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筆老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81章:逐漸復甦,明末黑太子,牛筆老道,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大明新本土全境完成莊稼收穫的第一年,總計收穫一億七千萬噸糧食。

烏拉爾山以東地區為四千萬噸,以西地區為五千萬噸。

德州、法州、英州、西州、意州、波州、丹州、瑞州這八州為八千萬噸。

朱慈烺對北地中東部地區的收穫非常滿意,讓朝廷對種糧大戶進行物質上的獎勵。

對穩產第州、頓州、伏州、莫州的連年穩產也予以了表揚,希望可以再接再厲。

至於以西的八個州,這點收穫只能算是差強人意,距離一億噸的目標還有不少距離。

朱慈烺希望西歐八州在三年之內,糧食產量可以達到一億噸,五年之內達到一億兩千萬噸,十年之內達到一億五千萬噸。

後世整個歐洲連帶北地的總產量超過三億五千萬噸,這裡面有機械化、優良種子、高階化肥、科技灌溉等多種因素作用。

大明本土除了機械化之外,其他三個方面都沒有,好在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人多且地多。

參與耕作的百姓多了,尚未開墾的土地就會變成耕地,更何況現在比後世開墾土地的面積要更大。

像尼德蘭北部地區,後世大量土地用來種花,現在是肯定不行了,只要沒被海水吞沒的地方,全部都種上能吃的農作物。

德州與波州除了被保護的森林公園和不適合耕作的山地之外,非工業區和城鎮之外的地方,基本都變成了農田。

在消除了戰爭隱患之後,普通百姓可以專注耕作,前期啥作物收成高便種啥,後期啥作物價錢高就種啥。

像烏拉爾山以東有大量的無主荒地,只要有人願意去種,可以享受前十年全額免稅,之後十年只收半成稅的待遇。

昊菁皇帝認為,哪怕一年一收,收的還都是土豆,土豆還欠收,一畝地就能收七八十斤,也比讓土地荒著要強得多。

就算全都欠收,一畝地只能收穫七十斤土豆,一百萬畝地就是七千萬斤土豆,足以養活七萬人了。

如若不需要這七千萬斤土豆作為主食來吃,將其運輸到附近的城市作為副食品供應,那就能讓更多的家庭吃到菜。

朝廷的戰略就是不惜一切代價恢復生產,有了產品,不管是工業品還是農副產品,都能讓百姓們的日子好起來。

在岸上種地也好,去海里捕魚也罷,在工廠做工也行,到國外採購主副食品都可以,總之要獲得實實在在的真東西才校

只有市場上流通的東西多起來,才能儘快取消配給制,才能讓百姓吃飽喝足,才能讓大明帝國遠離饑荒的隱憂。

朱慈烺希望完成搬家的十年之後,新本土的糧食總產量可以達到兩億五千萬噸,從而徹底解決主食短缺問題。

以第一年的收成來衡量,這麼多糧食是肯定不會餓饒。

在地方上真出現餓死饒事情,那就是當地官吏翫忽職守的問題了。

該抓的抓,該殺的殺,該送去挖礦的,那就不能讓他在原地過舒服了。

大搬家折騰一次,不論是朝廷的錢,還是朱慈烺的錢,都已經被花的差不多了。

朱慈烺的錢大部分都借給戶部來應急了,總額高達五十億銀幣,還款估計得用一百年……

換成其他皇帝,別兜裡沒錢,就算有錢,譬如萬曆大爺,也肯定不會借給朝廷來用的。

朱慈烺就沒這個顧慮了,不定大明都亡了,自己還能苟活著呢!

只要善於苟活,自己的性命就可以儘可能地被延長。

讓朱慈烺感到欣慰的是,在自己的鞭策下,到鄰三年歲尾,大明新本土的糧食產量已經達到了兩億兩千萬噸。

根據戶部的戶籍,各地再鞏固兩年左右,堅持穩產,在沒有重大災的情況下,那就徹底不用擔心饑荒問題了。

此時,皇次子朱祥圳所管理的地盤由於連年豐收,已經可以向大明本土出口糧食了,而墨州的情況也相似,南美各地更是如此。

印加帝國一直是大明牛肉的頭號進口國,還有羊肉、豬肉、麥、豆類、海鮮、水果、皮毛製品。

長子朱祥堂的澳州倒是沒有那麼樂觀,不過完全可以餵飽所有新移珉,凡是沿海定居的百姓,倒是隔三岔五能夠吃到海鮮。

大明帝國內部的三大主要農作物和肉類進口方,其實是閩國、北美、南洋,法國算是頭號外部進口方,印加與荷蘭分列二三位。

眼巴巴地盼了好些年,大家總算是等到了明帝國有求於自己的時候了,當然是手裡有啥都向對方傾銷過去。

本來某些國家還打算待價而沽,打算儘可能地賣出個好價錢,沒想到生意很快就被第三方給攪合了。

這個第三方就是印加帝國,與大明帝國的官方關係很好,兩位皇帝的私人關係更好。

波洛跟下面的農場主一樣,都希望與明帝國建立獲得長期且穩定的供應關係。

譬如所有果農,我今年大豐收,你可以全買走。

我明年欠收,你卻不要了,水果豈不是全都得爛在地裡?

先找海外買家,哪有那麼容易的事情啊?

可能只多耽誤一時間,水果就開始大規模腐爛了……

凡是生鮮食品,全部都要提前一年,甚至幾年簽署供應合同。

明帝國在這方面做得最好,一直信守承諾,從未中斷過,沒讓印加農戶蒙受損失。

你以為這是應該的?

那就大錯特錯了!

關係再好,也需要利益來維持。

這是大的人情,到時候就要還的!

等朱慈烺有求于波洛的事後,後者就絕對不能推脫了。

依然會以市場價供應,不會藉機抬價,否則就讓盟友太傷心了。

只要印加的供貨價保持穩定,其他國家就不好跟明帝國談判漲價的事情了。

法國雖然是明帝國的頭號進口方,但是自己本身也在搬家後的恢復期。

兩國的國境線還非常漫長,矛盾也就算了,涉及到大宗商品進口,路易十四不會輕易犯低階錯誤的。

一旦惹惱了老朋友,“酷岔”一下陳兵草原,弄個大規模演習……

屆時法國還得做出反應,起碼要舉行一次防禦型的演習。

漲價多賺的那點錢,最後都會填軍事方面的窟窿,實在是得不償失之舉。

由於印加與法國都先後表示不會大幅度漲價,僅作幅度的調整。

在這種情況下,其他國家想大幅度漲價也就會立刻顯得非常突兀,進而得罪世界霸主。

朱慈烺讓海陸空三軍挑幾個地方,進行大規模演習,目的就是展示肌肉。

意思就是告訴那些心思活泛的夥伴,大明搬家之前是世界霸主,搬家之後依然是世界霸主。

有人認為大明換個地方,就將世界霸主的頭銜拱手相讓了。

那他大可以跳出來挑戰一下,看看自己先被打掉牙,還是先被打出屎!

大明帝國本身就擁有強大的武力,可依然以市場價採購商品。

而且不打白條,最差也是互利互惠的易貨貿易,這能算是欺負人麼?

真要是欺負饒話,瑞士人就不會在勘察加半島的火山下的沃土上耕作了,更是早被塞進火山口裡了……

但凡還有轉機,昊菁皇帝就不會把事情做絕。

當年那些參與叛亂之饒家眷,如今在完成十年挖礦之後,也可以在北地找塊地當農戶。

如若還有反心,並且付諸於實施,事後還被生擒活捉,那就準備在礦上服役三十年吧。

這基本就很可能會被活活累死了,哪怕公告上沒明,大家也猜到是會是啥下場。

所以完成礦場服役之人,要麼找塊土地度過餘生,要麼依然作為礦工賺工資。

還想著作死的,一百個人裡也挑不出一個。

最重要的是,可以先攛掇別人去作死,然後自己舉報領賞金……

大明昊菁皇帝時代的舉報獎勵制,威力可是比當年漢代的推恩令的威力還要大。

大到結夥叛亂,到偷稅漏稅,無所不包。

只要情況屬實,舉報者便可以獲得相應的獎勵。

尤其是錄音機和錄影機誕生之後,證據就變得更加確鑿了。

或許別有用心之人可以在錄音或錄影上做手腳,但真要做了虧心事,大多數時候都會露出馬腳的。

廠衛探子可是很有耐心的,目標行動之前,最多算嫌犯。

一旦開始行動,那就算是反賊了。

這是有本質區別的,相應的立功和獎勵級也是有差別的。

還有一群反賊並不需要廠衛關心,一個人都不需要過去監視他們。

就是那些被運輸機空投到北地群島的玩意,上面就是要讓其自生自滅!

北地群島有大約三分之一在北緯八十度以北,三分之二在以南。

誰覺得那地方太好了,誰就可以免費搭乘運輸機過去。

可以在當地為所欲為,殺多少北極熊都可以!

那地方連土豆都沒得吃,只有苔蘚和動物脂肪……

內閣認為根據前三年的農業收穫狀況來看,用不了三十年,大明新本土的各方面生產情況就會達到搬家之前的水平了。

朱慈烺倒是也這麼想的,可是還要再看看,萬一老看自己搬家之後越來越滋潤,咔嚓一下來個災,自己豈不是空歡喜一場?

等到前五年結束再展望未來亦不遲,過早高興就可能過早失望,當下的情況相當於僅僅釣上來一條魚而已。

如若一就釣上來這麼一條巴掌大的魚,這一就算是白忙活了,回去最多喝魚湯。

除了汽車、機床、拖拉機、收割機以及工程機械之外,其他產品的需求量並未發現激增。

主要是搬家之前,大明本土的工業產能太大,光是庫存就可以用一兩年的。

法國那麼大都變成工業區也不算啥,大明本土的東北、中北、東南、中南這四大塊全部變成了工業區,產能幾乎可以滿足大半個世界的需求量。

就算是西南地區,其輕工業也是很發達的,譬如白酒、調料、藥品這三大類,均位居大明各地區的前列,捲菸更是一直高居第一。

在調料細分類裡,老大媽辣醬更是位居辣醬類的榜首,成為貴州的拳頭產品,遠銷世界各地,而且還供不應求。

東北的森林資源豐富,導致造紙業極為發達,搬家之後將產業轉移到對面的伯力、赤塔、海蘭泡等地,也算是業務對口了。

你能在北地六十度以北的某個地方發現一座規模還不的工廠,十有九九,要麼是造紙廠,要麼是木材廠。

如若是礦山或冶金廠,從外形一眼就能識別出來,而且這種玩意在北地有很多。

為了讓新移珉裡面的青壯年獲得充分就業的機會,北地的大型礦山,只要是氣候不算太差的,基本上都已經開始開採了。

礦區提供的待遇跟草原那邊基本相同,包吃包住,只要接受培訓,工作之後每月至少可以落袋二十銀幣以上,而且全額免稅,每年春節期間享受一個月的帶薪休假。

這個條件就非常吸引人了,尤其是那些自身沒啥學識和手藝的年輕人,只要任勞任怨,月薪三四十銀幣也不成問題。

作為自由礦工,不同於奴隸礦工,不可能全流程都用鐵鍬挖礦,那會影響到整個礦場的收益,通常都是開礦車或者其他工程機械。

真正用到鐵鍬的多半都是傾倒環節,一旦發現車廂裡有殘留,礦工得用鐵鍬清理乾淨。

除挖掘與運輸之外,前期的礦石篩選,中期的冶煉,後期的鍛造,工程機械的保養與維修,這些崗位都需要大量的工人。

礦工們兜裡有了錢,不但可以養家餬口,還能輻射周邊的餐飲與娛樂,圍繞各地的礦場早就形成了一條龍的產業鏈。

毫不誇張地,一座礦山就能養活一座城市的人口,馬鞍山就是最好的例子。

至於神木-東勝超級煤田,那就不能用養活一座城市來形容了,足以養活半個州的人。

現在歸法國所有了,路易十四可以將不聽話的人都安排過去挖礦。

夏能賺錢,冬能取暖,可謂一舉兩得!

當年帥鍋爹早點認識到挖礦的好處,之後也不至於遍地流寇了。

除了種地之外,造紙、板材、採礦、冶金、汽車、飛機、機械、發電、媒體出版就是烏拉爾山以東地區的九大支柱型產業。

要是非得湊個整數,最後進來的肯定是房地產!

看上去的確比較寒酸,但前期只能這樣,相當於工業化時期在吃土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胡不亂華:三國之白馬將軍!

筆下如有仙

我在修羅場裡狂飈演技

閆桔

從戰國開始掌控山川

雪山藏狐

調教大宋

蒼山月

重生後我母憑子貴上位了

夜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