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為華夏之崛起而讀書
周星河不會開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章 為華夏之崛起而讀書,大隋:我,楊廣,又苟又穩,周星河不會開車,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華夏之崛起而讀書
“為華夏之崛起而讀書!!”
王夫子輕輕的念著楊廣剛才說過的話,陡然間雙眼就迸發出強烈的光芒繼續看向了楊廣,那眼中竟然慢慢的從欣賞變成了仰望之色。
旁人聽來這話或許有些空泛,但是王隆明白,楊廣說的絕對是他內心所想的。
若非有如此宏願,眼前的這位大隋晉王何必勞心費力,若非有如此胸懷,怎麼會將自己藏在一切的盛名之下,不求不取,若非有如此抱負,何必做這樣的事情。
以眼前之人的才學,詩詞歌賦之驚才絕豔,他一人就可壓下朕大隋的才子們,為什麼要讓這麼多人讀書呢?
“為華夏之崛起而讀書!!!”
這句話再次在王隆的心中響起,晉王所言既所行,他真的是要讓大隋的學子們都讀書,甚至在晉王的心中,販夫走卒與王侯將相家的孩子無異,他想讓他們都接受教育。
教化天下!!!
王隆的心中,楊廣的行為就是在教化天下,猶有孔夫子有教無類之深意,晉王是他見過唯一的一個真心實意做如此事情的人。
真正意義上將孔聖人的話落到了實處。
王隆老夫子面色未有太大的變化,但是內心中早已狂風巨浪,不禁有了些少年心性,暗想:“我就知道晉王殿下是儒家門生,他所做的就是孔聖人的有教無類,他不是那說大話的妄言狂徒,而是做實事的人。”
“大隋幸有晉王,只要晉王一直掌權一定會不斷的推進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旁落太久了,歷來殺伐,禮樂崩壞的幾百年,還有多少儒家讀書人?人信佛,通道,信旁門左道,烏煙瘴氣,男不男,女不女,君不君,臣不臣,應是天下有晉王撥亂反正才對。”
“他說的不是為大隋之崛起而讀書,是為華夏之崛起而讀書,晉王殿下的胸中裝的從不是僅僅大隋而已,是天下百姓。”
“或,他為天下共主,甚好!”
王隆沒想到自己竟然因為晉王一句話而想出這麼多的東西來,此時心緒久久不能平靜,還是在元孝矩的輕呼下才回了神。
“王夫子,王夫子……”
王隆回過神來說:“不好意思諸位,方才走神了,想了些事情。”
此時的王隆才仔細的看著其他年輕人的面色,面對楊廣的話,他們沒人笑,不是不覺得楊廣是在說大話,而是不敢嘲笑當朝晉王而已。
王隆明白眼前的人絕無一人會覺得楊廣說的是真的,只覺得楊廣是在說一句很大的,很空的話。
是啊,為什麼要全世界的人認可,你自己認可自己所想所言便可以了。
王隆面帶微笑,對著楊廣回了一句場面話:“晉王殿下心懷寬廣,老臣亦覺得有所不及,佩服,佩服。”
看著王隆回的場面話,元孝矩都覺得好笑,笑楊廣這話說的好像別人會信一樣。
王隆收斂心神,對著諸位年輕人說:“讀書但凡為的是好事,便都是好的,莫要心性雜亂,見汙穢者高升便轉了想法,恪守本心尤為重要。”
“說了讀書,我還有一事要問你們,古人言,坐而論道謂之王公,作而行之謂之士大夫,諸位皆勳貴子弟,家中名望盛隆,在大隋都官居要職,不可謂不是士大夫也,諸位將來也會成為大隋計程車大夫,想問你們,伱們心中何為士大夫?”
眾人論道,紛紛起身回答王夫子的問題,其中不乏有想要給在場的晉王留下好印象的年輕人。
“王公論道,士大夫行之,士大夫乃為王公行事之人。”
“錯,士大夫亦是勸誡王公之人,賢明之王公有事有行都會問過士大夫,所以士大夫乃是為勸誡王公之人,為人要正,為人要直。”
……
下面一群人討論了起來,王隆非常滿意一群人的議論,最後卻還是看向了楊廣,等到議論聲停了之後,便問楊廣:“晉王殿下,老臣可否問您何為士大夫。”
所有的目光再次看向了楊廣,楊廣也不好意思拒絕,便只得開口說。
“諸位都知蘇秦吧。”
下面就有人搶答:“蘇秦,字季子,東周洛陽人與張儀、孫臏、龐涓同師鬼谷子,出遊列國,以期謀一官半職,幾年後,無望而歸,妻不下機,嫂不為炊,父母不子,後發憤讀書,致力於縱橫之術,遊說六國合縱御秦,使秦不能向東擴張,佩六國相印。”
楊廣點點頭:“蘇秦也是洛陽人,他是士大夫吧?”
眾人點頭。
“他有一句話流傳甚廣,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你們應該都聽過吧。”
眾人再次點頭。
“此話對嗎?”
這問題眾人再次面面相覷,雖然大家都知道這句話,但是這句話對不對似乎沒人想過,而且這句話好像不是用對還不對來分辨的。
見眾人答不上來,楊廣便直接了當的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此話不對,不過是蘇秦謙虛或說直白些虛偽的託詞罷了,卻教壞了後世子孫。”
眾人大驚,直接說蘇秦虛偽,這好歹也是洛陽本地先人,若非因為身份是晉王,在場之人怕是要站起來直接對噴了,但是因為是晉王,他們不敢。
“方才你介紹蘇秦出遊列國,以期謀一官半職,從他年少時便一直打算當官,只不過懷才不遇罷了,後得機遇便扶搖直上,佩六國相印,他嘴上說著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做的卻不是如此,縱使給他洛陽二頃田,百頃田,千頃田,亦會佩六國相印。”
“這才是真正計程車大夫,當仁不讓,遇難不退,胸懷萬民,為中原天下有一拳之力便盡一拳之力,國家危難則救國救民,國家興旺則添磚加瓦。”
楊廣的語氣輕緩,並不激動,但是說的眾人啞口無言,王隆無比欣慰的看著楊廣。
本以為他這樣就說完了,但是楊廣僅僅停了一息時間便再次開口。
“士大夫者,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聲音依舊不響,但是這四句話如同亙古洪鐘炸響在王隆的腦中,這是何等氣魄?!
王隆怔怔的看著楊廣,心中在怒號:“他說士大夫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更要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到底是什麼樣的人能說出如此的話?光是念起來都覺得激奮人心。”
橫渠四句,對於第一次聽到它的讀書人具有永恆且強烈的殺傷力,這種殺傷力對於那些讀書越多,追尋越久,為人越正的讀書人來說越是致命。
因為其中蘊含著所有讀書人,在出發時的美好期盼,又有著包容天下的雄心壯志。
這就像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對於從底層爬上來的武將的意義差不多。
體會到楊廣三言兩語中所蘊含的力量,就算是尋常不對付的元孝距以後說楊廣也只得多了一句,空有文采。
就算再不願意承認,在這方面元孝距覺得絕對不能惹楊廣,什麼詩會啊,佳節絕對不要在楊廣的面前裝杯。
震驚之後王隆對著楊廣說:“晉王殿下之言我等應謹記在心才行。”
“是,王夫子。”
楊廣到有些無奈,他並不想人前顯貴,但是就碰到咱專業上了。
王隆對於今日甚是滿意,今日名為講學,但是他反而和楊廣學了許多。
對著年輕人說:“今日能聽到晉王的話幸哉,諸位回到家中不妨多想想晉王今日之言,想通了對你們多有裨益。”
“多謝夫子教誨,多謝晉王教誨。”
眾人散去後,楊廣也準備離去,走到門口和王隆作別就上了馬車。
路上一對獵人父子走過,打山貨野味的獵人今日剛賣完了皮毛,領著兒子走過此處。
那面板黝黑的孩子好奇的看著中南大學堂的牌匾,並不大的眼睛裡卻充滿著光亮:“阿爹,這就是那什麼學堂嗎?”
獵戶忙拉住了自家孩子:“你這孩子往前跑什麼,別衝撞了裡面的貴人。”
“爹,我以後能來這裡讀書嗎?”
“胡思亂想什麼?那可是貴公子們讀書的地方,你爹我是打獵的,你把我這身本事學了去,以後就有活路了,還想讀書?咱家啥時候出過讀書人?”
孩子滿心的憧憬但是被他爹一句話堵死了。
孩子的失望讓他的眼神無比的暗淡,沒了之前的光彩。
此時一輛華貴的馬車緩緩駛過,一個公子哥探出腦袋來喊:“喂,小兄弟,想讀書嗎?”
男孩子欲言又止,無話說。
楊廣從車上扔下一本書來,然後說:“想讀就讀吧,不認識的字就去讀書報刊處自己看,能學幾個算幾個。”
馬車駛離,男孩撿起書,他不認識字,只能分辨那印刷出來的書上頭第一個字是“三”。
馬車內袁天天問楊廣:“給那孩子一本書,有什麼用呢,他會看嗎?”
楊廣一笑,從容自信:“看與不看都無妨,做對的事情變好了。”
“為何你想要這麼多人讀書?”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