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希北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九十章 課外輔導,北宋大法官,南希北慶,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萬萬不可!”
蘇轍面色駭然,是立刻阻止道:“那些人根本不通曉律法,只會感情用事,若成為司法制度,那隻會擾亂司法,是百害而無一利。”
先前他認為張斐這麼做,只是為了令自己的判決,更令人信服,結果也是如此,到最後張斐變成加刑的人,主張是迎合那些禮法派的。
獲得一個滿堂喝彩。
是一個妙計。
但妙計只能用於一時,而不能形成長久性的制度。
這是萬萬不行的。
明眼人都知道,陸茶婆純粹是感情用事,毫無理智。
蔡卞也道:“今日老師這麼安排,事先無人知曉,倘若成為制度,也必然會滋生腐敗,收買這些小市民,簡直輕而易舉。”
蔡京搖搖頭道:“根本就無須收買,稍稍恐嚇幾句,他們便不敢聲張,誰會願意為了別人的事而引火上身。”
上官均、葉祖恰均也表示反對。
符世春倒是覺得有點意思,但他並未開口。
許芷倩也是稍顯擔憂,但她自從嫁給張斐後,很少在外人面前與張斐唱反調。
張斐笑道:“不僅如此,還得選擇與涉案人員不相識,且沒有任何利益關係,這將極大的增加公檢法的負擔,以及使得審理變得更加繁瑣,如此又會導致審理成本增加,要知道我們公檢法比之前的司法制度更耗費財政,這麼做更會雪上加霜。”
蘇轍他們聽得頻頻點頭。
不對!
好像有些不對勁?
突然,他們同時看向張斐。
你到底什麼意思?
張斐笑道:“凡事都有利弊,故此我們先將其弊端列出來,再對比其優點,看看是否值得一試。”
蘇轍拱手問道:“願聞指教。”
“哪裡!哪裡!”
張斐拱手回得一禮,又道:“首先,我們必須要清楚的知道,這個制度是基於什麼理念。”
他這一說,大家立刻進入上課狀態。
“法制之法。”上官均道。
“不錯!”
張斐點點頭道:“不管是儒家之法,還是法家之法,都不可能誕生出這個制度,是沒有一絲基礎。只有基於法制之法,因為法制之法的理念是?”
“人們捍衛個人正當權益的一種共識。”
四人異口同聲道。
蘇轍很是鬱悶,你們是在上課嗎?
那我是幹嘛的?
明明是議事,結果地位就好像矮了一截。
“記得非常清楚。”
張斐道:“那我問你們,這種共識是恆久不變的嗎?”
蔡卞點點頭,“是。”
“不一定。”蘇轍卻道。
可說話之後,蘇轍又有些後悔了,我還真成了學生,可想想王安石、司馬光他們在課堂上回答張斐的問題,他又算得了什麼。
張斐向蘇轍問道:“蘇小先生為何說不一定?”
蘇轍道:“自魏《法經》,到我們大宋的《宋刑統》,雖然主要條例並未改變,但是也增減了許多條例,若以法制之法來說,就是共識在發生一些變化。”
“蘇小先生言之有理,事實正是如此。”
張斐笑著點點頭,道:“假設我們選出一百個人參與審判,而這一百個人包羅永珍,涉及到個個階層,是能夠反應百姓們的一種共識,那當他們對於一個案子自己的判決,這算是什麼?”
幾人沉眉想了想。
過得一會兒,上官均率先道:“立法!”
“正確。”
張斐點了下頭,“正是立法,我此番前來,可也是揹負著這個重任的。”
為什麼給張斐一個判例權,就是富弼希望從他的判決中,得到一些法制之法的立法思路。
沒有例子,光憑想象,對於他們這種已經習慣於法家之法的人,是很難去立法的。
反之,對於張斐而言,他一定要用法制之法來解釋,因為他的這個權力就是基於法制之法。
張斐又繼續道:“你們要記住一點,如我們這些通曉律法之人,是有一個相對固定的思考方式,再加上我們的身份,即便再正直的人,也只能考慮到如何去寬容的對百姓好,但往往這種‘對你好’,並非是一種理解,這一點許主簿是非常清楚的。”
許芷倩愣了下,旋即暈生雙頰,“你講你的,提我作甚。”
這個梗,張斐很愛玩,又向蔡京他們問道:“你們在幫助富公立法時,是不是常常覺得力不從心。”
他們立刻點頭。
“就是因為你們有這個理念,但你們並不知道百姓在想什麼,故而總覺得哪裡不對,不夠完善,其實有些時候,百姓其實想得非常簡單,只是你們想得太複雜了。”
此話一出,蔡京他們似乎明白了什麼。
張斐道:“如果去捕捉百姓的共識,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他們怎麼判,我們先排除腐敗,在相對理智和公平的情況下,他們的判決原因,是能夠幫助我們立法的。”
蔡卞等人皆是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蔡京突然道:“如果讓百姓來判決,如偷稅漏稅的案子,他們一定會判無罪,試問天下百姓,誰會想要交稅,這毫無參考意義。”
張斐笑道:“法制之法理念是國家、君主利益為先,基於這一點,但凡涉及到國家利益,是一律不能這麼做。同時,單純的謀殺案,也是不能採取這種方式審理。唯有那種廣泛性的問題,才可以引用這種制度。
比如說,蔡京因為利益,謀殺葉祖恰。”
這個比喻真是!
蔡京、葉祖恰的臉就綠了。
你為什麼不拿上官均和蔡卞打比方。
又聽張斐繼續言道:“這只是他們兩個人的利益糾葛,跟別人是毫無關係的,但是主人殺了僕人,地主殺了佃農,可不可以引用?”
四人同時點點頭。
“當然可以。”
張斐道:“因為這是一個廣泛存在的問題,就應該要考慮到百姓的看法,但做主的肯定還是庭長,只不過堂錄要將這些的判決意見也記錄其中,如此一來,亦可對於皇庭、檢察院形成一種監督。
如果只是蔡京和葉祖恰的利益問題,哪怕錯判,也就是傷害到庭長、檢察長,以及被告、原告,但如果是一個廣泛性的問題,就會造成很惡劣的影響,多一重監督絕非壞事。
也可以給庭長提供一些思路。”
方才還堅決反對的蘇轍,聽到這裡,不免也是稍稍點頭。
張斐又繼續言道:“此外,就我們方才提到的條件,涉及到國家利益除外,必須具有廣泛性,基於這兩個條件,他們能夠參與的案例不多。
這也不會給我們造成太多的負擔,反而可能提高某些案子審理效率,因為在面對一些在律法與情理之間的案子,庭長有時候真的是左右為難,當引入第三者,是可以減輕庭長的壓力,也不至於說久拖不決。”
蘇轍笑道:“就如同此案一樣。”
張斐笑了笑,又道:“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讓更多百姓能夠了解律法,法制之法的理念是保護個人正當權益,但首先百姓要懂得用律法去保護自己,如此才能夠發揮到更大的作用。”
蔡卞他們聽得是頻頻點頭。
如此聽來,好像這優點確實多於缺點。
蘇轍倒還是有些疑慮,道:“聽著倒是可行,但還是要慎重,首先,要有明確的制度去規定,那些案件不能引用這種制度,那些能夠引用,以及如何去選人,選多少人。”
張斐點點頭道:“這是當然,而且這事也不著急,可以慢慢來,畢竟咱們才剛剛在這裡立足。”
蘇轍稍稍松得一口氣,他還真怕張斐腦門一熱,直接制定這種庭審制度。
顯然他還不夠了解張斐,張斐每一步看似大膽,但其實他穩健的一筆。
雖說不管是大陸法系,還是海洋法系,其實都有陪審團制度,只是說這作用不一樣。
但張斐從不考慮這些派系,來到這裡之後,是從未想過到底是大陸,還是海洋,因為這是一個封建社會,是有很多限制的,是不能生搬硬套的,只能說不斷去嘗試,不管是大陸,還是海洋,哪怕是雜交出來的,只要能用,都是一種進步。
而關於引入陪審制度,是張斐早就想好的,但目的還真不是為了公正和監督,那都是次要的,主要還是為了普法和立法。
因為目前有些法律是極具封建性的,以及涉及儒家禮法問題,如方才提到的主僕互殺,張斐要自己去改的話,會樹敵太多,而且壓力太大,這得拐著彎,借別人的嘴說出來,然後拿去試探一下,行則行,不行則罷。
在這個封建社會,他不會去堅持太多,畢竟腦袋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今日這場官司,對於河中府的百姓,也是別開生面的一課。
雖然河中府也有珥筆,但是也跟以前的開封府一樣,珥筆一般不上公堂,只寫狀紙,其實還遠不如之前的開封府。
他們今兒才知道,原來還能夠這麼審案。
意猶未盡!
同時這司法關乎所有人的,包括那些官員,士大夫。
河中府今兒的酒樓幾乎都是爆滿,好友們相聚在一起,議論這場審判的每個細節。
當然,誇讚的還是比較多。
哪怕是毛筆俠,理中客,也得等到吹噓到一定地步時,他們才會冒頭,提出不同的意見,來彰顯自己的才華、深度。
河中府最大的酒樓,水雲閣。
三樓的一間雅座內,韋應方聽到樓下的議論聲,喝了一口悶酒,嘆道:“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啊!”
原本還想借此官司去刁難張斐,哪知道藉此一案,這公檢法名聲大噪,且深入人心,令他很是無語。
曹奕忙道:“韋通判現在應該相信,我堂兄所言非虛,此人手段了得,尤其是在律法上面。”
韋應方沒好氣道:“那豈不是更加糟糕。”
“那也不盡然。”曹奕笑道。
韋應方忙問道:“你有何應對之策?”
曹奕道:“我堂兄說,他們拿張三沒有辦法,乃是因為他當時就只是一個珥筆,而非是官員,再加上他又是當時判大理的女婿,一時拿他沒有辦法。但此一時,彼一時,如今他可是官員,他肩負責任的,許多手段就能使得上了。”
“例如?”
“例如鹽利。”
“鹽利?”
“不錯!”
曹奕道:“此案歸根結底,還只是涉及到孝道,只要張三在這一點上不犯糊塗,自然能夠得到大家的支援,但若事關利益,那可就不一定了。
之前已經有不少官員證明,誰若想動鹽利,必然會引來無窮無盡的報復,無一人可避免得了。你看那薛向,雖政績不錯,如今又有王學士支援,但也一直都被人彈劾,不是因為新法,而是因為這鹽利。
這鹽政可就是一潭渾水,誰都知道違法與否,但誰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鹽利關乎著財政,這是不容有失啊!”
“不錯。”
韋應方笑著點點頭:“咱們可選一些案子讓他去審,究竟是得罪官員,還是得罪百姓,由他自己去選。呵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