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華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章 太子朱標,大明:開局氣哭朱元璋,墨竹華沙,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別管了,咱們先找御醫瞧瞧。”

朱元璋拉起朱標便走,對此事,他寧願信其有。萬一因為自己的疏忽,導致標兒因病離世……

太醫院,是大明王朝名醫薈萃之所。此刻,凡是有編制的名醫,無論手頭是否有活,都被召集至此。因為朱元璋下了死命令:

“查太子背部瘡癤是否惡化!”

然而眾人圍著朱標轉了幾圈,竟未發現他背部瘡癤有任何惡化跡象,反倒保持著初期狀態。朱標同樣困惑,他的瘡癤早已痊癒,除了近期有些夜晚失眠,其餘並無異樣。

“父皇,莫非是聽到了什麼謠言?”朱標很快抓到了問題的關鍵。

見眾人都確認朱標無恙,朱元璋雖略感寬慰,但臉色依然嚴肅:

“太子身體關乎國家安危,從今日起,每日一診脈,十日一全面體檢。若出現重疾,朕唯你們是問!”

他實在無法承受標兒病逝之痛。既然朱標無病,豈不是意味著朱壽所言並非全然準確?可朱壽又預言兩年後病逝,這其中究竟有人暗中下毒,還是兩年間發生了什麼變故?

“父皇。”看著朱元璋滿臉憂慮,朱標心中亦是酸楚。

“無妨,朕只是夢見雄英了。讓幾位名醫常駐東宮,標兒你要照顧好自己。”

朱元璋擺擺手,轉身欲離去。提及朱雄英,朱標情緒也瞬間低落。他並未急著調遣御醫,而是緊隨朱元璋步伐:

“父皇,兒臣有事稟告。”

“何事?”朱元璋停下腳步。

“事關韓國公一案,望父皇審慎處理。”

朱標終於說出此事,預想中的雷霆之怒並未降臨。

“你也認為朕冤枉了李善長?是誰在你耳邊煽風點火?藍玉,還是……”朱元璋臉色陰沉。

“是兒臣獨自思索,胡惟庸案已牽連眾多,韓國公雖有薦舉之責,但罪不至死。”

“那知情不報呢?”朱元璋冷冷反問。

“兒臣實在想不出韓國公如此行事的理由。”

“罷了,朕心意已決。”朱元璋輕聲道,朱標沮喪地退下。

昏暗的天牢內,隨著獄卒解開鎖鏈,幾名太監在牢房中設好桌椅,擺上豐盛酒菜,錦衣衛則嚴密守護四周。朱元璋緩步步入,凝視著牢中蓬頭垢面的李善長,心中五味雜陳。

李善長望著眼前為自己踐行的酒宴,蒼老面龐浮現出一絲釋然:

“也是,是時候解脫了。”

他步履蹣跚走向桌邊,顫抖的手幾乎握不住筷子。

“你不再辯解了?”朱元璋問道。

“世事難測,皇上心中自有定論,多說無益。”

李善長飲下杯中酒,一股暖意自腹中蔓延至全身。

“你一直是我們中最聰慧的,但這次,你猜錯了。”

朱元璋揮手示意,錦衣衛解開李善長的鐐銬。

“你運氣尚佳,有兩人先後為你求情。”

“那我確實幸運,這節骨眼上還有兩人肯為我說話。”李善長心中猜測,其中之一必是朱標,在馬皇后過世後,能打動朱元璋的恐怕只有他了。

“死罪可免,活罪難免。朕為你安排了一處去處,你去教一個人讀書,韓國公的爵位朕會留給李祺。”

“誰?”李善長有些困惑。

“暫時保密。”

提起朱壽,朱元璋臉上也閃過一絲笑意。李善長心領神會,玩笑不宜說得太深,朱元璋這類人可是會記在心裡的。

“收拾一下,準備動身吧,朕會派錦衣衛護送你。”

朱元璋起身離去。這就是他為朱壽挑選的老師——作為早年隨他起義的代表人物,李善長的才學毋庸置疑。或許出於內心深處的善意,或許僅為了證明自己並非朱壽口中的暴君,他決定給李善長一個機會。

“罪臣李善長,感激皇恩。”李善長深深一拜,直至朱元璋的身影消失在視線盡頭。

夜深,謹身殿燈火通明。殿中僅有戶部尚書楊靖、工部尚書秦逵以及翰林學士劉三吾數人。眾人面面相覷,皆不明為何此時被召至此。

朱元璋在眾人的翹首期盼中,終於在一片莊重而靜謐的氣氛中步入殿堂。

待群臣盡數落座,他輕輕揮手,示意身邊的太監退下,整個大殿瞬間陷入一種微妙的寂靜,彷彿連空氣都在屏息等待他的言語。

“劉三吾,翰林學士,即日起兼任戶部侍郎之職。”朱元璋的聲音洪亮而堅定,字句間流露出不容置疑的權威。

劉三吾聞聲,手持斑駁古樸的柺杖,步履蹣跚卻莊重地走出佇列,向朱元璋深深一揖。

在場諸人見狀,面面相覷,心中暗自揣測這突如其來的任命背後究竟有何深意,然而朱元璋並未給出任何解釋,只是靜靜地凝視著劉三吾。

“楊靖。”

朱元璋的目光轉向戶部尚書楊靖,後者立即挺身而出,恭敬應答:“臣在。”

朱元璋沉聲道:“朕命你於京畿周邊挑選百畝上好良田,將其劃為官田,並將種植事宜全權交予劉三吾辦理。”

此令一出,楊靖雖然心中略有疑惑,但深知君命不可違,且百畝良田對於龐大的朝廷而言並非大事,於是他拱手領命:“遵旨。”

劉三吾聽罷,再度向朱元璋躬身致謝,眼中閃爍著堅定與期待的光芒,他知道,這看似尋常的田土之事,實則關乎一場可能改寫歷史的農業變革。

一切的源頭,還要追溯到朱壽宴請他們品嚐土豆的那個夜晚。

朱壽手中那顆樸實無華的土豆,卻在朱元璋銳利的目光中化為了一個熠熠生輝的希望。

他敏銳地察覺到,如果土豆真如朱壽所言,能夠畝產千斤以上,那麼一旦驗證成功並推廣開來,不僅將極大地緩解國家的糧食壓力,更將為無數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劉三吾被朱元璋的遠見卓識所打動,毫無保留地將這一潛在的巨大價值坦誠告知。未曾想,朱元璋的行動竟如此迅捷,僅在返京途中幾度提及,便已將此事付諸實施。

“秦逵。”

朱元璋的目光又落在了工部尚書秦逵身上,後者聞聲立刻起身,朗聲回應:“臣在。”

朱元璋語氣平緩,卻又不失力度:“工部近日已接收一批新型火器,爾等需儘快組織工匠仿製,過程中如有困難,可直接上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拿著易經去穿越

宋魂

弓道五千年

長沙的歐陽

思無涯

翹搖

大明嘉靖:從長生開始

江中斬蛟

啟用帝王系統,開局召喚典韋

十一點

刀尖蜜(重生)

草燈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