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廣總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章 糧食問題,長生:我在大明被徐達撿回家,兩廣總督,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次日,奉天殿。

朝會。

老朱向百官說了祭拜張士誠的事。

修繕墳墓,這需要工部出力,祭拜的話,還需要禮部制定流程。

上上下下,還是挺麻煩的。

不是幾句話就能完事兒的。

龍椅上,老朱看著下方的文武百官,道:“張士誠雖然敗在了咱的手下,但自古以來成王敗寇,這沒什麼好說的。”

“不過,張士誠抗擊元庭,出了不少力。”

“這方面,咱們也不能否認。”

“現如今,民間還有人在懷念當年的張士誠。”

“正好,趁著這個機會,咱準備派人修繕其陵墓。”

“並派太子代表朝廷,進行祭奠。”

“感謝他在抵抗元庭中做出的貢獻。”

聽到老朱這話,百官大感震撼。

這可不像他們認識的老朱啊!

不過話說回來,老朱這番話,完全是站在了道德制高點上,佔據了民族大義。

朝堂上的都是聰明人,他們不可能看不出來。

老朱這是想收服江浙之地的民心。

他們也沒有反對,紛紛表示支援。

其中江浙之地出身的官員,更是激動不已。

“工部。”老朱開口。

“臣在。”工部尚書出列。

“張士誠陵墓的修繕,必須按照王爵的規格來。”

“他生前畢竟是一方諸侯,不可辱沒其身份。”老朱叮囑。

“臣遵旨!”

“禮部。”

“臣在。”

“關於祭奠的流程,你禮部要全權負責。”

“臣遵旨!”

散朝之後,這件事也很快便在京城擴散開來。

朱標等人都還沒有離開京城呢,訊息便已經傳到了江浙之地。

數日之後。

朱標帶著楊軒,還有工部和禮部的人離開了京城。

速度不快也不慢,等到了地方之後,一行人先是前往張士誠的陵墓看了看。

主要是工部的人要對如何修繕張士誠的陵墓進行規劃。

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前期規劃,制定方案,修繕,速度再快,也得幾個月才行。

畢竟,老朱說了,要按照王爵規格來的。

江浙之地的百姓聽說了此事之後,心中對朝廷有了不小的改觀。

但是,如果能將賦稅降低一點,他們會更加開心。

修繕陵墓的事有工部就行了,朱標不可能將所有時間都浪費在這些上面。

他和楊軒喬裝打扮,深入民間微服私訪。

楊軒的那句話給了他很大的啟發,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深入民間之後,朱標才知道這裡的底層百姓過的都是什麼生活,怪不得周大會造反呢。

而楊軒的收穫也不小。

對於這個時代的土地生產有了深刻的瞭解。

對於後世那些常見的糧食,比如土豆,玉米,紅薯這些他在整個大明都沒有見過。

他去過西北,也去過北方等地,現在南方也轉了不少地方。

他並不知道土豆,玉米,紅薯這些東西是什麼時候出現在這片土地的。

前世也沒有了解過相關歷史。

但有很多東西都是從外面流傳進這片土地的。

就比如胡蘿蔔,葡萄等,就是西漢時期從西域傳進來了。

大唐時期,與西域各國聯絡緊密,該傳進來的,應該都傳進來了,現在還沒有出現,那就說明,這些東西不是從陸地上傳進來的。

很可能是從海上傳過來的。

歷史上不是有個大航海時代嗎?

那是什麼時候來著?

楊軒撓撓頭,頭皮發癢,一點也想不起來。

對了,歷史上不是還有一個鄭和下西洋嗎?

明朝以前的歷史沒有記載,那就說明是這之後發生的事。

等以後見到了,讓他出海將這些東西找回來。

越早找回來,就越早解決大明的糧食問題。

糧食問題,自古以來便困擾著這片土地上的人們。

幾千年來,就沒有吃飽肚子過。

所以看到好的土地,人們的第一想法就是拿來種糧食。

無他,餓怕了!

這個問題,直到後世才得以徹底解決。

感謝袁老…楊軒心裡默默想著。

不過,就算沒有土豆玉米等,那自己是不是可以嘗試提升一下現有作物的產量?

就拿小麥水稻這些主糧來說。

這個時代的產量並不高。

一二百斤,三四百斤,是很常見的。

偶爾出現七八百斤的產量,也只是曇花一現,因為種植方法失傳了。

“楊軒,你這幾天怎麼了,心不在焉的?”朱標發現楊軒一連好幾天都在苦思冥想什麼,終於忍不住內心的疑惑發問。

“殿下,臣在思考咱們大明的糧食問題。”

“這些天咱們也看到了,百姓們辛苦一年,到頭來,地裡的產出,不僅要繳納賦稅,還要被貪官汙吏們盤剝。”

“至於佃戶,那就更慘了。”

“地裡的產出,大部分都要上交主家。”

“還要交稅。”

“到自己手裡的就沒有多少了。”

“一年之中,很多時候,都要去挖野菜充飢。”

“咱們在京城的時候,吃得飽穿得暖。”

“臣外出帶兵打仗的時候,後勤也很充足,將士們都有一口飯吃。”

“可深入民間一看,才知道他們付出了多少。”

“依臣看,陛下的洪武之治,最大的功臣,就是這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百姓啊!”

楊軒嘆息道。

“若是能將地裡的產出再提高些,百姓們的日子也能好過些。”

“此次任務結束,臣回去之後,打算種一段時間的地。”

“試試有沒有辦法提升一下地裡的產出。”

“哪怕一畝地能多產十數斤,甚至數十斤,那對大明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大名地大物博,別看一畝地的產出提升不多,但基數大啊。

總體上,那可是一個龐大的數目。

“楊軒,我能理解你,但是讓你一個伯爵加駙馬去種地,未免大材小用了。”

“你應該在朝堂上,在戰場上發揮自己的作用。”

朱標道。

“殿下,自古以來,糧食問題便是關乎著國家安定的大事。”

“糧食物資充足,則國家安定,糧食物資不足,則必生大亂。”

“縱觀歷史,每每天下大亂,無不是這天下的糧食,養不活天下之人。”

“況且,臣心裡已經有了想法,想嘗試一番。”

“也許,,就成功了呢!”

“行吧,試試也無妨。”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抗戰:從帶團進亮劍開始

莫聽月

三國:霸王附體,貂蟬為我更衣

天官青龍

開局選劉備,只有我知道三國劇情

滿地雞毛

民國:萬民請願讓我稱帝?

斷手的嗎嘍

公主成群,贅婿家裡放不下了

逍遙的風

嬌軟貴妃是細作

小詞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