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百四十七·生死,冠上珠華,秦兮,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眼下就是絕好的時機。
之前徐穎的死還有因為章靈慧帶來的恥辱,都需要用鮮血來償還。
邵文勳若有所思的看著徐睿跟徐永鴻,終於說出了最關鍵的一點:“確定能把宋家也.....吧?我們可是把希望都壓在你們這兒了。”
他語重心長,徐永鴻便微微眯起了眼睛微笑:“放心,事關身家性命,我們不會胡來。”
有了這句話在,那邵文勳也就不好說什麼了,點點頭矜持的站了起來:“好啊,那就好,那我就等著看了。”
他一走,徐睿就往後靠了靠,扶住了還隱約有些昏昏沉沉的頭看著自己的父親,眉頭微蹙的道:“爹,還是要儘早把賴偉琪找出來才行,總歸是個隱患。”
徐永鴻淡淡嗯了一聲,示意兒子放心,回頭看見窗外驕陽似火,他冷冷的道:“是該開始了,我時間不多,到時候還得趕回雲南去。”
之前之所以會乾脆利落的自請降爵,那是因為徐永鴻有底氣。
雲南那邊的土著們鬧的太久了,從太祖時期開始,他們就時常有叛亂,在之前廢帝在位之時倒是平靜了一陣,可等到當今繼位,那些叛黨就趁機捲土重來,又盤桓不去,甚至還敢自立為王,實在是犯了朝廷的大忌,也讓當今臉面十分過不去。
本來當今就對廢帝這件事十分的忌諱,廢帝都能鎮壓的叛亂,到了他這裡反而還愈演愈烈,這怎麼不叫他生氣?
可前後派了幾個武將過去,也沒能把這事兒徹底平息,這才有了徐永鴻掛帥。
經過這些年的經營和苦戰,他如今已經小有成就,只要京城這邊穩當了,他憑藉雲南這次的鎮壓之功,照樣能夠把國公的爵位要回來。
而且還解決了他一個大難題-----他之前已經就是國公位,位高權重,而且是封疆大吏,他又立下了大功,要讓朝廷拿什麼封賞他?
會不會有功高震主之嫌?
如今這個問題卻已經迎刃而解了-----正因為被蘇家宋家這麼一鬧,如今的徐家在外人看來可算得上是大受打擊。
就算是以後封賞,也不會太過引人注意。
打算好了,徐永鴻的語氣平緩了許多,深深的看了兒子一眼就道:“還有你,你媳婦兒是那個樣子,外頭人都知道,她名聲不好,雖然死了,你卻也無需為她守喪。趁著我們還在京城,先把你的填房人選給定下來,等到明年差不多就過門,如此一來諸事周全,任何人也說不了你的不是。”
不管怎麼說,這後院總得有人來管,徐二太太總是長輩,而且又分家出去了的,她不可能一直代為掌管侯府中饋。
說起人選,徐永鴻抬眼看兒子一眼:“你有什麼中意的人沒有?”
他唯有兩個兒子,都心中鍾愛,其中一個已經死了,剩下的這個看的就更重,就算是填房,那也得讓兒子喜歡才是第一要緊,就跟從前的章靈慧也是一樣。
徐睿沉默半響。
而後他忽然笑了一聲,目光熠熠望著徐永鴻:“填房的人選自然是讓父親母親看著合適就好,倒是有一個人,我想跟父親說一聲,先給我留下來。”
嗯?徐永鴻挑了挑眉。
徐睿理所當然的吐出兩個字:“蘇邀。”
知子莫若父,這個名字一出來,徐永鴻就知道是為什麼。
章靈慧是想著算計蘇邀,把蘇邀給送去給莊王殿下的,誰成想反過來被蘇邀給算計了,還賠進去了自己的妹子。
相對的,這件事也讓徐睿名聲盡喪。
徐睿總是要找補回來的。
這件事得成,蘇家少不得也是個滿門滅盡的下場,對莊王已經沒有什麼用處,沒了那層金光,莊王殿下才不會在意這種阿貓阿狗。
再說莊王如今又有了個田家的側妃。
讓兒子出氣也不是不行,徐永鴻抬了抬下巴同意了。
晚間回了徐夫人那裡,徐永鴻笑著跟徐夫人提起這件事,讓徐夫人給好好的挑個人選。
徐夫人正在燈下看兩個孫子的功課,聽見是這事兒,倒也上心,半響之後忽然又問徐永鴻:“您之前不是有意許老的侄孫女兒嗎?”
許家並未分家,雖然是侄孫女兒,但是也是當親孫女兒一樣教誨的,做徐睿的填房不管身份還是品貌都足夠了。
徐永鴻眯了眯眼睛:“再看吧,總不能委屈了阿睿。這件事若成了,別說是許老的侄孫女兒,哪怕是許老的親孫女兒,咱們也不是配不上。”
語氣自得。
徐夫人也笑起來:“您越說越遠了。”可心情卻也跟著鬆快了,她伸手按了按痠痛的脖子,把孫子的功課交給徐永鴻讓他看看,戲謔的說:“就是蘇家那個丫頭,我雖未曾見過,可是聽其形容,也知道牙尖嘴利,是個鋒芒畢露的性子。這種野心勃勃的丫頭,豈甘心屈居人下?阿睿非得要這樣的敗家精做什麼?若是照我說,他實在咽不下那口氣,就乾脆把她往咱們營中一塞,不更出氣?”
隨軍的女人是做什麼的,不言而喻,徐永鴻淡淡看了她一眼:“別把事情鬧大,蘇家到底還是跟聖上有些舊情,殺了可以,如此折辱,過及必反。”
徐夫人也就不說了。
端午一過,京城就出了一件大事----有御史上書彈劾福建總督和廣東巡撫抗倭不力,以至於周圍百姓多有死傷,損失慘重,而地方官員竟然層層瞞報,互相遮掩,鬧得民怨沸騰。
御史措辭激烈,振振有詞,一時之間群臣風聞奏事,東南抗倭一事成了京中人人都在熱議的話題。
也是因為這一鬧,諸人才得知如今倭寇竟然已經橫行到如此地步,人人提起倭寇都變色,朝中抗倭的呼聲越來越高。
在此基礎之上,處置先前抗倭不力那一批人的呼聲也甚囂塵上。
出了事,當然要想法子解決,但是同時相對的,肯定是也得嚴厲整治那些辦事不力還遮掩的蠹蟲,這樣才能讓無辜枉死的百姓們得到慰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