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黍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7章 軍政安排,漢世祖,羋黍離,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雲中這邊,為給連日作戰將士以休養,劉承祐是下令,全軍酒肉管夠,讓全軍將士盡情放鬆,釋放心中了戾氣。為了兼顧營養,劉承祐甚至下令,讓新任的河東布政使王祚,從後方調運了一大批新鮮蔬菜,運抵前線。

北伐以來,軍中大部分時間禁酒,但肉食是一點都不缺,將士也不怎麼稀罕,從遼軍手中可繳獲了大量的牲畜。

不過,三日的大慶之後,一切恢復正軌,上下肅然。這三日中,劉承祐除了在第一日中與將士齊樂之外,剩下的時間都在為下一步的事務做構想。

大概是酒喝多了,有些將領腦子開始犯渾了,向劉承祐建議,趁著遼國內亂,乾脆發兵出塞,一舉把遼國滅亡,一勞永逸,徹底地消除北患。

當然,這只是少數將領的想法,他們渴望功業,畢竟幾十萬大軍北伐,戰將何止千員,雖然大小戰鬥上百場,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有突出功績。

對於這種建議,不要說劉承祐還沒有這等想法,就是有,也不可能選擇在這個時候。為了供應北伐,朝廷已是窮盡人財物力,早有不支,尤其是開春以來的戰事,幾乎每一天,都在耗損國家的元氣。戰事如果再拖下去,也是無以為繼的,除非繼續竭澤而漁,但劉承祐還沒那麼蠢。

雖然他有的時候也顯露出一些急功近利的性格,但在大局方面,還是足夠穩妥,對形勢都有清醒的認識與叛亂,不會輕易犯渾。

更何況,在合圍雲州後,為了鼓舞將士,激勵戰心,劉承祐已然向全軍通報過,拿下雲中,便凱旋迴朝,論功行賞。

軍心如何,經常巡視軍營,慰問士卒的劉承祐怎能不知,再者還有符彥卿、柴榮、趙匡胤等將帥的提醒。在雲州的漢軍之中,除了一部分開春後補充的民夫外,剩下的基本都是自去歲就開始參戰了,長時間的作戰下來,精神上是十分疲憊的。

再怎麼樣,劉承祐也是不會逆著幾十萬人的意願行事的,還是幾十萬的軍事組織。當然,他要是一意孤行,將士或許還會聽令而行,朝廷基本也會繼續支援,但是會引發什麼樣的亂子,那就不好說了,反正不會有什麼好結果。參考楊廣!

關於行政方面的事,倒不需劉承祐費多少腦細胞,一切以安穩、恢復為主,行政體制上,劉承祐決議將收復的燕雲諸州,分為兩部分,增設兩道。

一道以原雲、朔、寰、應、蔚、新為主,設山陽道,以雲州為治所,升格為大同府。同時,新復州縣,入遼多年,建置方面,相比二十年前,也有了極大的變化,劉承祐也根據情況,做了些調整。以東面的懷安縣為例,其以西原屬新州的地區,都劃入大同府管轄;寰州廢置,併入朔州;應州仍置,只是把西面的馬邑併入。

如此,新設的山陽道,暫時只有大同、朔、武、蔚,這一府三州,面積不過五萬平方公里,並不算大,但從其名字就可以看出劉承祐的野心。山陽何意,整個陰山以南的區域,都囊括在其中。

至於幽州那邊,也好安排,以拒馬河、白溝為界河,其南屬於河北道,其北新置燕南道,包括,幽、涿、易、薊、檀、順、儒、媯、武、灤、平、營共12州。在劉承祐親赴雲州督戰的時候,馬全義與李漢瓊、馬仁瑀等將,已擊破耶律綰思軍,全取營州,奪取榆關,將入燕最後一個重要通道關閉。

其中順州廢置,懷柔縣劃入幽州府,懷柔以北則屬檀州;薊州以東,原本的灤平營地區合為一治,都屬平州;居庸關外原儒、媯、武州,合為宣化府,治文德,拱衛幽燕。

是以,燕南道下轄幽州府、宣化府、檀、薊、平、涿、易,共兩府五州。同樣的,在劉承祐的構想中,整個燕山地區,都在其管轄範圍之內。

至於兩道的行政主官,山陽道布政使,劉承祐選擇了宋琪。此人是遼的進士,為官多年,又跟隨趙氏父子多年,熟悉兩國政制民情,既有其才,在此前的交往中,也表現出了對朝廷足夠的親近,得到了劉承祐認可。同時,任用宋琪為一道高官,也是進一步拉攏安撫原燕王一隻官民將吏的心。

至於燕南道,高防是不二人選,他奉劉承祐之命,在幽州一待就是十年,為維繫幽燕與朝廷之間的關係,履行其北方屏障的作用,可謂是殫精竭慮,嘔心瀝血。

以其任職,既合適,也是對功臣的回報,當然,用高防,也只是個過渡的選擇,原因嘛,也正因為高防在幽州待了十年,樹大根深,關係盤根錯節。

在實現了朝廷對燕南地區統治的穩定後,也就該調離了,甚至於,接替的人選劉承祐腦中都閃過好幾人。當然,對於高防,劉承祐絕對會厚待。

相較於行政事務的梳理,還是軍事上的安排調整,更讓劉承祐頭疼些,牽扯麵也要更大些。圍繞著整個燕雲地區,需要重新構建一套軍事防禦體系,原本的許多佈置,需要整體北移。而從最西的保寧軍,到最東的信安軍,諸多的邊軍,都需要得到解決。

而新的邊防體系中,如何佈防,關口如何佈置,兵員如何配置,將領委派,方方面面的事情,都需要得到解決。既然考慮到才幹,還要體諒將士心情。以楊業這樣的將領為例,他已經在雁門關待了十年了,再雄峻的山關,只怕也看膩了。而劉承祐自己,都有不忍。

不過,對於軍事防禦重新構設,倒也不是劉承祐一個費神,還有柴、趙給他參謀,並且,大部分的意見,都來自於二人。

河北那邊,保定軍、順安軍、雄安軍、信安軍、永清軍,全部裁撤,復歸道司,於居庸關設盧龍軍,檀州設古北軍,遵化設石門軍,榆關設平盧軍。至於人選,從禁軍將領中挑選,原本的河北邊軍將領,另做安排,基本上,不是安排在各地都司,就是調入禁軍。

反倒是山陽道這邊,雖然有長城作為屏障,有堅城作為依託,反而不想燕南那邊好安排,與遼國的接壤線太長了,不論怎麼佈防,都不可能面面俱到。

而從今之後,倘若面對遼軍的襲擾,山陽道這邊,所承受的壓力要大得多。經過君臣的仔細商議,決定將折德扆所率保寧軍北移,原寧化軍移駐朔州,於大同增設寧遠軍及奉義軍兩軍,定襄軍保留,但兵大幅削減,縮編為一千人,東西兩陘各駐五百。

如此一來,北面防禦的框架算是搭成了,剩下的,就需要往裡面填充兵馬,調動人員。而在人事安排上,則又需要劉承祐來頭疼了,柴榮他們能給建議,但拍板決定是皇帝的事。

事實上,經這麼一調整,大漢北部邊境,可謂形勢大變,給人一種穩固、心安的感覺,這就是全面恢復幽雲所起到的效果。

同時,透過對北疆的軍事安排,大漢的軍隊,又將進行一次調整。邊防佈置,只是個開胃菜,真正大變動的,還得是禁軍。

大漢立國以來,一共對禁軍進行了三次大的整飭,第一次在劉知遠時期,那時候主要目的是接收、擴充。後兩次,則是劉承祐藉著平叛與對外戰爭的勝利,大加整頓,目的在於強化皇權,加強對軍隊的約束與控制。

效果是很好的,相比三代以來的歷朝歷代,都是巨大的進步,但同樣的,並不徹底。有很大程度,都是靠著劉承祐的權謀手段,以及個人威望在支撐作用,制度上,仍舊有不到位的地方,且禁軍的設定仍顯複雜、臃腫。另外,各地的邊軍,也需要一定的整改,加強中央的控制。

此番北伐,參戰內外兵馬,不論是禁軍還是邊軍,損折頗多,劉承祐也打算趁著這個機會,對全國的軍事體系,進行一次統一的升級改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從空印案開始

一江東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