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筆老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92章:進攻巴黎,明末黑太子,牛筆老道,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既然皇太雞出兵草原,時不我待,某新皇也決定乾點事情,不能在如此天賜良機之下坐以待斃。
當然不是出兵關外,再次挑逗皇太雞,而是增兵大別山的進剿行動。
具體作戰單位涉及四個東宮衛隊旅,加上劉國能、李萬慶所部,外加三萬榆林兵,保定與山東兩地各出五千,合計人數超過十萬。
算上之前的孫傳庭與秦良玉兩部人馬,三次增兵總和已然超過十六萬。
畿輔地區少了九萬多駐軍,這則訊息被辮子細作探聽到發給皇太雞也不要緊。
辮子再次入關的話,某新皇大不了下令繼續實施堅壁清野戰術。
荷蘭船隊不同於法國艦隊的運輸形式,用源源不斷的方式向大明運輸德意志僱傭兵。
每個月幾乎都能有上千僱傭兵抵達大明,一年下來,累計可達上萬人。
透過法國首相馬薩林委託蒂雷納侯爵轉交的歐陸戰報得知,法軍在去年又打了一個打勝仗。
起因還是在三年前,崇禎十五年即一六四二年,首批大明武器彈藥抵達法國之後。
潛伏在巴黎的間諜報告了這個情報,對此,西班牙帝國的控制者腓力二貨國王卻表現得嗤之以鼻。
東方的明帝國,僅僅是名字的字尾裡有個帝國而已。
要不然也不會坐視菲律賓境內的明人,像豬一樣被宰殺掉了!
黎塞留這麼做無非是想透過拉攏一個遠方的盟友,增強剛剛收攏起來的威信而已。
在此之前,法王路易十三的堂弟蘇瓦松伯爵路易·德·波旁逃亡色當,利用當地駐軍擊敗了前來追殺的敵軍。
隨後,這個傢伙又想從此起兵,仿效克倫威爾,推番黎塞留對法國的控制。
如果有幸能把那個年幼無知的侄子踢下去,自己成為國王,那就更好啦!
但是色當本地的駐軍在叛亂之後,遠遠不足以撼動黎塞留對法國的控制。
波旁本人倒是足夠努力,率領叛軍再次擊退了平叛大軍。
結果卻出人意料,平叛大軍被擊退,而波旁卻在戰鬥中被擊斃……
叛軍沒了頭目,又不想真的對抗黎塞留以及數量越來越多的平叛大軍,事情就只能不了了之。
這是黎塞留在生前所能做完的最後一件大事,沒等迎來一六四二年的聖誕節,便因病與世長辭了。
其繼任者馬薩林鑑於大將格布林特伯爵讓-巴普蒂斯特·佈德斯率領法軍,與盟友瑞典部隊在北部戰場沃爾芬位元爾擊敗了神聖羅馬帝國的部隊。
之後又在南方的肯普滕再敗敵軍,便下令見好就收,暫時從敵國土地上撤退,暫時返回法國本土進行修整。
對此,面容令人印象深刻(右側臉頰有顆很大的黑痣)的佈德斯很是不情願,但在知曉黎塞留病逝之後,只能收兵撤退。
本已屢戰屢勝的法軍主動後撤,讓斐迪南三世大惑不解,但聽聞黎塞留這個宿敵病逝的訊息之後便釋然了。
這位皇帝認為一定是自己在率軍作戰時的祈禱起到了效果,不然絕對不可能出現如此之大的轉機。
實際上,帝國的諸多將領們時常抱怨他們的皇帝,在御駕親征的時候除了祈禱,啥事都不幹……
不同於具有很多缺點的父親斐迪南二世,斐迪南三世還是有一定的優點的,譬如算賬。
只不過算到最後,這位皇帝發現自己又沒錢發軍餉了,還得繼續拖欠!
由於同樣富有指揮才華的蒂雷納子爵已經奔赴明帝國,在巴黎召集了諸多將領的馬薩林遂命令佈德斯為法軍前線總指揮。
其實還有一個備選人員,那就是昂吉安公爵路易·德·波旁,與已故的叔叔,奧爾良公爵加斯頓不同,波旁與自己的父親都支援王室。
之前站在黎塞留這邊,現在也就選擇繼續支援馬薩林。
只是還有一個小小的問題,那就是這位公爵由於過於年輕,以至於沒什麼指揮經驗。
在戰場上身著一套做工考究的白色高階服飾,戴著一頂插著白色羽毛的華麗帽子,再騎著一匹白馬……
對敵軍來說,恐怕沒有第二個如此顯眼的目標了!
由於是最頂尖的那一小撮貴族,所以波旁在戰場上可以為所欲為。
倒是不像紈絝子弟那般怯戰,反而帶著自己的人馬猛打猛衝,但也僅限於此。
為了避免這位公子哥繼續在戰場上瞎攪和,馬薩林不得不將其從前線上撤下,名義上是戰略休整。
因為不光佈德斯無法忍受這貨,連並肩作戰的瑞典軍隊都開始投訴這貨的白痴行徑。
在寫給馬薩林的信中言明,這位公爵對聯軍最大的貢獻,就是什麼都不要做!
只是寫的比較委婉而已,但馬薩林不是傻子,當然明白其中的含義。
對於剛剛四十歲卻接過了黎塞留的權杖的馬薩林來說,接下來的戰役不光要取勝,而且要取得大勝,這樣才能夯實自己在法國的地位和權威。
不然各地的那些反對王室的傢伙,又得趁機煽風點火,甚至四處作亂。
如何能夠取得大勝?
當然要依靠蒂雷納子爵送來的東方武器!
包括那種提振士氣且可進行高空偵查的武器——飛艇!
佈德斯在看過飛艇升空的壯觀場景之後,便徹底理解了這位新首相的用意。
而且蒂雷納子爵不單單送來這一款武器,還有手榴彈與迫擊炮。
尤其是後者,外觀就是一個簡陋無比的鐵桶。
佈德斯不知道蒂雷納那傢伙,為何要把鐵桶不遠萬里送到本土。
聽說還是一款威力很強的火炮,如果蒂雷納那傢伙真的沒喝醉的話……
但在明軍炮手為這位伯爵演示過二十門齊射的景象之後,佈德斯對這種武器又有了新的認識。
至於手榴彈,那就更簡單了,簡直就是一款攻破敵軍步兵方陣的利器。
這種武器的製造流程又很容易,非常適合大批次生產並列裝部隊。
還有刺刀,看似可笑,實戰時卻非常的實用,配合鐵板胸甲,使得步兵的攻防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一種叫做坦克的東西也引起了佈德斯伯爵的注意,看上去非常像波希米亞叛逆使用過的胡斯車堡。
車頂有一個炮塔,安裝了一門小型佛郎機,據說數量多的話,便能夠抵擋騎兵的衝鋒,還能為步兵推進開路與掩護。
如果能將這些武器真的悉數裝備到身經百戰的法軍精銳上,併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佈德斯相信法軍將會達到天下無敵的地步。
但這需要時間!
沒錯,馬薩林的用意便是如此。
先利用之前的勝利,為本國部隊的換裝爭取時間。
然後……
馬薩林的初步戰略是先北後南,即先讓法軍北上,擊敗從西屬尼德蘭來威脅巴黎安全的西班牙陸軍。
然而再讓法軍南下,徹底重創神聖羅馬帝國的軍隊,使其失去再戰的能力,迫使其簽署和約。
而且馬薩林已經更改了既定目標,不但要擊敗這兩個法國的宿敵,還要攫取其國土!
對於西班牙帝國,馬薩林要讓法國得到西屬尼德蘭。
對於神聖羅馬帝國,馬薩林要讓法軍完全佔領瑞士以西的法蘭西孔太。
如果有可能,最好把萊茵河以西的地區搶到手,但這是可以商量的。
馬薩林認為宿敵要麼賠錢,要麼割地,總之不能光籤一份協議就算既往不咎了。
當然,這是建立在法軍在戰場上取得決定性勝利之後,否則任何奢望都是白日做夢!
佈德斯伯爵在聽過馬薩林的戰略之後,認為要實現這個目標,至少需要重新武裝十萬法軍。
按照明帝國部隊的列裝情況照搬過來的話,這至少需要兩千輛坦克、一千門迫擊炮、五十萬顆手榴彈,以及相應的彈藥。
坦克好說,用馬車改裝就行,哪怕向貴族們賒賬也是可以的,取勝之後,可以透過新領地的稅費來還債。
迫擊炮就更容易解決了,鐵匠們如果連鐵桶都打造不出來的話,那早就餓死了。
至於手榴彈,五十萬顆倒是個很大的數額。
但這種武器勝在工藝簡單,兵工廠的工人制造起來並不困難。
解決了這些問題之後,按照新制定的作戰計劃,法軍將在七月份之前均處於戰略防禦態勢。
同時也將情況通知了瑞典盟友,說法國本土時局不穩,反王室的力量趁前首相黎塞留病逝之機正在蠢蠢欲動,需要主力部隊回師。
在此期間,佈德斯與波旁均要率部熟悉並掌握新戰術的要領,有了新式武器裝備之後,不能再用老戰術來禦敵。
對於這些知識,明帝國太子早已撰寫了相應的冊子,二者完全可以從上面獲悉一切內容,並讓部下加以實驗。
經過半年的訓練,還不行的話,要麼明帝國太子所寫的並不符合歐陸需要,要麼就是子虛烏有之事。
波旁對於新生事物都抱有極大的好奇心,學習的速度比年過四十的佈德斯快很多。
尤其是步坦協同正面突擊與騎兵兩翼包抄的戰術,波旁認為這簡直就是給自己量身定做的。
自己和部下都不缺乏主動進攻的勇氣和魄力,所欠缺的就是武器與戰術而已。
為了安撫這位狂熱的貴族,馬薩林調撥了三萬兵力,讓波旁負責指揮。
餘下能夠野戰的大約七萬即將換裝的部隊,均由佈德斯伯爵來統領。
由於那個腓力傻子以為法軍的攻勢已消失,便下令弗朗西斯科·德·梅洛元帥率領近三萬西班牙陸軍,從西屬尼德蘭殺奔法國腹地,最好能夠攻佔巴黎。
這個命令本身並沒有錯,腓力四世並不想看到修整完畢的法軍再次擊敗自己的軍隊,甚至迫使自己簽署城下之盟。
梅洛元帥所部規模並不大,但佛蘭德軍絕對是西班牙陸軍裡的精銳,馬薩林不派佈德斯出戰的話,恐怕己方有七八成的把握取勝。
西屬尼德蘭南部邊界距離巴黎非常之近,直線距離不過上百公里,刨去發動突然襲擊的西軍已經攻入的縱深的話,那就近在咫尺了。
放任敵軍入侵,而且敵軍的目標可能是巴黎!
這個訊息一經傳播開來,整個巴黎,包括貴族,甚至安妮太后與年幼的路易十四都被嚇壞了。
法國擁有二十萬大軍,馬薩林怎麼能剛當上首相沒多久,便如此輕敵大意呢?
對此,馬薩林有自己的解釋,而且解釋地很合理。
用誘敵深入的辦法,將敵軍放入巴黎附近的平原地區,這樣剛好便於殲滅!
具體阻擊地點,就在巴黎以北的桑利斯,這裡是巴黎通往西屬尼德蘭的必經之路。
要是梅洛不是路盲的話,就應該走這條路,這麼做才是最快攻入巴黎的方法。
用巴黎做誘餌,馬薩林以前是絕對不敢如此膽大妄為的。
但有了新式武器之後,這個策略是得到了佈德斯親口保證的。
而且是役不但要擊敗敵人,還要重創敵軍!
來三萬敵人也好,五萬也罷,除了跑得快的敵軍騎兵,佈德斯要將兩條腿的全都留下!
正面衝擊由波旁的部隊來負責,前鋒部隊是一萬胸甲火槍兵,裝備了五百輛由四輪馬車改裝而來的坦克。
二線是兩萬胸甲火槍兵,裝備了同樣數量的坦克。
整個進攻隊形為三角形,便於正面攻入來犯之敵的陣內。
由於麾下沒有騎兵,所以兩翼包抄的戰術就無法使用了,只能玩步坦協同。
對此,波旁不止一次對馬薩林抱怨過,但騎兵都歸佈德斯指揮,目的是截斷西班牙人的退路。
儘管如此,波旁還是不打折扣地忠實執行了馬薩林首相的命令。
畢竟連身後的巴黎都保不住的話,也有損一名忠勇著稱的貴族的榮譽!
一六四三年五月二日上午,法軍與西軍在桑利斯城外展開會戰。
西軍投入四千騎兵與兩萬五千步兵,輔以六十門大炮。
法軍投入兩萬騎兵與三萬步兵,火炮數量……
此前順風順水梅洛元帥終於看到了令自己終生難忘的一幕,法軍第一批次的攻擊部隊居然不列陣,而是成鬆散的散兵隊形推進。
在每一小撮步兵的前面還有一輛馬車,儘管沒有馬匹拉動,也可以想象,這完全是依靠人力來推動的。
西軍的核心戰鬥單位是步兵方陣,每個九百人,配備了火槍與長矛。
但眼下還沒發現法軍的騎兵部隊,長矛估計是用不上了。
見到如此情況,久經戰陣的梅洛元帥立刻下令出動兩翼的騎兵部隊。
先利用己方騎兵沖垮敵軍第一批次的步兵,等對方發生潰敗時,再上去進行掩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