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黍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章 東亞海盜的興起,漢世祖,羋黍離,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安東的開發,基本是沿鴨子河流域展開的,但是主要集中在西部以綏化城(哈爾濱)為中心的平原地區,也是安東開拓的大漢官民商人的主要匯聚處。

東南方向,還特別設立率賓府,不過由於陸上交通的艱難複雜,漢民漢商的通行也主要透過海路,率賓府這幾年的發展,海商的作用很大。

當然,不是因為率賓府有多麼大的經濟利益,而在於對高麗、日本商路、航道的拓展,東海水師甚至派了一支小艦隊,常駐率賓府。

而如今的東北亞海域,毫無疑問,是大漢的後花園,水軍、官商民船,任意通行,無所忌憚。

當然,也沒有什麼人、什麼勢力能對此發表什麼異議,航線上唯二的兩個獨立國家,高麗國已經被“制裁”怕了,如今乖巧地不得了,溫順地像只小貓,尤其在王伷繼位後,對東京的態度就更加卑躬屈膝了。

在東京的荒唐太子,成為高麗國王之後,除了私生活依舊荒唐之外,大是大非上,倒是很有大局觀的,那就是一味地舔漢、順漢。

王伷當國王的這些年,除了在開州建設他的“朝鮮開京”之外,主要精力都放在維護漢麗關係,對東京幾乎是三月一小貢,半年一大貢。

漢商前來,雙手歡迎,給予優待,漢軍前來,大開港口,供吃供喝,還能舉辦一些聯誼活動,把高麗的美女奉敬陪床。

至於日本,素來是識時務的,這個時代,也沒有什麼領海概念,當然對大漢而言,軍官商民船所能抵達的地方,都是大漢的勢力範圍。

而東北亞海上貿易興起,可不只是漢商的功勞,高麗、日本的商人也同樣參與其中,只是不如漢商那麼趾高氣揚,那麼任意自在罷了。

這些年,三國之間的政治經濟聯絡,大概是有史以來最為緊密的了,今後可能會更加緊密,畢竟在這東北亞地區,就這麼三個國家,大漢是巨無霸,哪怕蟄伏,也是鎮壓一切的存在,高麗、日本兩個小弟,也只能瑟瑟發抖,曲意逢迎。

海上貿易的興起,也不可避免地催生了一個新的群體與新的海上活動,俗稱海盜。不得不說,最初的海盜行徑,有一部分大漢水師的私下行動,趁著執行任務,或者出海訓練的機會,打劫過往商船,當然一開始是針對外來船隻,尤其是漢麗交惡那段那時間的大肆劫掠,更是毫無底線可言。

見有利可圖,後來是乾脆連漢人商船也搶,被捅到朝廷之後,劉皇帝“震怒”,責了樞密院、郭廷渭一個治軍不嚴的罪,責令整改,處置了一批水軍軍官,這股由水軍帶起來的掠奪風氣,才有所整改。

而事實上,水師搶掠所得的財貨,朝廷也是分了一杯羹的,只是實在不好拿到檯面上來講罷了。

朝廷之所以及時叫停整改,也是因為,這樣的行徑實在不合國格,影響也實在惡劣,當然最為關鍵的則是,對海上貿易造成了嚴重遏制與傷害,這是不符合朝廷利益的。

於是,官方的打劫行為結束了,但民間海盜卻日漸猖獗,大漢水師也從搶劫者變成了保衛者,開始著力打擊南北航線上的海盜。

既為了護衛航線,保障海上貿易的安全,也作訓練,同時,打擊海盜也是和平時期大漢水軍立功升職的機會了。另外,水軍也明白過來一點,剿滅海盜,也是個獲利的途徑,既有軍工拿,同樣有豐厚的戰利品。

不過,那萬里海疆,以及更加漫長複雜的海上商道,也不是大漢那七萬人的水軍所能兼顧的,海域太遼闊了,可以躲藏的地方也太多了,海盜根本是剿之不盡,滅之不絕的,只要海上貿易還在進行,只要那一艘艘載滿貨物的船隻仍在通行。

而在東亞海域上活躍的海盜,毫無疑問,也主要來自三個國家,大漢、高麗、日本。大漢這邊的海商,有的時候,你根本分不清他到底是海商,還是海盜,有的在貿易中血本無歸的,就乾脆帶著自己的船幹起了打劫的行當。

至於高麗、日本,其國內窮苦人口就更多了,幹起無本買賣更不會有什麼心理負擔。只不過,各國的海盜,似乎達成了一定默契,各有“勢力範圍”。

大漢的海盜,大多活躍於東南以及南洋,高麗、日本海盜則在東北亞海域間活動。不過,近兩年來,來自日本的一些倭寇,也開始向南洋拓展了,甚至造成了海盜之間的衝突與廝殺。

出身大漢的海盜,大多保持著一定的剋制,自詡義盜,秉持一個劫而不殺的原則,絕大多數情況下,進行打劫活動時,都是劫而不殺。

聰明的盜賊,從來都不會趕盡殺絕,來自大漢的海盜們,對竭澤而漁這四個字,也有最為基本最樸素的認知。如非必要,或者被激怒,都儘量避免殺人,畢竟,劫船加上殺人,是足以引起大漢水軍窮追猛打的。

很多時候,目標商船隻要給足過路費,就能順利放行通航,畢竟對於海盜而言,搶奪貨物還要一個銷售變現的流程,還不如收取現錢。

當然,在大漢的一些港口,尤其是流求、安南的一些商港,也活躍著一些商人,專門負責處理一些來路不明的貨物。

產業鏈、利益鏈,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甚至於,對大漢的水軍來講,海盜的興起,也不能算是壞事,否則如何體現他們存在的價值。

過去,朝廷內部也總有人提出,要削減水軍,大漢畢竟是大陸權帝國,在很多朝臣看來,維持七萬水軍,以及數百條戰船,實在沒有必要,每年還有那麼多人員、訓練、船隻的花費,這可比養馬步軍貴多了。

也就是隨著海上貿易的興起,以及劉皇帝的支援,大漢水軍方才得以保持如今的規模,在兵制改革中,軍力也沒有怎麼削減。

但即便如此,比起陸軍大哥,水軍仍舊是小弟,不怎麼受重視,甚至有些苦逼。此前,為什麼郭廷渭能水軍大將會預設麾下的搶掠,還不是為了彌補水師軍費的缺額,給水軍將士們發些福利。

因此,哪怕有養寇自重這種犯忌的嫌疑,大漢水師也確實需要海盜的存在,用以練兵、立功以及獲利。而大漢水師主要追剿的,也正是那些殺人越貨的海盜。

而相比於大漢的“儒盜”,來自高麗、日本的海盜,則要放肆得多,也暴虐得多,他們更殘忍,更好殺,在浩瀚的大洋上,製造了大量慘劇。

這是為大漢水師完全不能容忍的,在近幾年,打擊的目標,也基本放在這些“麗賊”與“倭奴”身上。

對於高麗、日本同行,大漢的海盜們,也是十分瞧不上的,認為這些人毫無遠見,只會謀那種一時之利,因此,當日本海盜向南活動擴張時,受到的是來自官府與同行的雙重打擊遏制。

因為東北亞海域上海盜活動猖獗,在劉皇帝的授意下,大漢朝廷還向兩國就“消滅海盜、肅清海域”下達了一份指示,敦促兩國對本國海盜進行清剿。

讓兩國派水軍出海去打擊海盜,顯然是不現實的,高麗的水師就不提了,在漢麗衝突期間,早就被摧毀了,元氣未復,甚至放棄恢復,至今也只有大船小船三兩艘,與率賓府部署的水軍力量差不多。

至於日本的水軍,船小人少訓練差,也沒有遠航能力,他們去剿滅海盜,且不說能不能找到海盜行蹤並消滅的問題,遇到狠的大的海盜團,說不準就是被消滅的結局。

因此,哪怕迫於大漢的示諭,兩國所謂的海賊進剿計劃,也都是停留於紙面的。不過,為了給大漢一個交代,兩國對背靠本國港口的一些海盜,進行了驅逐剿滅,將他們趕離本土,自生自滅。

顯然,在過去,高麗、日本的海盜,也是有一定官方背景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從空印案開始

一江東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