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孫繞鳳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8章 三路北上,三國:從刷好感開始興漢,龍孫繞鳳池,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西出祁山,攻佔隴右,完成斷隴,收復雍涼。”

對於老劉的問題,劉禪立刻給出了答案。

畢竟這一套他簡直太熟悉了,當年追劇的時候,這便一直是他心裡的痛點……

當然,如今他經過十餘年的學習成長,此時仍然想要出兵雍涼,可不是想要彌補追劇時的遺憾那麼幼稚。

劉禪的回答雖然只有四個短句,但是資訊量頗大,眾人包括老劉在內一時都沒說話。

智謀之臣在計算成本與可行性,武將們則在想著雍涼有什麼名將、地形如何。

至於老劉……他在琢磨這麼幹的好處。

吃力從來都不是問題,起兵至今,哪場戰鬥不吃力?

但吃力還不討好就是問題了。

“為何如此?”他想先聽聽劉禪的理由。

“馬。”

劉禪先給出了自己的第一個理由,這些事情他已在心中思考許久,此時老劉問起回答的毫不遲疑。

“首先便是馬。兩軍交戰,騎兵乃是重中之重,偏安守成尚需騎兵機動防守,何況北伐進取。”劉禪喚人將地圖掛起,站起身繼續道。

“父皇一生南征北戰,於各地地形地貌較兒臣所知更甚。自荊州以北開始,中原之地便有大片平原,遍佈青徐兗豫。

“再往北,冀州、乃至幽並亦不乏如此地形。屆時敵軍大批騎兵在手,我等當如何應對?兒臣從未聽聞不靠騎兵而一統天下者。”

自古北方統一南方常見,而以南統北則少有成功者,劉禪知道成功的,也就朱元璋一人而已。

除去地理因素、早年北方農耕開發程度更高的經濟人口因素外,馬匹騎兵也是重要一環。

即使唯一成功的朱元璋,據劉禪所知,他可並不缺乏精銳騎軍……

劉備捻鬚沉吟道:“這……”

他對騎兵的敬畏,自然比劉禪這個靈魂現代人更大。

畢竟他自己當初就被虎豹騎攆過,甚至方今天下,步兵再如何開發出針對騎兵的戰術,也只是儘量填補劣勢而已。

他確實對劉禪的陌刀隊寄予厚望,可難道還能變他個幾萬陌刀兵出來不成?

諸葛亮也在完善依靠戰陣、臨時防禦工事、勁弩,共同防禦騎兵衝擊的打法,但這需要部隊的膽識、配合、訓練,三者缺一不可。

而且,同樣也只是彌補差距而已。

劉禪繼續道:“南中雖有滇馬,此馬山林作戰尚有長處,若比之曹魏好馬,所差遠矣……進兵中原之後,只堪當挽馬之用。

“曹魏好馬,大多取自幽並、涼州,幽並地處曹魏後方,我等無法可想,然涼州則不然!

“兵出祁山,若可完成斷隴,則可切斷雍州西部、涼州與曹魏中原之地的聯絡,取之易也。屆時涼州好馬可盡入父皇之手。”

劉備聽著不時點頭,這確實算是一個相當大的好處。

諸葛亮心中也覺得並非不可行,而且若當真完成斷隴,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待練出一支鐵騎後向中原進發,也確實有優勢。

不過此時法正卻出言道:“太子,雍涼確實有馬匹之利。然而若得關中,卻可一舉成氣吞天下之勢也,不可不察啊。”

長安以及關中地區,大族雲集,士人頗多,而且還是非同尋常的政治符號。

如能拿下,屆時或許可以收攏不少人才,對曹魏的人心士氣也將會是巨大的打擊。

法正繼續道:“天下有識之士若見王師已得關中,亦將群起響應,屆時曹魏內憂外患,何愁大事不成?與此人心向背相比,馬匹、地形當屬小利也。

“且雍涼之地土地貧瘠、人口稀少,關中平原八百里秦川,糧產甚巨。若為小利而二分漢中之兵,勢必導致進攻關中的兵力不足,臣以為不妥。”

眾臣一聽也有道理啊,老劉也跟著點頭。

要論好處的話,顯然還是攻佔關中的好處更大。

然而劉禪卻並不認同,這些日子他考慮這個問題甚久,關於雍涼、關中的物產人口等情況亦多有了解。

法正說的並沒有錯,但只有一個問題……

“敢問法尚書,漢中之兵不分,便定可一戰而得關中否?”劉禪並不退讓的直視法正。

“這……”

說一個“可”字很簡單,但法正卻不能輕易說出口。

他們是在為了國家利益作討論,既不是政敵辯論,也不是舌戰遊說。

若是後者,法正可以給出不下十個理由,證明關中一定能打下來。

但理智告訴他,沒有敵方內部響應的話,關中之地雄關堅城,曹魏支援又近,強攻必定損失慘重。

他是大漢重臣,要為君主以及百姓負責。

劉禪繼續道:“能拿到手的好處,才是好處。關中之地對曹魏的重要性,他們也很清楚。值此兵發東吳之際,豈會不嚴加防範?

“雍涼之地則不然,曹丕重兵無暇西顧,唯陳倉張郃等中央軍可救,若先以漢中佯攻牽制關中之敵,未必不能一戰而取雍涼。”

劉禪頓了頓又笑道:“何況以曹魏一貫作風,即便在關中不敵,撤走之前恐怕也定要一把火燒了長安,遷走關中百姓。”

群臣一聽太子說的也很有道理啊,老劉剛才幾乎已經要否定分兵了,此時又猶豫了起來。

如張三爺一般的許多武將則已經放棄了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就等著結果,指哪打哪就完事了。

張飛眉開眼笑的看著自己的女婿侃侃而談,大感欣慰,可惜此時尚未流行嗑瓜子,不然估計三爺已經就著茶水嗑上了……

“只是祁山道艱險難行,糧道漫長、補給艱難,若由此出兵所耗甚巨啊……”法正其實已經有些認可劉禪的想法了,只是心中仍有顧慮。

劉禪剛要開口,諸葛亮忽然說話了。

“陛下,臣以為,太子所言有理。”只見他表態之後轉向法正道,“孝直,西出祁山固然所耗糧草甚巨。然強攻關中,我益州健兒亦勢必死傷慘重。

“如今陛下治下農桑技術提高,去年豐收所儲尚可支援所需,今年亦無甚大災,糧草消耗尚有法可補。人死,卻再難復生矣。”

老劉眼前一亮,曾親口說出“夫舉大事必以人為本”的他,此時心中已有計較。

法正沉吟片刻,亦拱手道:“孔明所言有理。陛下,臣亦以為太子之策更佳,關中還是佯攻為好。太子年紀雖少,眼光之長遠,卻是令臣佩服,此陛下之福也。”

【法正好感度+5】(85)

“哈哈哈,好!既如此,便兵分三路,北上伐曹!”老劉最終拍板,定下了三路北上的大方針。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十月南山火

逍遙六皇子,父皇恭請我登基

清蒸土豆

大景第一贅婿

泥丘白

東晉:我的權臣父親

釣魚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