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小豬兜兜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8章 秋闈,知否從蒙童開始,騎小豬兜兜風,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結社?”
衛辰此言一出,眾人眼前一亮,都有些心動。
此時南方結社成風,光是江南省境內就有十幾個頗有影響力的詩社,至於其餘名聲不顯的,更是不知凡幾。
不過,聽衛辰的意思,他要結的社,明顯不是這種吟詩作賦、附庸風雅的詩社。
衛辰見眾人來了興趣,當下環顧左右道:“諸位,人力有時窮,唯有集眾人之力,方能做成大事。今日我等若能結社,便可群策群力,灑一腔熱血,為國為民做一番事業,共遂青雲之志,豈不美哉!”
眾人都是年輕士子,秉持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聽到衛辰這番話,哪個不是心潮澎湃?
再加上這些日子的相處,大家也確實都覺得彼此志同道合,頗為投契,當下紛紛應和道:“二位兄臺所言極是!”
定下結社之事後,陶大志開口道:“蛇無頭不行,鳥無翅不飛,既是文社,那麼就須選出一位社首來。”
陶大志說完,眾人都是不語,然後將眼睛一併看向衛辰和王堯臣。
盛長柏、陳俊和陶大志自然希望衛辰來做這個社首,翁定帆和唐鶴年卻是與王堯臣更為親近。
見氣氛有些許尷尬,王堯臣笑著說道:“依我看,興雲兄雖然年紀最幼,但見識高卓,沉穩大度,最適合當這個會首。”
翁定帆和唐鶴年聞言愣了愣,不過看到王堯臣表情真誠,不似作偽,便明白了王堯臣是真的認為衛辰比他更適合做這個社首。
二人心中不禁輕嘆一聲,他們認識的王堯臣,一向凡事必爭第一,從來沒有對人認輸的時候。
唯有衛辰是個例外。
他的才學之高,連心高氣傲的王堯臣也不得不認可,並在他面前甘拜下風。
其實何止王堯臣,他們二人心底又何嘗不是對衛辰心服口服,否則又豈會應陶大志之邀,跑到這盛宅來?
一念及此,翁定帆和唐鶴年都再無異議,同意推舉衛辰為社首。
至此,社首之位便再無懸念。
大夥一起將衛辰推到首位坐下,眾望所歸之下,衛辰也沒必要再謙讓了,當下正色道:“既是如此,那這社首之位,在下就當仁不讓了。”
盛長柏吩咐家中管家陳伯取來一張簽名譜,眾人來到院中,焚香敬天,依次在簽名譜寫下自己的籍貫姓名。
社首衛辰,宥陽荊溪。
社副王堯臣,宥陽臨塘;社副盛長柏,宥陽七堰。
社員翁定帆,江寧固城;社員唐鶴年,上元陽江;社員陶大志,江寧湯泉;社員陳俊,宥陽石山。
文社以社首衛辰老家荊溪為名,喚作“荊溪社”。名譜上這七人,便是荊溪社的元老成員了。
安裝最新版。】
眾人一致議定,荊溪社平日以議論八股時文、切磋學問為主。
這也是衛辰樂於見到的。
讀書人出仕前,還是應當以讀書向學為主,若是因為結社,就隨意議論朝政、抨擊大臣,那對新生的荊溪社而言,完全就是有害無益。
不過,等到荊溪社的社員們一個個及第授官之後,再議論朝政就無妨了。
待到荊溪社有了足夠的影響力,甚至還可以裹挾士林輿論,在朝堂上攪弄風雨。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此時的荊溪社只有大貓小貓兩三隻,連一個舉人都找不出來,在江南成百上千的詩社文社中,根本無足輕重。
……
大周天佑五年,八月初九。
對荊溪社的七位元老來說,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他們即將要參加一場決定人生命運的考試。
今後是官是民,便在此一舉了,當然,如果不成,還可以回去等上三年再來。
只不過,沒有人願意再蹉跎三年,七人都是勢在必得。
鄉試開考前夜,眾人罕見地沒有練習文章,天沒黑就各自回房,只為了睡個好覺。
衛辰一覺醒來時,窗外還是夜色如墨,四周一片靜謐,感覺有幾分不真切。
衛辰腦子卻是很清醒,知道今天並不尋常,四載寒窗苦讀,便在這一天了。
當下翻身起床,令丫鬟掌上燈,伺候自己穿衣裳。
收拾好走到正廳裡,卻見這裡已經擺好了一桌清澹而不失營養的早膳,其餘六位社員已經坐在了桌邊。
盛長柏和王堯臣看起來精神尚好,剩下幾人卻是一臉憔悴,魂不守舍。
見衛辰到了,陳俊哭喪著臉道:“興雲,昨日我回去以後一夜沒睡,淨想著考試的事了!”
“俺也一樣。”
聽到陳俊的話,翁定帆和唐鶴年都是感同身受地點了點頭。
望著他們宛如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黑眼圈,衛辰不由啞然失笑,看來這些大周的才子,考試考得還是不夠多啊。
陶大志嘿嘿笑著,不壞好意地對陳俊道:“沒事,一回生,兩回熟,下次再考就不緊張了。”
“細宗桑!大清早能不能說點吉利的?”陳俊氣急敗壞,追著陶大志一頓臭罵,連本地土話都飆出來了。
眾人鬨堂大笑,被陶大志這一通插科打諢,他們心裡的緊張情緒也消散了不少。
吃完早飯,七人各自提上考箱,分乘三輛馬車往貢院駛去。
每輛車前都掛著“江南鄉試”的燈籠,今日全城戒嚴,沒掛這種燈籠的馬車,是不準上街的。
盛宅的老管家陳伯一路小跑,跟著馬車送到巷子外,嘴裡還唸唸有詞道:“玉皇大帝、觀音娘娘、土地公公、城皇老爺……,滿天神佛在上,定要保佑我家少爺鄉試順順利利……”
衛辰與盛長柏同乘一車,到了這時候,二人也沒興致聊天扯澹了,抓緊時間在馬車裡閉目養神。
路上顛簸了一陣,不久喧譁聲漸大,馬車走走停停,終於走不動了。
“到了。”
衛辰和盛長柏同時睜開眼睛,相視一笑,掀起簾子相繼跳下馬車。
但見眼前車水馬龍,濛濛的秋雨下,穿著襴衫的考生早已覆蓋了貢院前整條通衢大道。
貢院前的青雲橋上,如潮水般湧動的考生們提著考箱朝貢院而去,高腳燈籠在考生頭頂搖來晃去,燈火點點。
這一幕,彷彿是三軍將士正在奔赴未知的戰場,前方等待他們的,是一場關乎人生命運的決戰。
見此一幕,荊溪社七人皆是精神一振,一面撐起油紙傘,一面提著考箱,邁步向前。
不久之後,他們的背影便沒入了洶湧人潮之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