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風徐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軍備(上),穿越初唐從上吊開始,狂風徐徐,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陛下回京之後,長安的氛圍就一直不太好,一方面是因為李淵的大開殺戒,血流成河,大量的官宦人家被流放嶺南或沒入宮中,另一方面是因為奪嫡即將落幕,大量依附東宮的官員惶恐不安。

這種氛圍已經影響到了朝廷的正常運轉,但在李淵對三省六部進行不小的調整後,在房玄齡出任吏部侍郎實際行使吏部職權後,在溫彥博回京出任民部尚書後,朝政重新回到了正軌上。

剛開始很多官員的惶恐不安正是因為大量職位的調整,甚至他們發現軍器監、少府、將作監開始籌備軍械、鎧甲,但很快這種不安就消失了,因為太常寺開始籌備提純後的玉壺春,因為民部尚書溫彥博開始從各地調集糧草。

訊息很快傳遍了長安,突厥要來了。

其實從武德元年開始,每一年突厥都會南侵,只是因為魏嗣王李懷仁在代地、關內兩次大敗突厥,讓盤踞在長安頭頂的烏雲有消散的跡象。

特別是去年涇州一戰,突厥折損了四五萬精銳,這對於突厥來說是極大的損失,所以很多人都認為,今年突厥很可能不會南侵……特別是在都布可汗、突利可汗內鬥的時候。

但沒想到,兩位可汗的會盟雖然導致了突厥再一次出現分裂,但同時也導致了突厥內亂的平定……有識之士都能確定,這種平定帶著威脅,帶著對大唐極大的威脅。

即將而來的大舉南侵,很可能是突厥全力而為的一次大規模戰鬥。

從隴右到靈州,從延州到代州,各處都加強了戒備,其中戰意最為濃烈,同時戰力也最為強大的當然是代州。

關於這一點,上任不久的代州長史曹國公李世績有著非常清晰的感受,在還不知道突厥內亂平息有可能來襲的時候,李世績就能感受到代州軍蓬勃的戰意。

這種戰意來自於當年跟著李善、薛萬徹、薛萬鈞、蘇定方、劉世讓、張士貴三破突厥的戰績,來自於千餘跟著薛萬徹、張士貴參與涇州大捷後回返代州計程車卒,更來自於這幾年突厥秋毫無犯的事實。

最讓李世績驚訝的是,他從進入河東後,特別是進入代州總管所轄的地界之後,感受到了魏嗣王李懷仁幾乎無處不在的影響力,不管是世家門閥如太原王氏、溫氏,高官顯貴如任城王李道宗,還是軍中大將銳士,都會問詢李懷仁。

李世績雖然如今是秦王一脈,但相對來說地位身份都比較尷尬,他雖然跟著秦王參與了柏壁之戰、洛陽虎牢之戰,但一直到洛水之戰之後才真正被吸納為秦王一脈。

原因也很簡單,洛水之戰中,劉黑闥夜襲李世績,是李世民率百餘親衛救援才倖免於難,從那之後,李世績才成李世民的心腹,而在此之前,李世績因為與魏徵之間的關係並不被視為秦王嫡系。

所以,雖然李世績是從雍州別駕的身份出任代州長史的,但代州軍中的張士貴、張公瑾舊部選擇靠攏代州司馬薛萬鈞,而不是李世績。

偏偏薛萬徹又被送來了代州,出任代州別駕,雖然他是太子一脈,但因為與薛萬鈞之間的兄弟關係,天然就有抱團的趨勢……反正代州距離長安太遠了,薛萬徹也知道李善的好意,更知道東宮已無迴天之術。

李世績的困境直到陛下詔令其取代薛萬鈞鎮守朔州才告一段落,但原因並不在於陛下的那封詔令,而是被使者同時送抵的幾份魏嗣王李懷仁的書信。

有給其舊部朔州都督劉世讓的,給朔州長史席多的,給代州司馬薛萬鈞的,給代州別駕薛萬徹的,給代州總管秦武通的,還有幾封給代州當地勢族的。

李世績詫異的發現一切都迅速的發生了變化,薛萬鈞、薛萬徹露出了笑臉,秦武通授意自己親掌代州軍,而向來倨傲的朔州都督劉世讓,親自趕到代縣來拜見自己這個已經上任不短時間的代州長史。

這些變化讓李世績沉默又覺得震撼,特別是在對比之後……宣讀詔書的使者離開之後,韓國公龐玉趕到了代縣,卻很受冷遇,這位老而彌堅的名將大發雷霆,卻無人理會。

雁門關。

秦武通設小宴為即將出關的李世績送行,笑著說:“其實也無可厚非,先有劉武周,後有苑君璋,定襄郡王大恩戰死代州後,代州總管府裁撤,代地殘破多年,河東兵力盡聚幷州。”

“直到魏嗣王赴任代州,逢苑君璋捲土重來,江夏郡公李高遷大敗而逃,李懷仁施展百般手段,重振代州,嚴守雁門關,逼降苑君璋,雁門大捷生擒欲谷設,後又三破突厥……”

“當年魏嗣王被困顧集鎮,踴躍而願為其效死的青壯數以千計,韓國公卻要上書彈劾,自然無人理會。”

龐玉在淺水原一戰後就出任梁州總管,大抵就是後來的漢中,對李善這個名字不陌生,但對李善的所作所為基本上沒什麼瞭解。

所以龐玉在抵達代州之後,發現自己頗遭冷遇……這其實是正常的現象,代州的將領抱團主要是因為都是當年三破突厥的履歷,但龐玉受不了啊,也不知道啊,順手拿霞市開刀,結果惹出了不小的亂子。

雖然龐玉站得住理由,口口聲聲陛下曾下詔不與突厥互市,但這麼多年下來,霞市背後的利益關係盤根錯節,更知道霞市背後有魏嗣王李懷仁在撐腰,甚至霞市就是李善重振代地的起點,雙方的衝突,導致了龐玉如今成了狗不理。

李世績一直沒吭聲,只專注的看著懸掛在牆壁上的地圖,“類顧集鎮的寨堡有十一處?”

“嗯。”秦武通點頭道:“此為代國公所建,當然了,最早是魏嗣王的謀劃。”

“難怪突厥寧可攻靈州、原州,也不願來攻打朔州。”

聽見李世績的低語,秦武通笑道:“一方面是因為突利可汗不欲來襲,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梁師都破三州在前。”

李世績贊同的點點頭,但也心裡清楚,十一處分散而又相互聯絡,能相互支援的寨堡,將突厥騎兵來往縱橫的戰場切割成了一塊一塊,使得胡人騎兵難以從容聚合,這應該是突利可汗不肯來犯的主要原因。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安樂公

半程煙雨

史上第一豪橫

任公獨釣

我憑烏鴉嘴在亂世發家日常

東邊小耳朵

懷了劍修崽後跑路了

沉雲香

長央

紅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