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在戰時推廣八小時工作制
深海北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6章 在戰時推廣八小時工作制,咱大阪師團,就是來賺錢的,深海北風,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發放了糧食和白糖還不算。
魏武立刻宣佈了第二項措施,那就是所有的企業必須嚴格履行八小時工作制。
日本的平民之所以會如此窮困,完全是因為資本家將所有的利潤全都拿走了。
最高內閣體恤民眾,要求所有企業必須按照最高內閣核定的標準給付薪水,不得拖欠,並且完全履行八小時工作制。
如果加班,必須付出三倍以上的加班費,還需要獲得工人的書面同意。
否則一律視為違法。
最高內閣將會不定期的派出巡查組進行檢查。
如果發現企業違法,第一次處以當年營業額的一半作為罰金。
第二次發現,處以一年營業額的罰金。
第三次發現,企業沒收為國有,持有家族沒收全部財產,流放前沿荒島墾荒。
隨著政令的推出,還有第一批工資的核定標準。
根據核定標準,哪怕是最低的普工,工資也比之前上漲了三倍。
技術工種基本上都超過了一千円,比之前上漲了五倍還多。
在發放糧食和漲薪的兩道政令的刺激下,普通平民歡欣鼓舞。
紛紛走上街頭表示對最高內閣的支援。
看著大街上的遊行隊伍,魏武嘴角露出了笑容。
他之所以推行八小時工作制,並不是為普通平民著想。
相反,他正是用這種手段削弱日本的戰爭潛力。
原先,日本的工人工資低,工時長。
大本營只需要很少的錢,就能讓經濟迴圈起來。
剩下的利潤全都可以投入到擴大生產之中。
在這種滾雪球之下,才能迅速變成工業國,生產出海量的武器裝備,用於戰爭。
但魏武一手提升薪水,一下子就將用工成本提升了三到五倍。
而如果想要讓機器二十四小時連軸運轉,用工成本還要再翻上三倍以上。
這一下子就讓日本的武器生產價格飆升上去。
原本的優勢蕩然無存。
本來生產規模就不如盟軍,現在價格優勢又沒了,肯定更打不過了。
當然,企業也可以選擇讓機器休息,減少用工成本。
但這樣就會降低武器產量,同樣削弱了日本的武器生產速度。
不論那些企業主怎麼選,都對魏武有利。
而且,最重要的就是,待遇一旦提上來了,再想要降下去可就難了。
歷史上,戰後的日本靠著廉價勞動力的優勢獲得了一些米國低端製造業的轉移,開始了騰飛。
但現在,魏武直接把工人的待遇提升上來了。
失去了廉價勞動力這個優勢,日本再想起飛,就變難了很多。
穩定了局面之後,魏武開始將東京周圍駐紮的軍隊逐步拆解,分散送到前線上的各個島嶼上去,用米軍的炮火將他們消滅掉。
永絕後患。
至於城內,魏武以自己帶來的聯隊為核心,組建了一支直屬於最高內閣的憲兵總隊。
總兵力三萬多人。
最終目標是擴編到十萬人。
憲兵總隊的成員來源就是那些工人。
憲兵總隊的主要工作除了整肅軍紀,糾察治安之外,主要的工作就是盯著城內的各大貴族和大工廠。
只要發現犯錯,就立刻處罰,決不輕饒。
這樣,魏武就成功的讓平民也擁有了對抗甚至壓制資本的力量。
以日本之前平民和資本的矛盾,讓平民擁有反抗甚至壓制的力量之後,會發生什麼,可想而知。
但魏武的目的就是這個。
躲在背後煽風點火,鼓動平民去衝擊這些資本家。
然後,他在最後出面平息事端,最終直接將那些無主的資本收入囊中。
多麼完美。
那些大資本都是本地的大貴族轉變了過來的。
傳承數百年,利益紐帶盤根錯節,關係網錯綜複雜。
如果他們鐵了心要搞事情,能動用的隱形力量是異常強大的。
稍微搞點小動作,就能明裡暗裡的對抗魏武的政令。
如果他們決定聯合起來進行對抗。
說不定還真能給魏武帶來不小的損失。
尤其是在這個極其不穩定,風雨飄搖的時代。
這些大貴族,大資本家就是最大的不確定性。
是造成動亂的根源。
最重要的是,這些人在本地根系極其深厚,如果他們果斷轉投米國的話,米軍登陸之後,可選的人選就多了不少。
平白給自己增加了很多競爭對手。
所以,魏武這才將平民組成的直屬憲兵隊推出來。
為的就是在米軍登陸之前,將這些礙手礙腳的傢伙打掃乾淨。
到時候,米軍能找到的合適人選,就只有自己一個。
他們哪怕捏著鼻子,也得認下這個事實。
在魏武的授意下,直屬憲兵隊很快就組建完成了。
在挑選人選的時候,特意挑選的都是一些家裡有親人死在資本家工廠裡的人。
這樣的人在日本不要太多。
這些人,以前沒什麼本事,只能幫親人張羅後事。
現在不一樣了。
有了能力之後,他們的眼睛全都盯著那些資本家的工廠。
想要找機會一把將其掀翻。
隊伍裡的這種情緒很快就被骨幹報告給了魏武。
“很好,人心可用,既然他們意願這麼高,也不好辜負了他們,去幫他們一把。”
魏武對著幾個骨幹耳語了幾句。
那些骨幹應聲去安排了。
在一系列政策的影響下,豐田汽車是遭受影響最大的一個企業。
這個企業本來在魏武還在東南戰區當運輸師團師團長的時候,就狠狠的坑了一道。
將大量的生產裝置和熟練工人,工程師都送到了大陸。
然後,在魏武建議建設大陸工業基地,就近補給的計劃下,又被割走了大量的工廠和裝置,支援到了天津和東北幾個基地。
這一系列分割讓本就不富裕的豐田雪上加霜。
本土的工廠數量縮減到了原本的四分之一。
這都不是傷筋動骨可以形容的了。
簡直就是扒皮抽筋。
現在,魏武的限時漲薪命令一下,頓時又讓他的壓力倍增。
自從太平洋戰爭開啟後,大本營政策向海軍傾斜,再加上陸軍的一系列失敗,導致陸軍財政撥款降低到原來的一半,豐田的訂單也急劇下滑。
縮減到原來的十分之一。
現在新政策一來,頓時讓他的現金流岌岌可危。
在這種情況下,豐田當代的掌門人不由自主的動起了歪腦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