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靖難之役終開啟,楊軒夜入侯爵府
兩廣總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章 靖難之役終開啟,楊軒夜入侯爵府,長生:我在大明被徐達撿回家,兩廣總督,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由於張玉是趁著夜色向九門發起了攻擊,所以守軍根本就來不及反應。
北平九門輕而易舉就落入了朱棣的控制之中。
接下來佔領整個北平就輕鬆多了。
所謂關門打狗,不外如是。
前前後後只用了三天,整個北平城就落入了朱棣的手中。
畢竟,朱棣在這裡經營了十多年,群眾基礎很深。
而在城外的宋忠,得知訊息,並沒有與朱棣戰鬥的慾望,直接率領手下三萬兵馬退到了懷來。
同時派人八百里加急將情報傳回京城。
朱棣並沒有第一時間去追宋忠。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給自己的造反活動找一個理由。
自古以來造反,佔據大義,名正言順都是非常重要的。
朱允炆是名正言順的皇帝,而他朱棣只是一個藩王。
他要造反,必須要有一個足夠的理由。
不然手下的將士們就說服不了。
畢竟這個時代造反是禁忌。
必須讓手下的將士明白,咱們這不是造反,是正義的。
只有這樣,大家才會跟著你。
於是,朱棣和道衍開始找理由。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還真找到了一個理由。
《皇明祖訓》中有這樣一句話: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
於是,朱棣公然宣稱,朝中有奸臣,就是黃子澄,齊泰,方孝孺等人。
要出兵“靖難”,清君側。
造反的理由就這樣搞定了。
為此,他和道衍可是費了不少腦細胞。
而為了進一步表明自己真的是“靖難”,清君側。
他們將自己的這一套理論寫成奏摺,上奏朝廷。
從這裡可以看出,臉厚心黑是造反的必備素質。
……
朱棣要對宋忠動手了。
他不可能看著數萬兵馬在自己身邊虎視眈眈。
他親率大軍向著懷來進發。
面對著不斷逼近的燕軍,宋忠看著亂糟糟計程車兵。
想了一個很好的辦法。
他散出謠言,說朱棣將他們的親人都殺了。
想要以此來激發將士們的憤怒,從而凝聚軍心,提升戰鬥力。
但可惜,他失算了。
他的計劃被朱棣提前知道了。
攻城之時,他特意安排懷來士兵們的親屬打頭陣。
這些將士並沒有衝上去,而是在距離城牆還有一段距離的時候,大喊大叫。
內容嘛,大概就是“老三,老三,我是你大哥啊!”
“表哥,是你嗎,我是XXX”
如此種種。
好好的攻城大戰,就這樣變成了認親大會。
宋忠麾下的將士們感受到了欺騙。
他們逃的逃,投降朱棣的投降朱棣。
宋忠見此,打算親自上陣挽救。
可局勢已經不是他能控制得了的。
甚至就連他本人也被手下的人給綁了送到朱棣面前。
懷來就這樣落入了朱棣的手中,使其實力進一步增強。
對於宋忠,朱棣是想勸降的。
怎奈何對方根本不為所動。
無奈,只能下令斬首。
他不可能留著一個敵人。
……
很快,朱棣起兵,懷來失守的訊息就傳到了京城。
朝堂上下一片譁然。
朱允炆終於發現,他要和自己的叔叔,拔刀相向了。
這將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
只有當其中一方完全勝利才會結束。
而對於懷來失守的責任,黃子澄等人直接推到了已經死掉的宋忠身上。
朱允炆下旨抄沒其家,男丁流放,女眷打入教坊司。
這也就是宋總已經死了,不然家人的下場恐怕會更慘。
責任追究完,接下來就是如何應對朱棣起兵靖難一事。
現在,朝廷上下為了讓誰領兵出征,已經吵成了一團。
…
與此同時,楊軒也已經收到了來自北平的密報。
“這傢伙的動作還真夠快的。”
現如今,北平周邊,包括通州、薊州、遵化、居庸關、懷來,都已經落入了朱棣的控制之中。
如此一來,朱棣的戰略空間將不再侷限於一座小小的北平城。
銷燬暗衛傳回的密報,楊軒開始沉思起來。
接下來朝廷要出兵,那麼領兵人選要麼在老朱留下的幾個老將之中挑選,要麼從年輕將領中選。
但想來,年輕將領,資歷不夠。
朝廷很可能會從老將中選人。
而現在還能領兵的老將就剩下武定侯郭英,長興侯耿炳文。
楊軒想了想,決定找這兩人聊聊。
…
時間依然是晚上。
楊軒先找的是耿炳文。
“駙馬爺,你這大晚上的來找我,要是被人發現了怎麼辦?”耿炳文看著一身夜行衣的楊軒,擔憂道。
“老侯爺。”
“想來我來找您是為了什麼,您心裡已經明白了。”
楊軒道。
“還請駙馬爺明示。”耿炳文拱了拱手,佯裝不解。
楊軒為什麼會被朱允炆奪爵圈禁,他可是清楚的。
現在朱棣起兵造反,楊軒又在這個時候找上門,為了什麼?
這不是禿子頭上的蝨子,明擺著的嘛!
楊軒深深看了一眼耿炳文,也沒有拆穿。
而是開口解釋:“老侯爺,朱允炆繼位之後,做的那些事,咱們都看在眼裡。”
“就憑他優待文人,打壓武將。”
“您說,咱們以後還有出頭之日嗎?”
“現如今,燕王起兵靖難,乃是天意。”
“不過,燕王僅佔領了北平一隅,想要以此來抗衡朝廷,實乃萬難。”
“說句不好聽的,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復。”
“可若是這個時候,咱們施以援手,燕王必然會記住這份情。”
“他日登臨大位,也會有厚報。”
“錦上添花,遠不及雪中送炭。”
聽完楊軒的話,耿炳文並沒有第一時間回應。
他心裡雖然看不上朱允炆這個小皇帝,可他畢竟是先帝確立的繼承人。
是正統。
且不說他這個皇帝當的合不合格,但朱棣想要憑藉手中的那點力量造反成功,實在是太難了。
要說在朱允炆和朱棣之間,誰更適合當皇帝的話,他更看好後者。
但這並不是他無腦選擇後者的理由。
他要為自己的家族負責。
似是看出了耿炳文的糾結。
楊軒也不再猶豫,掏出了殺手鐧。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