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明教
落水熊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八十二章 明教,諸天長生從明玉功開始,落水熊貓,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漢水之畔,船到中流,宋行和張三丰三人坐在船頭,漢水波浪滔滔,小小的渡船搖晃不已,張三丰心中,也是思如浪濤。
自那日詭物圍寺已是過去兩日,當日張三丰使勁混身解數,卻也難以衝破少室山下那短短的臺階,無法上得少林寺內。
最後更是眼睜睜看著少林寺在眼前消失無蹤,全寺上下估計是凶多吉少。
而更讓張三丰感到驚悚的是,真武劍告訴他,山頂上的那隻詭物,赫然是被人操控的。
有人操控詭物,滅了少林寺!
這樣的訊息,讓張三丰吃驚不已。
而宋行經過初步的試探之後,得出了山頂上的詭物疑似倚天劍,就更加讓他驚訝了。
當初在武當山上時,倚天劍突然覺醒要斬殺張翠山和殷素素時,就展露出極強的空間能力。
屠龍刀的能力和時間有關,倚天劍的能力和空間有關,都讓宋行吃驚不小。
但當日倚天劍展露出的詭力遠遠沒有此刻少林寺中的強大。
張三丰則是吃驚於,倚天劍明明應該在武當紫霄宮,為何會出現在少林寺?
宋行心中倒是有幾分猜測,懷疑幕後黑手是元廷出手了。
畢竟之前在武當山,玄冥二老就來得蹊蹺。
當年峨嵋派的孤鴻子持倚天劍挑戰明教光明左使楊逍,但最終孤鴻子落敗身死,倚天劍落入了朝廷手中,由汝陽王察罕特穆爾保管,後來滅絕得知倚天劍的下落後,到汝陽王府奪回倚天劍。
在這個詭物橫行的時代,元廷以某種手段奪取或者複製了倚天劍的詭異,宋行也不會覺得奇怪。
倒是張三丰擔心武當安危,顧不得心驚,決定加快行程趕回武當。
正心事重重之間,忽聽得江上一個洪亮的聲音遠遠傳來:“快些停船,把孩子乖乖交出,佛爺便饒了你性命,否則莫怪無情。”
這聲音穿過波浪聲傳來,人耳清晰,顯然呼叫之人內力不弱。
雖然那人口氣惡劣,但張三丰聽到佛爺二字,還是忍不住精神一振,抬眼望去。
只見兩艘江船如飛地划來,凝目瞧時,見前面一艘小船上坐著一個虯髯大漢,雙手操槳急劃,艙中坐著一男一女兩個孩子。
後面一艘船身較大,舟中站著四名番僧,另有七八名蒙古武官。
那虯髯大漢膂力奇大,雙槳一扳,小船便急衝丈餘,但後面船上畢竟人多,兩船相距漸近。
過不多時,眾武官和番僧便彎弓搭箭,向那大漢射去。
但聽得羽箭破空,嗚嗚聲響,那大漢左手划船,右手舉起木槳,將來箭一一擋開擊落,手法迅捷利落。
但箭如雨下,大漢饒是功夫不弱,也無法擋下所有箭矢。
猛聽得“啊”的一聲慘呼,小船中男孩背心上中了一箭。
那虯髯大漢失驚,俯身去看時,肩頭和背上接連中箭,手中木槳拿捏不定,掉入江心,坐船登時不動。
後面大船瞬即追上,七八名蒙古武官和番僧跳上小船,那虯髯大漢兀自不屈,拳打足踢,奮力抵禦。
“是蒙古人,我去救人!”
宋行見大漢眼看就要死在追兵手中,說了一句,腳下在船頭輕點,已是跨過數十丈距離,凌空一掌朝著那些蒙古兵打去。
兩名蒙古武官嗖嗖兩箭,向他射來,但面對宋行強勁的掌風,兩枝羽箭遠遠飛出,隨後二人被掌風摔出丈許,撲通、撲通兩聲,跌入江中。
宋行落在船頭,搶過面前蒙古兵手中長刀,刀光一展,已是將船上所有蒙古兵全都籠罩在內。
幾名蒙古武官還想要反抗,卻連刀身都沒看清,紛紛斃命。
一招解決了船上的蒙古兵,宋行轉頭朝旁邊大漢看去。
虯髯大漢全身鮮血淋漓,左手抱著男孩,虎目含淚。
追上來的那艘蒙古大船,見宋行殺了人,頓時鼓譟起來,箭如雨下,還夾雜著半生不熟的漢話:“休要走了袁州魔教反賊的餘孽!”
宋行冷哼一聲,左袖拂出,面前空氣發出爆裂之音,上百隻箭矢如遇鐵板,紛紛停滯在空中,下一秒紛紛倒轉射回。
大船上頓時慘叫聲一片。
張三丰帶著張無忌躍上小船船頭,聽到之前蒙古兵的喊話,有些吃驚:“袁州魔教,莫非是周子旺的部屬?”
周子旺是袁州的大地主,感於漢人在政治上的被欺壓,一直含恨鬱郁。
後師從明教大和尚彭瑩玉,藉助明教的勢力起義發願推翻蒙元的殘暴統治。
周子旺率徒眾五千餘人起事,背心皆書以“佛”字,徒眾認為有“佛”字可以刀槍不入,以師傅彭瑩玉為國師,任命師弟況天兼任左右平章,並改年號,自號“周王”。
那大漢道:“不錯,我有負囑咐,這條命也不要了。”
他身上本已負傷,肩背上的兩枝羽箭又未拔下,且箭頭有毒,心情激動之下,口中“嘿”的一聲,便摔在船艙板上。
張三丰心想:“早知是魔教中人物,這件閒事不管也罷。可是既已伸手,總不能半途抽身。”
蒙古大船見宋行功夫駭人,己方死傷慘重,不敢再逼迫,掉轉船頭,急劃逃去。
張三丰取出丹藥,喂入虯髯大漢口中,將小舟劃到渡船之旁,扶起大漢上船。
回頭見船艙中一個小女孩撲在男屍身上,直哭叫:“爹爹,爹爹!”
張三丰瞧那具屍身的裝束,當是操舟的船伕,心中暗暗嘆息。
蒙人統治天下,殘暴無仁,大量漢人死在他們的屠刀之下,張三丰活了百年,即使見過無數殺戮,事到臨頭還是忍不住感到憤慨。
眼下船伕已死,若是丟下這小女孩,只怕下場也是極為悲慘。
憐憫之下,張三丰將這女孩和男孩屍首一起拎回小舟。
上了船,看著一船的傷小,張三丰心想:“眼下無忌行走不便,若到老河口投店,這漢子卻是欽犯,只怕難以周全。”
取出三兩銀子交給艄公,說道:“艄公大哥,煩你順流東下,過了仙人渡,送我們到太平店上岸。”
那艄公見他將蒙古眾武官打得落花流水,早已萬分敬畏,何況又給了這麼多銀子,連聲答應,搖著船沿江東去。
那大漢此時已是醒來,在艙板上跪下磕頭,說道:“二位救了小人性命,常遇春給你們磕頭。”
張三丰倒是沒有什麼表情,反倒是宋行微微有些吃驚。
“常遇春?”(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