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小豬兜兜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4章 影響,知否從蒙童開始,騎小豬兜兜風,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會試中式,考生便由舉人晉升為貢士,那麼中了貢士之後,第一件事是什麼呢?
肯定不是通宵達旦地宴飲慶祝。畢竟還有一科殿試未考,雖說殿試基本不影響進士功名的獲取,但也不是完全沒有被黜落的可能。
當然,也不是立即閉門苦讀準備殿試,就這幾天的功夫,誰也讀不出個花來。
對於這些新科貢士來說,中了貢士後的最要緊的事,就是先去拜謁正副主考和舉薦自己的同考官,正式確立座師與門生的關係。
拜謁後,若能得到對方認可,寫下門生帖子,自此就可以門生自居了。
會試主考官一般是龍圖閣大學士,副主考一般也是翰林院中學士一級的官員。
一個官場新人要是能得到他們的賞識,平步青雲什麼的絕不只是說說而已。
這也是官場上師生關係如此受重視的原因所在。像衛辰當初會試時,雖然與主考官徐穆有些齷齪,沒認這個座師,可還是第一時間拜見了副主考劉廷錫。
入了翰林院以後,衛辰也因為與劉廷錫的親密關係受益匪淺,例如首輔韓章,就是瓊林宴上劉廷錫代衛辰引見的。
而今陳韶和廖時雨中了貢士之後,不先去巴結位高權重的座師,卻是先來了衛辰府上拜見,由此也可以看出衛辰在他們心中有著何等舉足輕重的分量。
當然,以衛辰如今的地位,雖比不得會試主考,但也不在副主考之下,勉強算得上一條大粗腿,總不會讓陳韶他們吃虧了就是。
得了元安的通報沒多久,衛辰就與顧廷燁來到了會客的前廳,在這裡見到了自己的兩位弟子。
聽聞他們一箇中了前十,一個更是中了會元,衛辰心中倍感欣慰,一連道了三個
“好”字。陳韶與廖時雨上前叩拜道:“飲水思源,依木思蔭。弟子能有今日,全賴恩師悉心栽培。恩師在上,請受弟子一拜!”衛辰點了點頭,先是看向陳韶:“子純,此番你會試奪魁,殿試之上少說也能躋身二甲前五,但能否取中三鼎甲乃至狀元,就要看你的運道了。為師在此預祝你連試連魁,前程似錦!”接著又看向廖時雨:“安道,你的文章成色如何,為師心裡最是清楚。會試小有失手又如何,待到殿試之時,重振旗鼓,再接再厲即可,為師相信你!”
“就是就是。”顧廷燁在一旁笑嘻嘻道:“最好你們兩個一個考中狀元,一個考中榜眼,三鼎甲獨佔其二。到時候別說你們老師臉上有光,就是師伯我以後遇到人也有的吹噓了!”見衛辰面色不善地盯著自己,顧廷燁趕緊訕訕地改口道:“開個玩笑,開個玩笑,我就這麼一說嘛……”話雖如此,陳韶和廖時雨卻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似乎真的在考慮此事的可行性。
衛辰見此不禁有些無奈,不過他倒也沒有出言阻止,畢竟有個美好的願景總是好的,儘管希望有些渺茫就是了。
衛辰讓元安端來茶點,請陳韶和廖時雨就座,師徒三人在廳中敘談良久。
朝堂上,單打獨鬥肯定是不行的,同年、同鄉、師生,能用的上的力量都要用上,如此才能無往不利。
其中,衛辰最看重的還是培養弟子,因為只有傳承了自己理念的弟子,才算得上真正的志同道合者。
至於其他人,頂多也只能充當一段時間內的合作者而已,轉眼就可能分道揚鑣,乃至走向互相的對立面。
而且,當今世風之下,弟子是永遠不可以背叛自己的老師的,否則就會受千夫所指,在朝堂上再也無法立足。
這也是原因之一。殿試在即,衛辰著重提點了陳韶和廖時雨幾句殿試時的注意事項。
顧廷燁也收起了混不吝的性子,不再嬉皮笑臉地插科打諢,在一旁聽得格外認真。
眼看天色不早,陳韶和廖時雨才向衛辰拜別,衛辰起身相送。到了衛府門口,衛辰這才發現,門外竟是候著三名士子,不禁有些詫異,當即喚來元安相詢。
元安恭聲回稟道:“這些都是前來拜見的新科貢士,前前後後足有兩三百人遞了帖子,小的知道少爺您素來不喜張揚,已經想辦法送走了大半,這才只剩下這三人。”
“做的好。”衛辰問清楚情況後,立馬讚了元安一句,心裡卻是有些後怕。
會試之後拜謁座師,確立師生關係,這條途徑光明正大,受到世人公認,並且朝廷對此也是持肯定態度。
可自己又不是考官,一個兩個也就罷了,眼下足足數百名新科貢士上門拜謁……哪怕他們是先拜見過會試主副考官之後,才來的衛辰這裡,也實在是太惹眼了。
還好元安夠機靈,及時把人給驅散了,只留下了這三人,沒有搞出太大的動靜來。
不然,衛辰這個侍講學士只怕還沒正式上任,就又要挨御史的彈劾了。
說話間,門外的新科貢士們已是注意到了衛辰,紛紛上前揖拜。
“若非知州大人,我等鄉試便已落榜,何談今日南宮中式?知州大人待我等恩重如山,請受我等一拜!”知州大人?
衛辰微微一愣,當下舉目望向面前這三名士子,果然覺得有些面熟,正是以郭進為首的禹州士子。
衛辰看了眼身旁的元安,頓時明白了他為何獨獨留下了這三人。衛辰在禹州一任三年,期間講學不綴,和禹州出身計程車子之間自是有一段香火之情,與旁人不同。
衛辰這時也大概猜到了,為什麼會有數百人前來拜見。肯定是那本《談文錄》帶來的副作用。
會試之前,鄉試時創造了禹州奇蹟的《談文錄》就已經在汴京流傳開來,考生們藉此精進了文章,取得了理想的成績,自然要來拜謝衛辰這個作者。
其中又以禹州士子受益最多。科舉之中,鄉試是最殘酷、淘汰率最高的一關。
往年禹州一科都難出一個舉人,今科卻是靠著一本《談文錄》,一口氣出了十六個。
舉人多了,中貢士的機率自然也跟著水漲船高,加上郭進,禹州今科一共三人中式,已經是創造了禹州科舉的歷史。
至於別的地方計程車子,接觸到談文錄的時候,鄉試都已經結束了,效果自然不會那麼明顯。
畢竟《談文錄》是衛辰針對鄉試所作,目的就是提高禹州的舉人數量。
到了會試的時候,《談文錄》雖然仍有一定作用,但已經不是那麼的明顯,還是考生自己的天資悟性更為重要。
想到這裡,衛辰不由有些慶幸,幸好《談文錄》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科舉神書,對會試成績效果有限。
否則的話,恐怕不止數百人,而是一半的新科貢士都要到衛府來拜謝,那才是真正將衛辰置於風口浪尖之上。
還是太心急了……衛辰這回也算是長了記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