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風徐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最壞的可能,穿越初唐從上吊開始,狂風徐徐,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得不說,世事奇妙至此,巧合至此。

這件事從頭到尾都帶著某種巧合,比如齊王、封倫可沒想到過去年有天台山一戰,更沒想到李淵選擇在坊州玉華山修建行宮。

比如李善怎麼也沒想到自己那位舅父就是歷史上引發了仁智宮事件的那個人。

再比如齊王李元吉怎麼也想不到居然在這麼關鍵的時刻,坊州出現了亂民,從而讓自己能大幅度削弱鳳凰谷的防務。

當然了,齊王也想不到因為李善這個穿越者的插手,導致魏徵急奔仁智宮,李淵召楊文幹覲見……這一點是在計劃中的,但遣派的是齊王的心腹司農少卿宇文穎,這卻是始料未及的。

如果此時還在趕路的李善知道,一定會深深的致謝……他最關心的是舅父爾朱煥,最煩惱的是怎麼將封倫扯進來。

現在好了,宇文穎的慫恿鼓動……順利的讓楊文幹起兵,但也在不經意間給齊王挖了個可能跳不出來的坑。

面對李淵的疑問,最終還是柴紹開口了,他身份畢竟比較特殊,一直都沒摻和進奪嫡中。

“陛下,今日最後一次叛軍來襲,趙國公蘇定方生擒一員叛將。”柴紹吞吞吐吐的說:“叛將供承,司農少卿宇文穎在叛軍中,與楊文幹並立於旗下。”

周圍再次陷入寂靜,死一般的寂靜,陳叔達、楊恭仁兩位宰輔對視了眼,都沒吭聲,這次的事件越來越複雜了,還是不開口的好。

而李淵這下子是心如死灰,面色一陣青,一陣白的,如果再捂著胸口,那就是心臟驟停患者的典型徵兆了。

之前包括李淵、李世民在內,眾人的判斷都是,太子很可能是有謀反之心的,畢竟楊文幹帶來了一支兵力過千的精銳,這樣的精兵帶來的耗費,即使是東宮也很吃力。

當然了,也可以解釋為東宮之前為對抗天策府留下的後手……這個分類自然是因為去年的天台山一戰帶來的影響。

所以,大家都認為,很可能是陛下傳召楊文幹覲見,這位坊州刺史察覺到了異樣,果斷斬殺暈宇文穎,連夜起兵殺向了仁智宮。

但如果宇文穎與叛軍合流,那就不同了,而且還是與楊文幹平起平坐,這代表了什麼?

面色灰敗的李淵覺得有點撐不住了,不聯想還好,聯想了就會忍不住越想越多,越想越多……身為上位者的本能讓這位大唐皇帝開始對很多事情產生了疑心。

不可能這麼巧,不可能這麼巧。

正好宜君縣民亂,又正好是三胡主動請纓帶走了一半的兵力,而又是三胡門下的宇文穎與楊文幹在第二天夜裡就舉兵謀反。

呃,在時間點上的確有點巧合……但李淵怎麼可能相信這是巧合?

三胡之前那些年,一直依附東宮,一直與二郎不合,李淵並不是沒有察覺到這個兒子偶爾露出的野心,但在天台山一戰之後,他再也不管了,因為這是個廢物,雖然有孝心,但還是個廢物,自己如果不選大郎二郎,那隻能等著小一批的皇子成年,也不會選三胡。

現在才知道,這個廢物不僅是蠢,而是壞啊。

不,不不,或者他不蠢,李淵心思急轉,很多事情或許有了另樣的解釋。

但這些目前是沒辦法證實的,只是自己的猜測,目前最重要的還是守住鳳凰谷。

李淵看向李世民,“二郎,能守得住嗎?”

李世民沉默半響,突然環顧左右,不少朝臣、將領起身離開,李淵開口點了凌敬、蘇定方兩人留下,再次問道:“算算路程,信使明日應該能抵長安,懷仁收攏大軍,先行遣派輕騎急行,明日應該就能抵鳳凰谷左右。”

陳叔達點頭道:“最遲明日黃昏。”

“數千大軍來援,魏嗣王當遣斥候查探。”楊恭仁補充道:“一旦發現叛軍行跡,就算入夜,魏嗣王也必然連夜趕至鳳凰谷。”

凌敬在心裡默默計算了一遍,夠嗆啊,昨日午後啟程,如果不是連夜趕路的話,肯定是今天才能抵達日月潭傳召。

就算是連夜趕路,今日凌晨時分趕到日月潭也沒用,因為還要去新豐、禮泉兩地節制劉弘基、張平高的兩支軍隊,京兆很大,新豐縣在長安以東三十里,禮泉縣在長安以西四十里。

李淵將這兩員將領留在京兆,私下必然是有所囑託的,不見詔書,只怕李善也難以奪軍。

這麼算下來,明日午時啟程已經算是順利的了,那明日抵達鳳凰谷的可能性非常小。

果然,一旁的柴紹也面帶憂色的如此說了一遍,李淵的臉色陰沉下來了。

“未必如此。”一直沉默的蘇定方突然開口。

李淵精神一震,“趙國公細細說來。”

蘇定方在謀略上一點天賦都沒有,但在軍事上卻很敏銳,徑直道:“魏嗣王聞仁智宮或有變故,必然會在第一時間奔赴仁智宮,再命信使傳召任國公、蕭國公。”

“不錯,不錯。”楊恭仁也反應過來了,“叛軍如今也不過近千,魏嗣王莊子裡多有隨其出戰的親衛,應該至少有數百之多吧?”

“若是彙集青壯,應有四五百人,而且……”蘇定方頓了頓,遲疑了下才繼續道:“不缺戰馬。”

李淵大大鬆了口氣,笑罵道:“看來懷仁以往貪汙甚多。”

四五百匹戰馬,這放在哪一家都不是個小數字,考慮到之前涇州一戰大破突厥,光是繳獲的戰馬就多達萬餘,而且還從突利可汗那敲了五千匹戰馬……

柴紹咳嗽兩聲,“陛下,懷仁當年在代州籌建霞市,購置大量良駒。”

“難不成朕還要因此訓責?”李淵沒好氣的說:“二郎,守至明日,援兵當至。”

這是個簡單的邏輯推斷,只要有援兵,叛軍就算不潰散,那也肯定再無戰意了,因為有第一批援軍,那就會有第二批第三批源源不斷的援兵。

換句話說,現在李淵將希望寄託在了李善選擇上。

片刻後,李世民嘴唇微動卻沒開口,沒等到答覆的李淵臉色微變。

凌敬微微低頭,李元吉蠢而且壞,但封倫卻是不蠢的……李世民未必現在已經將李元吉與封倫聯絡到一起了,但考慮到從昨日到現在突如其來的各種變化,這位秦王殿下肯定會考慮到最壞的一種可能。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雛鷹的榮耀

匂宮出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