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釣魚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二十八章 給這個時代一點小小的穿越者震撼(下),走進不科學,新手釣魚人,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實話實說。

由於聲帶受到燒傷的緣故。

徐雲此時的聲音有些嘶啞,音量也不算大,聽起來甚至有些費力。

但他的這句話在老郭耳中,卻勁爆的如同一道驚雷炸響,震散了他此前所有的感傷與遺憾。

“......”

只見老郭機械式的轉過頭,目光死死的盯著徐雲,一字一句的問道:

“小韓,你剛剛說什麼?”

情緒激動之下。

他連‘韓立同志’的稱呼都放棄了。

畢竟徐雲的這句話......

可不僅僅是單純的疑問句。

【只要】和【就夠】這兩個詞雖然看起來有些欠抽,但卻表明了另一件事。

那就是.....

在徐雲看來,這種量級的資料似乎並不是什麼大問題!

想到這裡。

老郭忍不住嚥了口唾沫,連忙補充道:

“小韓,你的意思是......難道你有辦法可以彌補這個數量差?”

徐雲對於老郭的失態並不意外,其實他此時的澹定也有很大部分是裝出來的,內心不比老郭放鬆多少。

好在如今他毀容的臉部傷疤自帶天然防窺效果,於是他還是勉強澹定的點了點頭:

“沒錯。”

老郭聞言呼吸再次一滯,童孔驟然緊縮。

倘若此時林宇並未離開房間並用心電監護儀給老郭測個心率,將會發現老郭的心跳已經直奔200去了。

不過老郭卻絲毫未覺身體上的異常,而是繼續盯著徐雲。

彷彿想用目光將他死死的釘進牆裡一般。

雖然他在會議上提出了想要與徐雲接觸的想法,但這並不代表他本人對於徐雲有多少信心。

他僅僅知道徐雲背後一定有某個很強大的社團支撐,同時這樣做的成本也相對較低:

只不過把原本就要告訴徐雲的廠內‘真相’,提前四五個月告訴他罷了。

反正不要錢,多少試一點嘛。

結果沒想到這一試,還真得到了回應?

隨後老郭深吸一口氣,調整了一番氣息,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對徐雲說道:

“敢問韓立同志,你所說的辦法難道是加派人手?用人力擴充資料?”

此前提及過。

目前基地負責資料收集的一共有上百號人以及二十多臺裝置。

如果單純把他們的數量翻十萬倍,在數學上顯然符合要求,只是無法運用在現實中罷了。

老郭有理由懷疑徐雲會這樣取個巧,然後說一句開玩笑爾......

不過令老郭略微放鬆的是。

徐雲很快搖了搖頭,否定了這個猜測:

“當然不是。”

“那就是要投入很長的時間?”

“也不是,全力以赴之下快的話三四天,慢的話七八天吧。”

“那麼就是需要大量金錢?”

“唔...成本肯定是要的,但咱們廠子不是生產機械裝置的麼,全部成本.....大概五六輛運輸車的總造價吧。”

這年頭的一輛ca10運輸車售價大概8000多塊錢,五輛運輸車的總售價接近四萬,造價則大概在兩萬五到三萬之間。

當然了。

由於如今國內工業水平斷檔較為嚴重,這些運輸車的成本倒不能直接對標工資去比較購買力。

畢竟如今一輛永久牌腳踏車都得200塊錢呢,一個工人要不吃不喝攢十個月才夠數,買車的時候還得憑票購買。

如果這些造價硬要換算的話。

大概相當於後世的一百五十到兩百萬吧。

實話實說。

這種資金對於基地來而言,不能算是個小數目。

但在眼下所面臨的問題面前,卻又小到可以忽略了——光是首都送來的熱電偶溼度儀,價格就堪堪破萬了。

想到這裡。

老郭的表情頓時變得無比鄭重了起來。

只見他端正身子,放下水杯,態度誠懇的對徐雲說道:

“韓立同志,不瞞你說,目前基地在氣象方面確實陷入了一個非常尷尬的處境。”

“如果不解決天氣預測的問題,基地接下來的計劃將會極其被動,進度將會被大幅度拖緩。”

“所以韓立同志,我以我個人的角度請求你,能否將這個方案告知予基地?”

“當然了,你不是黨員,不需要像我們這種強調奉獻精神,所以有什麼條件或者需求都可以提出來,我們一定會盡力滿足......”

“要求就不必了。”

徐雲聞言擺了擺手,打斷了老郭的後半句話:

“郭工,華夏有句古話,叫做救命之恩當銜環結草,方可以報恩德。”

“當初若非郭工把我從火場中救出來,我現在估摸著都已經燒成碳雞生物、和別人去湊第二碑半價了。”

“況且醫院也在我身上花了這麼多寶貴的藥物,又給我安排了這麼好的病房,我可還沒有支付醫藥費呢。”

說到醫藥費的時候,徐雲刻意朝老郭擠了擠眼睛。

老郭是個徹徹底底的厚道人,聞言臉色不由浮現出了一絲不自然的神色。

不過這縷神色只是轉瞬即逝,他很快便恢復了常色,整個人也頓時輕鬆了不少:

“韓立同志,你能有這種覺悟我深感欣慰,至於救人的事情我認為換做任何一個有能力的人,當時都會伸出援手。”

“總之你放心,如果你的方案確實有用,組織上一定不會虧待你的。”

徐雲則報以一笑,沒有接話。

他知道老郭的這番話並不是在敷衍自己,兔子們對工作中有貢獻的成員歷來都會進行獎賞。

不過這年頭的獎賞基本上離不開衣或者食,對於徐雲這種後世來人而言也就那樣。

當然了。

雖然徐雲對於這些獎勵沒什麼感覺,但這個忙是一定要幫的。

隨後他也在床上調整了一番姿勢,讓自己靠床的時候更舒服一點,方才開口道:

“郭同志,在解釋我的方案之前,我有個問題還想確認一下。”

老郭做了個請的手勢:

“但說無妨。”

徐雲點點頭,詢問道:

“郭同志,如果我真的能提供採集十萬倍資料的方法,你們要怎麼才能對它們完成解析呢?”

“天氣資料具有很強的時效性,這麼多的資料堆人去計算恐怕也......”

“哦,你說這事兒啊。”

老郭聞言笑了笑,臉上的表情很隨意,伸手朝北方指了指:

“這倒不難,我們工廠的鈾礦挖掘算是國家比較重要的專案,在首都有一臺103電子管計算機進行遠端協助。”

“我們之前採集到的資料只有5000多組,十萬倍的話也就是五億組,計算機計算起來用不了太多時間。”

“所以比起具體的計算過程,如何採集到大量資料才是個大問題。”

說完。

老郭便下意識摸了摸鼻子。

這段話其實也是基地常委會想出的口徑之一,有部分內容並非實情。

例如現在燕京的某個特殊建築內,確實有一臺計算機在協助221廠進行著遠端計算。

但那臺機子不是已經公開的103,而是神秘莫測的104。

截止到目前。

國內已經生產的104機只有兩臺。

一臺提供給了搞原子彈的二機部,另一臺則提供給造火箭的七機部。

這個情況要持續到好幾年後華東計算所的j501計算機面世,情況才會得到好轉。

不過有句話老郭倒是沒撒謊。

那就是隻要能收集到足夠多的資料,他們確實可以利用計算機來輔助演算資料。

目前核武器研發所佔的104機算時為60%,剩下的則被二機部的其他專案共分使用。

也就是二機部的那臺104機每天有接近15個小時的時間,可以用於核武器相關資料的計算。

104機的算力是每秒一萬次,五億組計算的時長就是五萬秒,換算一下就是13.9個小時左右。

與此同時。

目前核武器的研發還處於初期階段,部分資料相對沒有那麼急迫,有些時候甚至還用不滿算時呢。

所以在爆轟試驗場的建設面前,讓104機騰出13.9個小時用來計算天氣,條件上不存在任何問題。

當然了。

這件事的前提是......

徐雲真的能收集到十萬倍的資料。

眼見老郭把計算機都搬出來了,徐雲心中便也有了底。

只見他深吸一口氣,組織了一番語言,對老郭問道:

“郭同志,您應該知道,所謂氣象預測的實質,就是使用數學物理方程建模大氣狀態,並透過對方程求解得到未來的天氣狀態。”

“只是複雜的引數化物理模型始終是不完備的,對物理過程的引數化,不可避免地會向數值預報引入系統誤差。”

老郭點了點頭。

眾所周知。

天氣預報發展至今,總共經過兩個階段。

也就是玄學階段和科學階段。

其中玄學階段常見的方式就是占卜。

一般先是阿巴阿巴的晃著龜甲,然後嘩啦一下撒到地上,由此來推導所謂的上天意志。

在一些矇昧時期,這種儀式往往還會伴隨著祭祀、求雨之類的行為。

不過另一方面。

玄學階段倒也不是一無所用。

例如我國早在2000多年前就總結出了二十四節氣,主要指導農事生產和行軍打仗。

流傳至今的天氣諺語,也能反映早期人們對天氣預報的關注。

例如“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天上鉤鉤雲,地上雨淋淋”等等.....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

在溫度計、溼度計、氣壓計被髮明出來,以及流體動力學理論的發展後。

天氣預報逐漸開始嚮應用科學的方向進行了轉變。

不過真正促使近代天氣預報發展的原先,還要歸功於.....

戰爭。

沒錯。

戰爭。

參加過一戰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一戰時期。

英國和挪威之間產生了一些矛盾,於是處在氣象絕對領軍地位的英國政府決定對挪威施加懲戒。

當時英國境內有27處觀測站,挪威僅有8處,27對8,優勢在我!

於是英國老就a上去了,拒絕對挪威提供氣象資料。

不過挪威政府卻並沒有放棄。

他們從僅有的8處觀測站開始,從氣象監測、氣象人才、理論研究等方向發力,成就了隨後鼎鼎大名的......

挪威學派。

沒錯。

挪威學派就是這麼來的。

翻開現在的任何一本《天氣學原理》書籍,環流理論、氣旋結構、氣旋生命史、冷暖鋒、氣團等等均出自挪威學派。

同時也正是挪威學派的靈魂人物皮葉克尼斯,發明出了影響至今的數值天氣預報。

之後又經過了像羅斯貝、查理、馮諾依曼等一眾氣象大老驚世駭俗的操作。

1954年初。

第一次數值天氣預報才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出現。

而數值天氣預報呢。

就是給定初始和邊界條件,透過數值方法求解大氣運動方程組,從而由已知初始時刻的大氣狀態預報未來時刻的大氣狀態。

也就是假設有一個閉合的方程組,裡面有各種氣象要素變數以及這些變數隨時間的變化(?/?t)。

只要能夠測出或者計算出各種變數的值——例如氣溫,氣壓,大氣密度,風速等,就能夠計算出這些變數隨時間的變化。

也就能夠算出來下個時間點這些變數的值。

如此往復,就能做天氣預報了。

但因為?/?t是微分,要想用差分代替微分,其積分步長不能太長——因為觀測大氣的資料有誤差。

一旦積分時間足夠長,就會導致這些誤差被無限放大,所做出的天氣預報也就不準確了。

這些內容非常簡單,也非常好理解。

因此很快。

老郭便了然的點了點頭,並且在紙上寫下了部份大氣波動方程。

眼見老郭能跟上自己的思路,徐雲便又繼續說道:

“郭工,您是個聰明人,所以想必您也已經猜到了一些情況。”

“那就是想要把資料採集量翻十萬倍,單靠人工採集是不可能的,必須要使用某種裝置。”

老郭點了點頭。

這其實也是部分領導反對詢問徐雲的原因之一。

除去那種人數翻十萬倍的取巧類答桉,想要完成這個步驟,必然需要一種全新儀器的配合。

指望徐雲這麼個海歸掌握這類技術,實在是太難太難了。

隨後老郭猶豫片刻,試探著問道:

“韓立同志,莫非你所說的裝置,是指氣象衛星?”

大概在一年多前,海對面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的氣象衛星泰羅斯1號。

泰羅斯1號在700千米高的近圓軌道上繞地球運轉了1135圈,執行時間78天,共拍攝了雲圖和地勢照片22952張,對氣象研究起到了極其重要的推助力。

從那以後。

氣象衛星的概念便進入了各國視野內。

在老郭想來。

能夠大幅度增加資料獲取量的儀器,應該也只有氣象衛星了。

不過令他意外的是。

徐雲輕輕搖了搖頭,否定道:

“當然不是,氣象衛星在大範圍網格上或許能起到不錯的資訊輔助效果,但對於小範圍的氣象預測來說卻很困難。”

“實際上,對於氣象系統來說,風速、溼度、壓力除了直接檢測方式外,還有另一種特殊的方式可以‘捕捉’到它們。”

“另一種方式?捕捉?”

老郭下意識一呆,忍不住重複了一遍這兩個詞。

過了片刻。

轟——

他的腦海中驟然劃過了一道閃電。

這道閃電令他頭皮發麻的同時,也忍不住勐然抬起頭,看向了徐雲:

“韓立同志,你你說的莫非是.....”

徐雲點了點頭,嘴角揚起了一絲笑意:

“沒錯,多普勒效應。”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日遊戲:我靠建設領地當包租婆

喜樂一夏

祭品以下犯上

青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