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寶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章 三玄經,烏龍山修行筆記,八寶飯,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罷書信,劉小樓嘆了口氣:“這廝,真是不想搭理他。”
戴升高笑道:“以我觀之,當是讓你過去做樁買賣,是否願去,由你自定。衛鴻卿說,你若願去,須於下月初一前趕到,他會等你到那個時候,過了時日,便不等了。”
算了算時日,距下月初一隻有六天了,正好自己手中的靈石也差不多用完,時日還算寬裕,至於能否衝破天泉穴,則屬未知。
“多謝前輩專程送信,晚輩實不知該如何相報。”劉小樓躬身道謝。
戴升高擺了擺手:“我此行送信,不過順手而為,其實有事相求。”
猶豫片刻,道:“你家所傳三玄經......能否借我一觀?”
見劉小樓愕然,戴升高忙道:“其實當日先生在時,曾答允和我切磋這個,嗯,三玄經中所載道法,只是當日心有旁騖,故此失了機緣。先生故去後,每每思及,總是悵然,常於午夜夢迴,遙見先生風致,這個......”
見他老臉微紅,說得吭吭哧哧,劉小樓頓時明白了:“前輩稍待,待晚輩取來。”
戴升高是老師多年好友,過去每年總要登門幾回,和老師把酒共醉,又或者攜手下山,生生死死不知經歷過多少回。自家師門這點玩意兒,於人家而言真沒什麼值得隱瞞的。
當下轉身進屋,在床榻下撬開地磚,一堆書冊中取出本泛黃的牛皮冊子,封頁上寫著三個字——《陰陽經》。
三玄門傳承共有三經,《玄真經》、《迷離經》、《陰陽經》。
《玄真經》就是劉小樓目下修行的主要功法,《迷離經》則是迷離香的煉製和使用法門,至於《陰陽經》,就不須多言了。
將《陰陽經》遞給戴升高,見他兀自老臉泛紅,面露尷尬,於是替他排解道:“前輩,陰陽雙修乃是天道,老師常說,人生世間,外合天地,內互陰陽,方是成道正根。女子無夫為怨女,男兒無妻為曠夫......”
戴升高乾咳兩聲,打斷道:“是是是,你老師所言確實正理,嗯嗯,我不帶走,就在這裡看,看看就好。”
劉小樓笑了笑,沒說什麼,也不打擾戴升高看書,自己坐在一旁,繼續吸納靈石、轉化真元,以叩穴關。
修行不知幾個時辰,睜眼時,已是夜幕低垂,忽聽身邊戴升高喃喃自語:“明珠暗投?明珠暗投?這......何解?”
劉小樓當即解答:“前輩,明珠非真珠,乃觀想而生,觀想腹中有金光閃閃一珠,與臍下道根相通,來回出入,入根時不見,此謂明珠暗投。”
戴升高拍了拍腦門:“原來如此,原來如此。”趺坐凝思其義,下意識便在露臺上前後動彈,那露臺是竹木搭建,一時間被他搖得咯吱咯吱響,而他卻渾然不覺。
劉小樓心下好笑,卻也沒出言打擾,而是起身下臺,至灶邊燒火做飯。
柴堆上丟著只五彩錦雞,斷了脖子,應該是大白鵝剛剛抓回來的,連內臟都掏空了,於是拔去毛羽,抹上醬料,用根樹枝叉了,架在灶邊烘烤。
鍋上水沸後,將竹蓀、野菜、野瓜之類切好燉煮。
半個多時辰,飯便做好了,一鍋湯、一隻肥雞。
大白鵝聞到香味,從林中竄了出來,驚動了一直在下意識前後動彈的戴升高,戴升高如大夢初醒,失笑道:“腹中空空如也,此法果然不俗。”
兩人一鵝圍坐而食,戴升高談些修行界的奇聞逸事,又或是請教幾個《陰陽經》中的疑難,一頓飯吃得甚是熱鬧。
如此過了三日,戴升高將經書放下,嘆了口氣,道:“此中之道,奧義無窮,不可多看,否則沉溺而不可自拔也。”
劉小樓問:“前輩不看了?”
戴升高道:“三日之功,所學足矣,且此道不可只是埋首於經義,須得......嗯......歷練......”
劉小樓指點道:“老師在時,常往烏巢鎮頭條巷歷練,老師曾言,巷口那位晴姐,雖未學此經,但無師自通,往來之間相得益彰,頗具神妙。”
戴升高喜道:“那敢情好,嗯,小樓,我便下山,不再打擾了。”
戴升高離去後,劉小樓也到了修行的關鍵時刻,隨著最後一塊靈石消耗殆盡,天泉穴關終於被撬開了口子,真元洶湧而入,積養於天泉元池之中。
第二穴,終於告破!
掐指一算,離衛鴻卿約定的十一月初一還剩三天,應當動身了。
他這些天也在思索,究竟去不去赴約,想來想去,還是覺得應該去一趟。不是為了那根老參,當然也不光是為了有可能的那樁“買賣”,關鍵是,那是衛鴻卿的邀請,無論如何,他是自己唯一的好友啊,除了他,也沒人願意坑自己了......
大白鵝站在柴扉前,昂著脖子目送劉小樓,嘎嘎叫喚著。
劉小樓捋了捋它頭上的鵝毛:“守好家,跟外面見了什麼好東西,別萬事不顧的帶回來,得分人,懂麼?”
初冬將至,烏巢河水位下降了許多,撐竹排下山時,很多地方都比較費勁,折騰到月上樹梢,才匯入下游,順河而下,一夜遠渡百五十里,在烏巢河向南折拐的河灣處登岸。
這裡距天門坊尚有七、八十里,需要翻過武陵山。聽說武陵山山勢險峻、崖壁陡峭,可不是烏龍山那種緩慢起伏的山勢可比,其中不僅毒蟲猛獸眾多,更有賊人出沒。
但此山南北綿延,若是繞行的話,要多出近兩百里路來,太過費事,劉小樓最近修為勇猛精進,自忖應該沒什麼大問題,在山下稍作調息,也不管天色未明,豪興大發,趁夜登山。
這是他頭一次進入武陵山,剛翻過一座小山頭,眼前便出現了一條深澗。澗深二十餘丈,月光下,澗水泛著粼粼波光,看上去並不深。兩邊都看不到頭,若是繞行,不知要繞多遠。
離對面的山頭也就是十來丈遠近,最近處那棵橫生在山頭的老松向著自己這邊斜垂下來,估計都不到十丈遠。但就是這點距離,卻讓煉氣三層的劉小樓無法逾越,只能望而興嘆。
就算老師還在,也過不去吧?也不知築基之後,能否一躍而過?
左右看了看,沒有一棵樹長到十丈那麼高,所以搭橋什麼的,實在不方便。
最方便的辦法,就是直上直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