風光拍成了相片,給諸多藩王們瀏覽過了。
雖然相片是黑白的,只能端詳出大概,不過看似的景色還是非常宜人的,算得上賞心悅目。
唯一的問題是,到了那邊都得白手起家,從零開始,連木屋都得自己蓋,比較棘手。
但想想北地那些不蓋木屋就得被活活凍死的宗室,自己這封地起碼不冷……
嫌熱的話,住在距離岸邊不遠的地方就行了,天天都能被海風吹到。
摟著瘦馬小妾,吃著美味的海鮮,再一起品鑑《關外秘史相簿典藏版》,這日子貌似還真不錯!
還有一個重要考慮,那就是搶地盤!
雖然在出發之前早就定下了各自的封地位置,但是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
有藩王不去就藩,光憑郡王出頭,往後兩個藩國有了土地方面的紛爭,沒有藩王就藩的藩國說話底氣就不足了。
現在的理念是人可以不去,但地盤不能不搶!
自己可以不要封地,但宗室不能首先就明搶!
周王來信說,周國的諸多郡王為了搶地盤爆發了連年的戰爭。
儘管規模都比較小,最多也就是兩三千人而已,但也讓周王痛疼不已。
往大了說,打起來的兩邊還是一家人呢!
換成是藩國之間,那勢必是水火不容了……
於是就藩婆羅洲的十隻藩王在出發之前,都簽下了君子協定。
那就是隻要劃定的地盤與實際無錯,那就不得輕易搶奪其他藩國的土地。
從地圖上看,婆羅洲足有湖廣、浙江、南直、江西、福建加起來這麼大。
在此基礎上,某人還要搶奪其他宗室的地盤,是不是有些貪得無厭了?
縱使婆羅洲是十隻藩王的封地,也足以容納十國子珉了。
某太子估計在初期應該不會上演戰國時代,因為船隊的搭載數量並不高。
一次弄過去十萬人都頂天了,五萬人比較正常,平均下來一隻藩王也就有三四千手下。
由於並非是密集登陸,一年半載都看不到對方的人馬,更別說直接開戰了。
當面之敵是可能前來報復的西班牙人以及當地的土著,各個藩國反而應該團結起來,供同禦敵。
實際上沒有本土,特別是朝廷的大力支援,這些南地的藩國根本就難以為繼,很容易被反攻倒算的西班牙艦隊與登陸部隊給滅掉。
某太子早已收到那個腓力二貨國王的來信,信裡言明他對明國的武器不感興趣,更不相信飛艇能升空,這就是東方邪術!
腓力二貨國王還表示,菲律賓是西班牙帝國的屬地,對於如何管理自己土地上的子珉,無須他人指手畫腳!
那個傻子還認為西班牙帝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擁有半個地球的土地,任何膽敢挑釁甚至威脅西班牙帝國的人或國度,都將被毀滅!
這算啥?
頭口威脅還是最後通牒?
在唐斯海戰之後,你那無不無敵都兩說的艦隊還剩個芝麻了???
這場大戰的結果是西班牙艦隊參戰的七十七艘戰艦被打掉四十三艘,當場完犢子六千人。
對面的荷蘭幾乎毫髮無損,就打光了事先準備好的縱火船而已。
現在,西班牙海軍開到東方水域的戰艦還能湊夠一百艘麼?
要是開來一堆武裝商船,本宮還是非常歡迎的!
吩咐鎮海侯鄭芝龍照單全收,一個都不能少!
恐怕眼下西班牙海戰打不過荷蘭,陸戰更不是法國的對手!
法軍已經擁有了飛艇,還能大量仿製出坦克、迫擊炮、手榴彈等武器。
像槍斃式攻擊隊形的打法已經完全過時了,取而代之的是步坦協同。
飛艇高空偵察,迫擊炮一頓狂轟,然後就是坦克掩護步兵上去收莊稼了。
腓力二貨國王懂這先進戰術麼?
估計他就能懂個屁!
這不是某太子閉門造車推測出來的,而是問過蒂雷納子爵,並與其進行了棋盤推演。
蒂雷納子爵,現在應該稱之為侯爵了,跟鄭芝龍一個檔次,算是本土的上司對其促成兩國結為盟友的獎勵。
這隻侯爵扮演西班牙軍隊,某太子則只會法軍,數量只相當對方的一半。
但等當面對陣,一萬法軍就把兩萬西軍打得一敗塗地,屁股尿流!
在平原地區作戰,有坦克掩護的步兵哪怕沒有長矛,也完全不怕大股騎兵的突擊。
坦克配備的速射佛郎機,發射霰彈,就是最好的反騎兵武器!
配合燧發槍與手榴彈,西班牙騎兵衝過來之後不會有幾個人能活命。
在本時代,飛艇配合步坦協同,輔以適量的騎兵,那就是天下無敵的打法。
蒂雷納侯爵是在歐陸打過仗的老手,透過反覆分析論證,認為煥然一新的法軍勝算極大。
歐陸那邊具體由誰來指揮法軍主力去吊打二哈部隊,某太子就管不著了。
反正就算沒啥戰爭天賦,只要能按部就班的指揮,也不會輕易落敗。
關於如何使用新式武器的戰略戰術,某太子已經寫成冊子送過去了。
要是不聽建議,固步自封,從而吃了敗仗,那就與某太子毫無瓜葛了。
大明這邊的技術是在日新月異,不斷升級完善的。
第一艘鐵甲艦,也就是“致遠”號的複製品,已經鋪設了龍骨,開工建造了。
某太子計劃用三年時間,建造全球第一艘鐵甲戰艦。
殼子是“致遠”的,艦炮用的是拿皇炮。
某太子就對“致遠”比較瞭解,再就是“吉野”跟“定遠”了。
八千噸的“定遠”實在太大,眼下沒那技術,造“致遠”都要冒著瞬間變潛艇的危險。
艦首與艦尾均是雙聯裝炮塔,兩側不設炮廊,而是單裝炮塔,一側部署四門,全艦合計十二門。
暫時不考慮艦尾的飛行甲板,飛艇在海上起飛非常容易受到海風影響,還不如專門造一艘鐵甲航母。
拿皇炮打排水量在數百噸甚至上千噸的敵艦就是樣子貨,真正的殺手鐧是“捕鯨叉”反艦導彈。
只要對方的船體是木製的,那就沒有“捕鯨叉”點不著的!
“捕鯨叉”-5的分量已經飆升到一枚二百斤,五十斤的燃爆戰鬥部可以保證命中一發就讓對方見龍王!
鐵甲艦採用蒸汽動力,螺旋槳推進,預計順風航速能有十節,逆風約在六七節左右。
看著是挺慢的,某太子也覺得挺慢,但目前就是這個技術,需要時間來慢慢提升。
最重要的是,下水之後不能像瑞典的瓦薩號一樣,戰列艦瞬間變潛艇!
先保證下水後不沉,然後保證航行時遇浪不側翻,那就算是成功了。
唯一的問題是造價很高,相當於三層樓那麼高!
光用來建造艦體鋼鐵的成本就已經超過了四十萬兩!
加上人工費以及棲裝、武器、人員、燃料、物資等方面,讓第一艘鐵甲艦形成初步戰鬥力,沒有七八十萬了是下不來的。
樂觀地說,七十萬兩能下來,不樂觀的說,那就直奔百萬兩而去了……
後者就是出現下水即進水的情況,然後還得打撈排水。
折騰完事,進行檢修,加上完善,又得半年,甚至一年。
等收拾好了,一百萬兩就沒了!
組成一支十艘規模的船隊,至少需耗資七百萬兩。
不過也是物超所值的,真能發揮出正常水準,十艘鐵甲艦就能抗衡對面六七十艘木頭船。
我航速不比你慢,我又不怕火燒,艦炮射速比你快,還有反艦導彈和火箭魚雷!
這麼一想,某太子還是能得到些許心理安慰的。
儘管距離鐵甲艦下水還遙遙無期,但某太子已經將塗裝都定好了。
不是有個“大白艦隊”麼?
那咱就來個“大橙艦隊”好啦!
橙色在海上非常顯眼,容易識別,某太子就怕敵艦看不到這玩意。
本宮不怕你衝過來,就怕你不過來!
我去打你多費勁啊,不如你主動上門送人頭多好呀!
要是腓力二傻子國王在鐵甲艦下水之前,派小弟前來報仇的話。
那就還得讓鄭老屁先帶人頂住,畢竟大明鎮海侯也不能白受封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