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黍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3章 帶著歡呼啟程,漢世祖,羋黍離,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根據樞密院的兵力配置,此番北伐,兩京禁軍要派出近七萬將士,尤其是殿前司與侍衛司下轄的眾馬步軍。

東京周邊的禁軍半數都被抽調,西京這邊更是出大頭,鐵騎、龍捷、龍棲、小底、護聖、奉國諸軍都在調派序列之內,河洛諸關的禁兵也是成建制地向北調動。

不過,直接從西京洛陽城出發的將士,只有兩萬步騎出頭。數十萬大軍北伐,可不是集結好了再一起出發,而是分批調動,向各自的目的地赴命,而幽州則最大的一個集結點。

西京這邊,除了乾元殿前的出征儀式外,還搞了一個出城儀式,奉命北伐的將士,都要從皇城正門出發,跨過河橋,沿著洛陽天街,走南門出,再行北上。

出征的人數不算多,但引起的轟動卻不小,大漢開國以來,這還是第一次有這種充滿儀式感的出征巡遊。

天街兩側,圍觀的洛陽士民也是以十萬計,觀者如堵,人聲如潮,不過都很有自覺地,待在警戒線外。

士民之中,有為子弟送行的,有為將士鼓勵的,也有純粹看熱鬧的,沒有刻意組織,但聲勢浩大。

看著那旌旗獵獵,鎧甲鮮明,長槍反射出的光芒銳利奪目,整齊的軍容顯示出一種強悍的氣質。雖然大漢的禁軍已然承平多年,但是建國以來長久的勝利下所培養出來的自信卻始終存在,再加上對軍隊的建設工作從未放鬆,當大漢兒郎們披上戰甲,跨上戰刀,仍舊是那支睥睨天下的強軍。

在萬眾的歡呼助威風中,出征的將士,也都不由地挺起了胸膛,邁動的步伐也更加鏗鏘有力。而洛陽百姓的反饋也更加熱烈,他們似乎找回了屬於古都居民沉寂已久的自信與熱情,大漢兒郎開拓進取的精神與豪情也在這種氣氛中迸發出來。

圍觀的人眾中,也是形形色色,天南海北,官吏士農工商。當然,還包括那些寓居西京的各族商旅僑民,他們有不少人在大漢生活許久,感到吃驚的事物也見識不少了,然而此次出征的場面,威武強健的將士,熱情雀躍的百姓,這些目睹的情狀仍舊讓他們感到震撼,心慕大漢繁華的同時,更添敬畏與嚮往。

在大漢走向繁盛的過程中,劉皇帝透過宣威司長年累月的宣傳,一直默默地打造著官民百姓對朝廷、對國家的認同感,二十多年下來,已初見成效。

漢民之外,諸少數民族也一樣,天街兩側歡呼吶喊的群眾之中,就不乏吐蕃、苗、瑤、彝、党項、回鶻、女真人,甚至是高麗、扶桑,乃至那些裹著頭巾的msl......

就如此前趙匡胤所說,此番北伐的將士中,以青俊為主,這麼多年過去,大漢將士也更新換代了,後起之秀迭起,少壯派也徹底接替老兵老將們,而軍功貴族子弟中的優秀人才也充斥其中。開寶封爵的貴族中,基本都有子弟在北伐軍中效力。

洛陽北面的黃河渡口,最主要的自然是孟津與小平津了,都是歷史悠久的古渡,也是交通要衢,在西京官府的開發下,這些年也日顯活力,尤其是朝廷西遷之後。

而此番大軍北上,除卻已然分批調往山陽的一萬禁騎之外,剩下的將士,都是打算透過船運,走黃河經運河北上。雖然對很多旱鴨子來說,坐船比較辛苦,但比起陸地行軍,仍舊要方便快捷得多。

隨著官府的開放,以及造船技術的進步,大漢的船運自然迎來了蓬勃的發展,尤其在統一之後南北互通的大背景下。

海運以及海上貿易,已然漸露崢嶸,南方已然開闢了好幾條成熟的航線,廣州、泉州、福州等地更是源頭,大漢民間的船隊,最遠已至印度洋,同阿三諸國交流上了,而大漢的影響力也在逐漸密集繁榮的經濟交流活動中得到顯著提升。

但是,發展最為迅速的,還得屬於內河航運,以數千裡運河為主幹,輔以南北水系,民間舟船往來尤其頻繁,全國直接指著河運吃飯的船伕、河工、縴夫、漕民就達百萬之眾。南北水運交通就不提了,東西之間,透過對石門的改造擴充,來自江南的貨物已能更加順利通暢地輸入關內。

而當這些水運交通條件利用到戰爭上時,其爆發出的能量也是巨大的。為了運送這批將士以及軍需,負責此次大軍供的水陸轉運使張美輕鬆地籌集了三百多條大小船隻,其中大半都是民船,包括上百艘為人使將士舒服點的客船......

戰爭除了帶給國家與百姓以負擔之外,對大漢的工商業,尤其是船運以及軍需相關的手工業,是起到了明顯刺激作用的。這一點,在北伐詔令下達之後,就已然體現出來了。

翌日,劉皇帝並沒有待在宮中,早早地起行,北出邙山,他要親眼看著他們登船踏上北伐的征途。

劉皇帝沒有駕臨渡頭,而是登邙山之巔,遙望渡口。西遷洛陽之後,劉皇帝已然數次登過邙山,立於峰巒,河洛形勝盡收眼底,但從來沒有一次像此番,情緒複雜,心潮澎湃。

日已漸高,懸於東方,金黃光芒映照在邙山群峰,日光也愈顯明朗,是個美好的天氣。孟津的渡口上,一派熱鬧,吆喝聲不斷,各項準備工作早已做好,歇了一夜的將士們,聽從著安排,有序登船,雖然忙碌,但並不混亂,軍隊永遠是紀律最嚴密,效率最高的組織。

春日的晚風吹拂下,劉皇帝感到十分舒適,哪怕已然站久了,也不覺累。

“陛下,半數的船隻已然起航,剩下的,最遲午時,也能起運!”被劉皇帝看中,調任內閣學士的張雍收到訊息,前來稟報。

聞之,劉皇帝問:“張美在何處?”

張雍道:“張使君在渡口,親自安排轉運!”

點了點頭,張美在這方面,從來都是滴水不漏的,供饋大軍,更是經驗豐富,這也是劉皇帝讓他負責此事的原因。

遙望北方,雖然視野有盡頭,但他彷彿能夠看見,大河之上,百舸爭流,滿載著將士、軍械、糧草的船隻,在船伕們的操作下,破浪東行......

劉皇帝的目光也變得深邃起來了,終於是北進了,澎湃的心情趨於平復,但心裡卻不禁空落起來,冷靜下來之後,疑慮又開始冒頭了。

北伐是轟轟烈烈地開始了,但此次勝敗如何?能否順利展開?能否實現戰略目標?遼國會如何應對?會不會如隋煬帝那邊,鬧得個灰頭土臉的結果?

幾十萬大軍,統籌排程能否出問題?劉暘這個太子能否扮演好他該扮演的角色?趙匡胤、高懷德二人,是否會辜負他的信任?

想得多了,劉皇帝甚至不禁疑慮,劉暘倘若藉此次北伐,樹立威信,幾十萬大軍在手,會不會,敢不敢......

隨駕的除了幾名大臣以及劉煦、劉晞幾兄弟,便是劉葭這個最受寵愛的大公主了。此時,見劉皇帝有些心神恍惚,不由問了聲:“爹,您站累了沒有?”

聞聲回過頭,看著個子長到自己下巴,青春洋溢,卻越發有大姐氣度的長女,劉皇帝眼神一閃動,調笑道:“李繼隆、郭儀、趙德昭他們都在北伐軍中,此去是為了沙場建功的,你還沒告訴爹,看上誰了,等他們凱旋,就......”

劉皇帝話一出,劉葭就紅了臉,此前,公卿子弟們都陸續進宮了,既是給皇后看,也給公主挑的。

劉葭呢,雖然嘴裡說著沒有,但目光投向北邊,清亮的眸子中,還是帶有明顯的期待,少女不知覺間,已然懷春了。

“回來再說!”劉葭呢喃道。

聽其言,觀其態,那美麗嬌羞的面龐,讓劉皇帝都不禁有些吃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從空印案開始

一江東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