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風徐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軍備(下),穿越初唐從上吊開始,狂風徐徐,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被調任延州道行軍總管後,李靖其實心情還算不錯,雖然離開了代州,但也知道自己被調任關內道是因為陛下對其的信重。
更何況李靖也得到了李世民的承諾,他日出塞,許其掌代州軍。
除此之外呢,李靖上任之後,召見數州刺史、總管,楊則、胡演、段德操都是李淵嫡系老人,早年也是認識的,雖然不算熟悉,但也並不牴觸……所謂的並不牴觸,是有對比的。
這三人也都是魏嗣王李懷仁的舊部,隨其參與了涇州、原州戰事,但畢竟不像代州屬官那樣對李靖有著極強的排斥。
而調任夏州總管的張公瑾心情也不錯,雖然說從代州別駕調任夏州總管,品級並沒有提升,畢竟代州是轄四洲之地,屬官的品級比正常州府的屬官要高,但從佐官轉為一州主官,這對於張公瑾來說,是仕途上的一個重要的轉變。
更何況舉薦張公瑾的是李靖,這不僅僅代表了李靖對秦王的態度,也代表了李靖對張公瑾的賞識……甚至隱隱有抱團的趨勢。
畢竟張公瑾是武德五年洛水之戰後,才得尉遲恭、李世績的引薦得以入秦王府的,差不多是資歷最淺的了,而李靖雖然曾在李世民還是秦國公的時候在其麾下,但早就不被視為秦王一脈。
張公瑾心情不錯還有一個原因,抵達夏州之後,手中握有五千大軍,而且距離不遠的鹽州有一支三千數量的騎兵駐紮,與自己呈掎角之勢,這使得張公瑾對守禦夏州很有信心。
但沒想到的是,在張公瑾上任僅僅五天之後,三千騎兵突然西向,遠離夏州,這讓張公瑾不得不來找李靖商議。
“張仲堅。”李靖冷笑了聲,“倒是鐵了心!”
李靖的臉色很不好看,剛剛赴任的張公瑾不清楚,但他這個延州道行軍總管如何不清楚,那三千騎兵實際上歸屬靈州道行軍副總管張仲堅統率。
“張仲堅?”張公瑾嘴角動了動,他當然知道這位靈州道行軍副總管,“是靈州軍?”
當年這位身為朔州兵曹參軍的猛將在蒼頭河一戰立下大功,戰後卻棄職為魏嗣王李懷仁的親衛統領,這件事在代地不算是件小事,很多人都非常詫異。
當然了,張公瑾是心裡有數的,張仲堅早年就與李靖認識,李靖甚至企圖籠絡……但張仲堅卻選擇了李懷仁而得罪了李靖,才會選擇棄職。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張仲堅的正確,數年間,先有天台山救駕之功,後為魏嗣王麾下大將,歷涇州、原州、靈州三場大勝,覆滅梁國後實際統領靈州軍。
張公瑾至今還只是南樂縣候,而張仲堅已經爵封廣陵郡公。
“廣陵郡公調軍……”張公瑾小心翼翼的問道:“或是魏嗣王之令?”
“絕不是。”李靖平靜下來,他心裡有數,李善看似常常劍走偏鋒,但卻是個很謹慎的人,更不會為私人恩怨而有礙國事。
但這其中,不得不說,李懷仁是肯定起到了作用的。
的確如此,此時此刻,駐紮靈州靈武縣內的張仲堅接到了偏師已然回返的軍報後,點頭道:“調駐鳴沙縣。”
當年代州屬官中,就屬張公瑾與李靖的關係最為親密,當年的顧集鎮之祭,李善特地交代了,張公瑾、李靖兩個人沒有被允許參與,這也導致了上下將校對他們的排斥,這是一種無形的隔閡和反感。
而薛萬徹在天台山之變,仁智宮之變後,實際上他的太子嫡系的立場正在被慢慢洗刷,重新填補上的是魏嗣王李懷仁的背景,李淵、李世民最終將其調到代州出任別駕,不是因為他是太子李建成的心腹愛將,而是因為是李善義結金蘭的兄弟。
張仲堅信得過薛萬徹這位曾經與李善並肩死戰的大將,但也怕薛萬徹貿然出擊而兵敗,所以才會遣派偏師駐守鹽州,與夏州成掎角之勢。
但如今薛萬徹遠走代州,調來的卻是張公瑾,張仲堅自然沒有必要留下這支偏師……畢竟靈州道、延州道是沒有上下之分的,相互之間不需要協同作戰。
一旁的行軍長史唐儉輕聲問道:“鹽州無虞?”
“去歲草原大雪,突厥糧草不足,若是來襲,必驅趕牛羊以為充飢。”張仲堅解釋道:“靈州境內有黃河,夏州境內有烏水、無定河,而鹽州少有河流。”
唐儉這才釋然,驅趕牛羊,不吃草料短時間內還行,但不能不飲水,所以突厥南下,肯定不會攻鹽州……事實上鹽州也是延州道、靈州道兩地防區的分界線。
當然了,將三千騎兵調回,張仲堅也有其他的考量,他畢竟資歷淺,在軍中的人脈少,說白了有些鎮不住場子,那三千騎兵原來沒什麼歸屬,但後來被靈州總管郭孝恪籠絡,張仲堅不太指揮得動,索性發配到鹽州區。
但如今不同了,史大奈、馮立、段志玄都是去年李善、蘇定方兩任靈州道行軍總管的舊部,都非常清楚張仲堅的能力,同時也知道李善非常重視張仲堅……當年涇州大戰,張仲堅是與竇軌、李道玄、錢九隴並列為方面大將的,獨領前軍,薛萬徹、張士貴、胡演都在其麾下聽令。
侯洪濤就更不用說了,是李善親衛出身,此次隨侯洪濤而來的還有數十個軍中舊部或李善的親衛,都是能擔任中低層將校的。
再加上之前留在靈州軍的何方、何流等將領,這會極大的增強張仲堅對靈州軍的掌控力度,使得張仲堅能真正控制住靈州軍。
說白了,就是使張仲堅能壓得住靈州總管郭孝恪……這位在原州戰事中丟了大臉,在李善回京後,對蘇定方、張仲堅都頗多微詞,為此還曾經被淮陽王李道玄找過麻煩。
雖然說這次補入靈州軍的侯君集與郭孝恪來往頗密,但畢竟當年侯君集是被李善從梁洛仁手中救回來的,又有秦王的交代,不會刻意為難。
其實也不僅僅是因為張公瑾與李靖的關係,也是因為將校的陸續抵達,侯君集對侯洪濤就有些不滿,後者是獨領前軍,其他幾個都是李善的舊部。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