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筆老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2章: 大清伐明,明末黑太子,牛筆老道,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現已確認蠻明與倭國狼狽為奸,公然犯我大清海疆,傷我將士,殺我百姓。諸位愛卿以為該當如何應對啊?”
皇太雞之前以為蠻明朝廷為了給寧錦防線減壓,發了山東兵馬渡海來襲,結果等十四弟多爾袞一去才發現,這哪裡是山東兵馬,而是從東方來的倭軍。
非但人數眾多,而且戰力不弱,可是將前去殲滅敵軍的大清王師吃了暗虧,光是牛錄章京以上的將領與校尉,便戰歿了數十人之多,創下了歷次交戰之最。
由於是役倭軍使用了大量的猛火油、爆炸式包裹、爆炸式棒槌等奇葩兵器,加之還用毒暗算大清勇士,導致參戰各部減員極為嚴重。
正白旗減員一千餘人,鑲白旗減員三千二百餘人。正紅旗減員兩千八百人,鑲紅旗拜碩託所賜,減員高達近四千七百人之巨,幾乎已經無法繼續作戰了。
這些減員都是無法隨王師在夏末秋初入關作戰的人數,只怕很多人在明年都無法康復,下半生都會變成殘廢。
雖然多爾袞率部損兵折將,可畢竟最後還是趕跑這些登陸的倭軍,算是有功無過,為了安撫傷亡頗大的兩白旗,皇太雞還要對多爾袞兄弟加以褒獎。
這種好事,代善父子自然也不會落空,不過對於代善的一個兒子碩託來說,那就沒這個福分了。
因為被倭軍侵佔的是碩託的防區,而碩託又征討不利,丟城失地,為了以儆效尤,皇太雞將其連降兩級,從貝子變成了輔國公。
所部人馬扔歸其統領,不過也僅僅剩下不足千人而已,等於變相剝奪了其宗室地位。(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
考慮到碩託此前飽受生父代善的欺辱,念其生活不易,皇太雞這才免了他的死罪,但往後也別想繼承代善的兩紅旗了。
收拾完殘局,皇太雞便時刻想著要報仇雪恥,蠻明居然想到從倭國搬兵,那就決計不能讓此等事情再次發生了。
明年夏季再來一次的話,不知道還會失去多少大清勇士,與其這樣,不如直接入關,問鼎中原,摧毀蠻明朝廷,取而代之,更為妥當。
自太祖高皇帝釋出“七大恨”以來,大清逐漸強盛,蠻明則江河日下,如今蠻明皇帝不省人事,或是已經暴斃了,正是大清奪取蠻明萬里江山的天賜良機。
“啟稟皇上,臣以為我大清勇士的鮮血不能白流,蠻明無法力敵我八旗健兒,便請倭軍助戰,此乃掩耳盜鈴之策,必不能長久。更驗證蠻明軍隊早已不堪重用,其朝廷僅憑山海關苟延殘喘而已。是年我大清發兵二十萬,必然能夠所向披靡!”
大學士寧完我早就猜出了皇太雞的意思,吃了這麼大的虧,就跟賭桌上的賭徒一樣,必須儘快連本帶利地討回來才行。
別的地方講究“好漢不吃眼前虧”,這在大清這邊卻行不通,初一吃的虧,最好初二就要賺回來,否則定會寢食難安。
光兩白旗與兩紅旗加起來便折損了上萬人之巨,若不是倭軍撤退,這便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慘敗了。
大清還在戰鬥中折損了左右兩翼水師,連泡菜水師都跟著葬送掉了,如此大的損失,只能從蠻明那邊找補回來。
“臣附議寧大學士所言,我大清王師歷次入關,均大獲全勝而歸,十萬鐵騎馳騁千里而未碰敵手,今天下歸我大清已是必然,豈能被區區倭軍所阻?臣以為不論蠻明皇帝是昏迷還是暴斃,僅有黃口太子監國,不過是權臣的傀儡而已。皇上率王師入關,奪取龍椅如探囊取物一般!”
范文程想說的,寧完我都搶先說了,他也就只能再繼續順著往下拍馬屁了。
大清水戰是不行,但沒人指望水戰能打贏蠻明,蠻明再狡詐,總不能將京城搬到海里去吧?
既然京城在陸地上,那就是大清鐵騎的囊中之物了,誰敢前來救駕,便是自尋死路而已。
“皇上,如今我大清王師兵強馬壯,適宜入關。此時臨近秋收,我軍便可以戰養戰,蠻明之兵若來馳援,王師便可以逸待勞。若是他部不來救援,京城便是孤城一座,王師便可用紅夷大炮持續轟擊京城,時間一長,必然可以破城而入!”
大學士剛林對於此時入關也是極為贊成的,只要有他部人馬馳援京城,大清王師可像年前圍殲狗蠻子盧象升所部一樣,將其一舉殲滅。
沒了所謂的“勤王之師”,破城便指日可待了。一個黃口太子,一座孤城,加上數萬殘兵敗將,能厲害到哪去?最後還不是都會變成王師的戰利品!
只要裝備足夠多的紅夷大炮,京城再堅固也會被轟出缺口,但凡有了一處缺口,也足以讓數萬磨刀霍霍的大清勇士衝入城內,恣意砍殺裡面冥頑不靈的狗蠻子了。
“皇上,臣附議剛林所言。蠻明指望倭軍可以抵擋大清王師,不啻於白日做夢。我大清王師入關之後,盡取畿輔所轄之糧食,亦能將京城變成第二個錦州,深挖壕溝,加以圍困。京城人口百萬,每日所需糧食難以計數,久而久之,城內必然生變,屆時我大清王師破城便可事半功倍!”
大學士希福都想好了對付如此大城的辦法,京城城高池深,強攻很難得手。
若是紅夷大炮還無法摧毀城牆的話,那就採用王師在錦州所採取的圍困策略。
錦州乃是軍事重地,兵多糧多,可以長期固守。
京城不比錦州,城內人口極多,耗量自然無比龐大。
若無事先準備,僅需半年光景,便會出現食不果腹的情況。
一旦守軍缺糧,必定思變,屆時大清這邊加以利誘,或許無需強攻,便可讓守軍投誠了。
“皇阿瑪,兒臣以為諸位大學士所言皆有理有據。我大清有四大優勢,其一,王師鐵騎天下無敵,可在野戰殲滅來援之兵。其二,王師業已裝備大量紅夷大炮,已具備攻堅之能。其三,京城守軍不敢貿然出擊,則必然固守,王師便可將其團團包圍,威逼利誘之。其四,蠻明朝廷知兵之將,此前多半已被我大清王師所滅,現由黃口小兒監國,便是亡國之兆!”
豪格說的很有條理,不禁讓眾人刮目相看。不過按理說還有綜上所述,再總結一下,不過很抱歉,豪格一激動,就忘了最後那部分內容……
“嗯!不錯!不錯!”
皇太雞聽了豪格所言,對這位長子的話也是很讚賞。這麼多年,自己這傻兒子總算會動腦子來思考了,看來皇位以後還得傳給他才行。
多鐸聞言看了看多爾袞,二哥沒說法,不過從眼神裡觀瞧,貌似也暗自吃了一驚,他自然也就跟著點頭。
對於這位大侄子的才智,多爾袞再清楚不過了,這話要是豪格想出來的,豬都會上樹了,必然是他人所授。
不過大侄子說的很對,幾乎找不到破綻,自己也沒必要雞蛋裡挑骨頭,惹皇太雞父子不痛快,畢竟剛剛贏得了一場慘勝,還是選擇偃旗息鼓為妙。
“兩灰旗準備如何?”
儘管兩灰旗是新組建的部隊,可由於是由旗人組成,算是八旗之外最能打的部曲,其戰力完全壓過漢軍與三順王的人馬。
“啟稟皇上,臣與杜度皆與募集五甲喇之兵,只是軍械裝備尚缺四個甲喇!”
對於籌建屬於自己的人馬,阿巴泰當然是非常上心的,整日都在想法設法從各地撈人。而且大清比蠻明高出很多的一個方面便是動員能力極佳,反應速度很快。
兩灰旗的人馬都是賺不著錢的守兵,能有機會變成兩灰旗的戰兵,便意味著可以隨軍出征,殺到關內大肆劫掠了,他們自然非常高興,而且戰意極強。
不過阿巴泰與杜度面臨的一個較為棘手的問題便是人是夠數了,但裝備遠遠湊不夠兩旗所需的。
緊急趕製是個辦法,只是缺額高達六千,若是此時出兵,那就決計趕製不出來了,總不能讓兩旗的勇士們穿著布衣去打仗吧?
“嗯!此前你二旗負責在義州見識祖大壽所部,今情況有變。濟爾哈朗繼續率鑲藍旗拱衛瀋陽,由兩紅旗負責駐屯義州,兩灰旗隨軍出征,有勞二哥調撥六千人所需軍械裝備。”
這事難不倒皇太雞,他也早就想好了對策,兩紅旗都已經處於癱瘓狀態了,再讓代善父子隨軍出征便是強人所難了,皇太雞便將其安排在義州修整。
“臣遵命,此事稍後便可準備妥當!”
代善也知道皇太雞的意思,雖說入關劫掠可以快速恢復元氣,可再遭一劫的話,那兩紅旗便要一蹶不振了。
此時還是小心行事為好,更何況即便是最終王師破城而入,皇太雞論功行賞,在看自己的身份與往昔功勞的份上,也不會吝惜銀子的。
兩紅旗勇士死傷甚多,騰出兩千套裝備完全沒問題。不過上面的血漬汙穢,那就得他們自己清理了,代善是不會幫這個忙的。
代善也很後悔,早知道對面是倭軍,他自己和兒子滿達海就不會讓部下如此賣力衝殺了,一切都是碩託的錯。
若不是這個逆子事先未能探明敵情,怎會讓大軍陷入被動,進而在老鐵山一帶損兵折將呢?
有機會定要弄死這個不孝之子,他若不死,自己必定還會在他事上面繼續吃虧。
“皇上,酋首博穆博果爾之前稱病,拒絕前來朝貢。據鑲藍旗老將吳巴海所報,只怕此時在北部已經蠢蠢欲動了。”
大學士鮑承先說了一個讓眾人都感到不適的訊息,本來博穆博果爾是答應前來朝貢的,可他又反悔了,極有可能聚眾謀反。
如此一來,他便與鑲綠旗旗主無緣了。欽定的正綠旗旗主巴爾達齊率所部三千人馬南下,雖尚未抵京,不過按照路程也快了,就是最近兩天的事情。
待大清攻破京城,生擒活捉蠻明太子,皇上登基大寶之後,便可揮師北上,一舉蕩平那個混帳一般的博穆博果爾。
“那愛卿以為該當如何處理啊?”
既然鮑承先提及此事,必定已經想出了對策,皇太雞便隨口詢問起來。
“皇上,臣以為此賊地處北部,王師發兵以滅明為首務,眼下當須從長計議才是。皇上可先命吳巴海率部與其周旋,或派一支兵力在一個甲喇的偏師前去助戰。不求速勝,只須不敗,拖延時間即可。”
鮑承先認為皇太雞是一代雄主,決計分得清輕重緩急之事,滅明是頭等大事,豈能被“北酋”所幹擾?
真要是決意滅掉此等反賊,也無需太多兵馬,僅需兩到三個甲喇的鐵騎便可做到。
不過眼下大清須將能征善戰之師都投入到滅明的戰役裡,最好不要分兵而進。
“嗯!言之有理!命藍拜率鑲藍旗一個甲喇北上馳援吳巴海,可按愛卿之計行事!”
皇太雞也是這個意思,博穆博果爾雖能召集六千人馬,但都是蠻夷野人而已,對大清來說,所部根本不足為懼。
不過必要的打壓也是可以實施的,鑲藍旗駐守瀋陽其實無事可做,抽調出一個甲喇北上平叛是完全可以的。
暫時還不能抽調更多的兵馬前去殲滅博穆博果爾那個叛逆,等消滅了蠻明,縱使博穆博果爾逃到天涯海角,也要將其擒殺!
是年大清要畢其功於一役,專心做一件事,那便是滅明!
哪怕消滅不了整個蠻明,無法奪取其萬里江山,也要攻克京城,活捉蠻明太子!
有了這個戰果,便會震懾天下,大清入關是“順應天意、治理天下”必將膾炙人口。
之前皇太雞數次前往制炮之地,從手頭掌握的情況來看,在王師出動之時,至少可以攜帶不下一百二十門紅夷大炮。
如此數量或許圍攻京城不算充裕,但僅僅用來轟擊一向的城牆是足夠了,更何況還有上千門各型火炮可以助戰。
有了這些武器的幫助,皇太雞才對攻破京城有很大的信心,否則單憑八旗鐵騎,也僅僅能夠實現圍城打援而已。
此次入關,光是消滅蠻明的勤王之師還不夠,必須將“野戰”與“破城”同時實施,方可事半功倍。
太子是蠻明的腦袋,京城是蠻明的心臟,援軍是蠻明的血脈。
皇太雞要為父報仇雪恨,便要取敵人首級,挖敵人心臟,斷敵人血脈。
若是能夠得手,餘下的便是一具毫無威脅的殘軀了,大清王師可以對其恣意踐踏柔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