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筆老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6章:朕還健在,明末黑太子,牛筆老道,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邊支援皇帝,另一邊則支援太子,目前還沒找到這種方案,就只能採用大家都較為認可的投票方式來決定結果。
只是讓文官們始料不及的是太子居然把駐紮在京城周邊的武將都給找來了,分明是有備而來,這在無形間就等於給太子加了不少的籌碼。
但新規定就是如此,除特殊情況外,文臣武將達到正三品即可上殿,參將剛好是朝廷規定的正三品武官。
大明雖然比不了重文輕武的趙宋,可也差不到哪去,同品級的武官在地方照樣得聽文官的使喚,在京城這裡,同品級的文武之間的權力相差極為懸殊。
可在今晚,由於某太子的照顧,總兵、副將、參將一下子也有了參與朝會的權力了,而且還能投出自己寶貴的一票,這是讓不修邊幅的武夫們感到非常愉悅的事情。
通常情況下只有勇衛營的黃得功可以上殿,但也就是聽個樂呵,看個熱鬧,不會摻和任何政事,忽然多了一群同僚,倒是讓他感到有點突兀了。
某太子全當這些人是自己的啦啦隊,給你們開足額糧餉,要是不打仗的話,那就只能有眼下這點用處了,誰特麼敢畫叉,回去就等著吃豬食吧!
“圈!”
“圈!”
“圈!”
“圈……”
果不其然,光祿寺卿陳純德連續念出了一堆“圈”,這就是已經唸到了武將那邊的投票,也只有他們會畫一堆“圈”。
武將們都有自己的考慮,一方面是出於感謝太子爺的照顧,現在所有部曲都已經沒有欠餉情況了,士卒們終於可以吃到頓頓飽飯了。
雖然改由兵部到現場將餉銀髮放到士卒手裡,讓將領們失去了吃空餉的機會,但某太子也早已經打賞過一波了,總兵官都得到了五千兩的紅包。
但凡參加大同戰役和收拾晉商的將領,都從代王和晉商身上撈到了足夠多的油水,這會大家還都在消化食,一時半會餓不著。
另一方面,那些文官平素沒少說武將們的壞話,動不動就要壓縮軍餉,你壓縮不要緊,前線將士就得勒緊腰帶餓肚子。
這下總算找到了一次反攻倒算的機會,武將們當然不會輕易放過,文官們支援的,就是他們反對的,反正是不記名投票,他們就可以大展拳腳了。
最重要的是,曾經在位的那位皇帝,多多少少被武將們所不喜,動不動就藉口戰事不利,要將他們下獄問斬。
君不見強如袁崇煥之輩,不也要依靠堅城才能與東虜一戰麼?憑什麼要求他們就要出動出擊呢?
祖寬、倪寵、陳國威三人就更窩火了,他們當初完全是替楊嗣昌背鍋的,濟楠失守,被東虜攻陷,關德州守軍甚子事呢?
要不是皇帝對楊嗣昌那傢伙偏聽偏信,他們怎能被下獄呢?
他們無法犯上作亂,甚至揮刀弒君,但將這個可惡的皇帝趕到南都去還是可以的。
太子爺將他們從大牢裡撈出來,還給他們官復原職,那他們自然而然就追隨太子爺了。
“圈!”
“圈……”
光祿寺卿陳純德居然還在唸“圈”,連他自己都感到非常詫異了,也覺察出武將們已經決定抱團保太子了。
支援皇帝的文官們的心情則跌落到了谷底,倪元璐等人都沒料到太子竟然在關鍵時刻請來了大量的“救兵”。
不然只是黃得功一人加上七位勳貴的話,他們根本就不足為懼,己方起碼有五成勝算,這下只怕連三成都不到了。
“投票結果,支援陛下票數為二十一票,支援太子票數為七十四票!”
這個結果在某太子的意料之中,不過也被嚇了一跳,因為看似相差懸殊,其實則暗藏玄機。
武將有五十五人,刨去黃得功還有五十四人,但這群人平時都是不參加朝會的,不算他們的話,其實投票的總人數只有四十一人而已。
再將支援甩鍋爹的二十一拿過來一對比,會發現對面居然贏了,這是某太子萬萬沒想到的事情。
說明朝廷裡支援和同情甩鍋爹的文官依然有很多,而站在自己這邊的僅僅是心腹大臣、勳貴以及武將而已。
在支援自己的七十四票裡,假設所有武將都投了贊成票,加上七隻勳貴,文官裡只有十二人畫了圈,這裡面還得加上自己的準老丈人。
所以實際情況是很複雜而微妙的,距離自己徹底襙縱朝會還相差很遠呢,這次投票也讓某太子重新認識到了當下的殿內形勢。
“爾等意欲何為?朕還健在!朕之命運握在自己手中,旁人無須也無權為朕做主!”
就在文官們慨嘆太子好手段之時,他們的主人來了,從前方陡然發出了一段凌厲之音,內容讓文官們大為欣喜,這意味著皇帝已經醒了,而且來到了皇極殿。
某太子與漂亮親媽和兩位姨娘轉身一看,只見崇禎皇帝身著一件打了補丁的龍袍,大步流星地走到了近前,表情充滿了怒意,貌似對殿內發生的事情非常不悅。
對某太子來說,這位任性皇帝越來越像打不死的“小強”了,被電了一下,不說躺在乾清宮裡好好休息,剛多一會兒,這就急急忙忙地折騰過來了。
“逆子!這便是你乾的好事?”
前朝有王承恩的眼線,見到這裡情況不妙,便立刻跑去乾清宮報信了,王承恩見到皇帝已然醒來,便報告了情況,崇禎覺得此事刻不容緩,立刻前來阻止。
其實崇禎已經來了一會兒了,他就躲在後面聽投票的結果,沒想到自己得票如此之少,令他很少失望,沒辦法,既然投票不利於自己,那就只能親自出馬了。
見到這個已經振翅欲飛的兒子,想到之前還電擊自己,尤其是他那一副滿不在乎的模樣,崇禎立刻被氣得無比憤怒,連龍椅都沒坐,就站在龍椅旁邊,厲聲質問這個逆子。
“父皇,此事非兒臣所願。父皇在治下,朝廷拖欠軍餉,導致西北王師窮困潦倒,不得已而譁變。又接連壓榨百姓,不顧天災頻繁,屢徵三餉,導致百姓貧苦不堪,流離失所。反而對貪得無厭的宗室恭敬有加,更是不敢得罪偷逃稅款的商賈。太祖皇爺爺說父皇外強中乾,欺軟怕硬,不辨是非,薄情寡恩。我大明開朝已然兩百餘年,仙界軍師劉伯溫說在父皇治下,五年之後便會亡國,看來一點都沒錯。宋高宗趙構名聲再壞,還知道留兩個名將來保全江山社稷。而我大明的中興四將,袁崇煥、毛文龍、盧象升、孫傳庭,三個慘死,一個被父皇下獄,任由父皇恣意妄為,我大明還有救麼?五年之後亡國不是必然之事麼?兒臣如此行事就是為了挽救已經搖搖欲墜的大明社稷,在父皇看來反而成了大逆不道,是不是楊嗣昌奉父皇之命來迫害盧象升和孫傳庭,倒是成了美談了呢?”
既然從後邸懟到了前朝,投票也被你看到了,那就沒啥顧忌的了,直接開懟就行了,這個狀態才是你想要體驗到的“奢華享受”。
這傢伙是野生動物吧?生命力如此頑強,不給他懟趴下的話,估計自己還得大難臨頭,所以必須“火力全開”才行!
群臣聽了太子爺的言辭,已經驚詫到合不攏嘴了,上到首輔,下到內侍,全都呆立在原地,腦子裡就只有一件事,泱泱大明,五年就亡了?
此話出自太子之口,還是轉述仙界軍師劉伯溫所言,大家多半是願意相信的,卻不願意接受這個結果。
考慮到大明的“中興四將”的確被三死一下獄,而皇帝也如太子所言的這般不堪大任,照此推斷,大明的前景就很不樂觀了。
大明五年之內必亡!
讓群臣都感到不寒而慄!
這可怎還得了啊???
太子言辭犀利,不過所說的多半都屬實。
照皇帝這個治國之法來治理下去,還真有這個可能!
把大明的良將都給宰了,宋高宗趙構都不曾幹過這等蠢事。
面前這位皇帝不但幹了,而且乾的還樂此不疲,還打算繼續這麼幹下去。
聯想到岳飛,再想到被皇帝下獄的孫傳庭,很多人,特別是武將都為此感到心寒不已。
“你……逆子!休得胡言亂語來汙衊朕!朕之節儉,蒼天可證!朕之勤政,日月可見!絕非逆子用三言兩語的可笑言論便可蠱惑眾人的!朕意已決,從今日開始,便廢黜你太子之位,改立五皇子為太子。往後將你這逆子關在一處冷宮,終身不得出去!這皇位,你這逆子休想染指!”
崇禎在路上就想好了對逆子的懲處辦法,殺了他難免會寒了天下人心,但必須有所約束,否則必然還會節外生枝,惹出更大的亂子。
“陛下!”
聽到長子被廢黜了太子之位,嚇得周皇后目瞪口呆,緩過神來之後,才輕喚皇帝,切莫如此武斷行事。
“……”
田貴妃心裡不由一喜,還泛起了一絲小激動,但很快便被擔憂所替代。這太子可不是說廢就能廢的,現在可是誰手裡有兵權,誰就說了算,說不定太子會發動兵變。
“依我大明祖制,后妃不得上朝,爾等還不速速退下?更待何時?”
崇禎冷眼看著自己的皇后,然後丟擲了祖制用以驅趕三位后妃,沒了這三個女人,他才能心無旁騖地繼續收拾眼前這個逆子。
“母后、姨娘勿動,當下情況已然無比明朗。父皇不顧百姓之苦,不管邊將之困,不解朝臣之難,一意孤行,武斷專橫,已然與天下離心離德。兒臣如此行事,不過是與忠臣良將供治天下,合情合理,無可厚非。父皇不顧時局,不辨是非,僅憑意氣用事,便廢黜了兒臣太子之位,乃是失德失信之舉,兒臣自然不會遵命,還請父皇儘快移駕南都為妙!”
想把本宮趕走?
抱歉!
本宮就是不走!
你是放狗咬我,還是用刀砍我啊???
想廢黜本宮的太子頭銜?
抱歉!
本宮就是不答應!
這事本宮既不接受,也會不承認!
你說一句,老子有十句等著你!
“你……逆子!想將朕趕走?朕偏偏不走!此地乃朕之大殿,朕要看看誰能將朕趕走!逆子!你已然不是太子!給朕速速退下!往後不得擅自邁出屋內一步!”
崇禎才不會聽一個十歲孩童的話,他就是大明帝國的皇帝,這個皇位是從兄長那裡繼承過來的,是名正言順的。
只要他不願意,誰也不能分走他手中的權力,哪怕一絲一毫也不行!
這個逆子真是越來越可恨,要不是在朝堂之上,聽到如此犀利之言,崇禎又得對其動刀了。
“父皇,你還看不出來麼?殿內的絕大部分人都已經不歡迎你了,你還賴在這裡不走幹嘛呀?”
你不走?
行!
我也不走!
看看最後誰能把誰給攆走!
“逆子!給朕住口!朕倒要看看誰敢開口!”
處於暴怒狀態下的崇禎氣呼呼地一屁股坐在了龍椅上,放了一句狠話之後,便直勾勾地瞅著群臣,他想要知道誰有這個膽子。
某太子瞧見甩鍋爹已經猶如猛虎下山一般怒氣衝衝,便為其準備了一堆“武松”,可以好好陪這隻爹玩一玩,於是向自己的準老丈人一使眼色。
“……???”
薛國觀頓時驚呆了,太子這時候讓自己出馬不是等於撞南牆麼?這也太為難自己了吧?這女婿實在是不會關照自己這個岳丈啊!
可是出於無奈,而且薛國觀不單想要長期做首輔,還想永久地成為國仗,一咬後槽牙,便率先出列進言:“陛下,臣以為殿下所言移駕南都之策未嘗不可,以免步了趙宋之後塵!”
當年趙宋南遷,才苟延了一百多年,如今大明的皇室都在京城,一旦京城被東虜攻破,那就等於是被敵人一網打盡了,還談甚子江山社稷?
“首輔!你……一派胡言!荒唐可笑!今流寇平定,東虜北退,我大明時局業已轉危為安,只要君臣齊心協力,定能實現中興!”
崇禎認為今年是自己治下最好的時候,“內憂”已經被解除,如今朝廷有了銀子,便可以專心對付東虜了,故而完全不認可首輔的進言內容。
“陛下,洪承疇與孫傳庭正率十餘萬大軍在湖廣地區進剿數萬流寇,遠未到平定之地步!”
禮部尚書馮銓是第二個發言的,因為某太子也給他提個醒,馮銓只得自認倒黴,繼首輔之後去死磕皇帝,剛才還不如低頭呢,這會兒只能強撐著往上衝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