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加鹽大伯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章敗亡是必然的,歷代王朝更迭,湯加鹽大伯伯,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吳國連年的征戰終於為自己在諸侯中贏得了聲譽,而吳國屢次擊敗在東方稱霸的齊國更是震懾了中原諸侯,吳國以它強大的軍事實力為後盾,想要躋身中原諸侯國之列,進而稱霸諸侯、號令天下。然而吳國的這種企圖在其所號召的黃池會盟中只得到了部分的實現,可吳國為此付出的代價卻是沉痛的。

魯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又一次戰勝了齊國,因而自信滿滿,決定向中原諸侯各國發出號令,於黃池舉行會盟。此次會盟的目的是顯而易見的,就是吳國要力爭中原諸侯霸主,以號令各國諸侯擁立周王室之名,為自己增加砝碼,讓各國諸侯誠服。

根據《公羊傳》中記載,“吳在是,則天下諸侯莫敢不至也”。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當時吳國的強盛勢頭,各國諸侯都忌憚吳國用兵。可是,在《左傳》中記載黃池會盟的與會者時,卻是這麼說的:“夏,公會單平公、晉定公、吳夫差於黃池。”從《左傳》的記載來看,除了周王室的代表單平公之外,參加此次會盟的諸侯只有魯哀公與晉定公,根本沒有所預想的那種空前盛況。在《春秋經》中,對於參加此次會盟諸侯的記載也就簡單的一句,“公會晉侯及吳子於黃池”,而這與《公羊傳》中“天下諸侯莫敢不至”的描述是存在衝突的。

那麼史書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記載上的衝突呢?晉代的杜預在他的《春秋經傳集解》中為人們提供了這樣的解釋,他說:“盟不書,諸侯恥之,故不錄。”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之所以不把此次黃池會盟詳細記錄,是因為各國諸侯都以此為恥,因而不錄。透過杜預的解釋,這裡就又出現了一個新問題,即為什麼各國諸侯會以黃池會盟為恥呢?

同為記述春秋時期歷史的儒家經典《穀梁傳》中有這樣一段話:“黃池之會,吳子進乎哉!遂子矣。吳,夷狄之國也,祝髮文身,欲因魯之禮,因晉之權,而請冠、端而襲其藉於成周,以尊天王。吳進矣!吳,東方之大國也,累累致小國以會諸侯,以合乎中國。吳能為之,則不臣乎?吳進矣!‘王’,尊稱也。‘子’,卑稱也。辭尊稱而居卑稱,以會乎諸侯,以尊天王。吳王夫差曰:‘好冠來!’孔子曰:‘大矣哉!夫差未能言冠而欲冠也。’”

從《穀梁傳》中的這段話中,似乎可以找到晉代杜預所說的“諸侯恥之”的端倪了。黃池之會在這裡被看成是吳國向中原文化靠近的一次機會,而根本沒有被認為是吳國稱霸中原的會盟。長久以來,吳國一直被中原各諸侯國看成是夷狄之國,而此次會盟則表明了吳國在文化、禮儀上已經開始接近了中原諸國,懂得了尊卑貴賤之分。吳國雖是東方的大國,現在卻以謙卑小國自稱而大會諸侯,這正符合中原各國的文化。吳王夫差說:“好帽子拿來!”孔子卻說:“夫差連帽子的等級都不分就想要戴帽子,真是口出狂言!”

孔子作為中國儒家傳統的代表,他的話真切地說明了吳國不被中原文化所認同的處境。吳國一直以來所爭取的入主中原,也就是為了獲得中原文化的認同。雖然在春秋後期,吳國與中原各國的聯絡加強,在文化上也逐漸趨同,但是自認為出自正統的中原各國在忌憚吳國崛起的軍事勢力的同時,在文化上對吳國仍然存有深深鄙夷。孔子的一番話足見此中真意,而吳國稱霸的黃池會盟也不盡如吳國之意。

吳國為了在黃池會盟中稱霸,帶去了幾萬精兵參加會盟。吳王夫差的意圖是顯而易見的,就是一定要在黃池稱霸。吳王夫差應該也能料想到中原各諸侯國對吳國所存在的這種文化上的蔑視,因而不得不以強大的軍事力量作為後盾,以消除各國諸侯對自己的非議。可是,吳國不得不要面對春秋時期的老大強國晉國的挑戰。雖然此時的晉國已不如從前,三家分晉的形勢已成定局,但尚未分裂的晉國其經濟、軍事實力都依然是諸侯中的老大,同時晉國還繼承著中原地區的正統文化,要想撼動晉國的地位實非易事。

在黃池會盟上,晉國便是吳國稱霸的主要競爭對手。吳國先是與晉國比起了家世,《左傳》中記載說:“秋,七月辛丑盟,吳、晉爭先。吳人曰:‘於周室,我為長。’晉人曰:‘於姬姓,我為伯。’”吳國人的先祖是周太王的嫡長子太伯,因而吳人說:“在周室之中,我們為長。”但是晉國人也不甘示弱,憑藉晉國一直以來的大國地位及傳承了中原正統的姬姓文化,所以晉國人說:“在姬姓諸國中,我就是大哥!”因而吳、晉之間爭持不下。

吳王夫差隨後聽到了一個不幸的訊息,越國突然襲擊吳國,殺死了夫差的兒子還放火燒了姑蘇城。吳王夫差為了封鎖這個訊息,把知道此事的親信都殺了。吳王夫差為了儘快完結黃池會盟,便接受了王孫雒的建議,再次以武力威懾晉國。晉國害怕吳國恃武而鬥,幾乎是預設了吳國的稱霸行為,在歃血的時候讓吳王夫差為先。吳王夫差終於在與中原諸侯的會盟中爭得了霸主的地位,但是自此以後吳國也急轉直落,不久就被越國所滅。

雖然吳國在黃池稱霸,但在文化上中原諸國仍對吳國存在偏見,這也就是為什麼史書中對此次會盟都只是寥寥幾筆的輕描淡寫。由此可見,黃池之會不僅是吳國的稱霸行為,更是一次文化的碰撞與融合。

在越國突襲吳國之前,有一個人就早已經發現了端倪。

吳王夫差戰勝越王勾踐之後,吳國開始積極尋求稱霸中原,逐漸忽視了對越國的防備。此時的吳國只有一個人清醒地認識到越國的危險地位,並時刻勸諫吳王夫差要提防小心。

在越國請降之初,伍子胥就以少康復國的故事勸諫吳王夫差不要接受,而要藉此機消滅越國,但是吳王並沒有聽從伍子胥的意見。在吳王夫差準備起兵徵齊之時,伍子胥則進諫說:“我聽說勾踐現在生活節儉樸素,親自下地耕種,吃飯只有一個葷菜,而且他悼念死者,撫卹傷病之人,與百姓同甘共苦。這樣的人如果不除掉,一定會是吳國將來的隱患。現在越國對於吳國來說,是心腹之患;而齊國對於吳國來說,只是疥癬之疾。如果大王不顧心腹之患的越國,而去攻打齊國,這對於吳國來說是很危險的。”吳王夫差不聽,率大軍與齊軍戰於艾陵,大敗齊軍。

吳王得勝歸來後,越王勾踐率群臣來向吳王祝賀,並獻上許多禮品。吳王夫差很高興,但伍子胥又十分擔憂地對吳王說道:“越國是我們身邊最危險的敵人,現在大王被他們的花言巧語所騙,只顧與遙遠的齊國征戰。對於吳國來說,即使打敗了齊國,也並沒有什麼用處啊!《尚書·盤庚》早就說過:‘有顛越不恭,劓殄滅之,俾無遺育,無使易種於茲邑。’這樣商朝才能有後來的興盛。請您多多關注越國,不要一心征討齊國,否則日後只怕悔之不及了。”然而,現在的吳王根本聽不進去伍子胥的話,仍舊自行其是。

此後,越王勾踐又向吳王夫差進獻了兩名美女,其中有一名就是西施。吳王夫差見到西施之後,立即被她的美色所迷,大為高興。伍子胥依然勸諫吳王不要接受越王的進獻,可是早已入迷的吳王哪裡還聽得進伍子胥的話?他欣然接受了越王的進獻,並大讚越王的忠心。

此時的吳國,在逐鹿中原彰顯國力的同時,國內政局也日益腐化,外強中乾。越國的大夫文種便對越王勾踐說:“吳國現在國勢漸衰,吳王也越來越驕奢淫逸,我們不妨向吳國借糧一次來試探吳國的態度。”於是勾踐便派人去向吳國借糧食,雖然伍子胥竭力勸阻,但吳王夫差卻欣然同意了借糧給越國,而且對於伍子胥總是反對自己的意見也越來越不滿意。

此事過後,伍子胥痛心地說:“大王不聽我的良言規勸,只怕三年以後吳國就會被越國夷為平地了。”收受越國賄賂的佞臣伯嚭聽到伍子胥的這番話後,就趁機向吳王夫差說伍子胥的壞話:“大王不要看伍子胥表面上很忠誠,其實他是一個寡情無義、心狠手辣之人。他當年在楚國為了自己逃命就不顧父兄的性命,現在又怎麼可能為大王您著想呢?”

“您當初準備討伐齊國,他就極力勸阻,但是大王仍然大勝齊國凱旋歸來,伍子胥因為您沒有采納他的計策卻獲得了勝利,竟然對您心生怨懟。現在大王又要伐齊,伍子胥專橫執拗,極力勸阻,妨害您的大業,其實只不過是希望以吳國落敗來證明自己的高明罷了。而今大王要親自率領全國之軍攻打齊國,伍子胥因為您沒有聽從他的諫言而託病不出,只怕已經懷有異心了,請大王多加戒備。”

起初,吳王夫差並不相信伍子胥會犯上作亂,於是吳王便派伍子胥出使齊國,一探究竟。伍子胥因為預見了吳國將會滅亡,於是將自己的兒子也帶到了齊國,並對兒子說:“我屢次勸諫大王,都沒有被採信,現在吳國的末日即將到來,你就留在齊國吧,不要同吳國一道滅亡。”於是伍子胥把兒子寄託給齊國的鮑氏,然後獨身回到吳國,向吳王彙報齊國的情況。

吳王夫差知道了這件事之後,非常憤怒。伯嚭則趁機再進讒言:“伍子胥出使齊國,卻把兒子留在了齊國,這是十分危險的訊號。他身為大王的臣子,在國內不得重用就投靠國外的勢力,還自認為是先王的謀臣而抱怨大王不重用他,我看伍子胥以後一定會作亂,願大王提早提防。”吳王夫差也怒氣衝衝地說:“你不說這番話,我也懷疑他。”於是派人給伍子胥送去了屬鏤劍,命他自殺。

伍子胥接到吳王送來的劍之後,仰天長嘆道:“唉!明明是伯嚭這個小人在背後進讒言殘害賢臣,可吳王現在要取我的性命!你父親在位時,是我幫助吳國,攻進了楚國的郢都,稱霸一時。當初太子之位未定,諸位公子爭得你死我活之時,也是我在先王面前力爭,先王才立了你為太子。你當上太子以後,說要將半個吳國封賞給我以獎勵我的功勞,但是我從來不敢存此奢望。誰知你現在聽信奸佞之臣的讒言就要誅殺長輩,我死了,你一個人是保不住國家的!”

說罷,伍子胥告訴門客:“在我的墳上種上用來製作棺材的梓樹,把我的眼睛挖出來放到吳國都城東門的城頭上,我要親眼看著越國從吳都的東門大舉攻入,滅亡吳國。”說完,便自刎而亡。

吳王夫差後來聽到伍子胥的這一番話後,大為震怒,命人把伍子胥的屍體裝進了皮做的袋子,投到江中,讓其葬身魚腹。這樣一位吳國的忠臣就被小人伯嚭的讒言陷害而死,吳王身邊也再沒有人一個警醒他了,吳國政治也更加腐化黑暗。

所以說吳國的敗亡是必然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抗戰從民兵開始

談兵弄月

大明:開局辭官退隱,老朱人麻了

楚國隱士

宇智波帶子拒絕修羅場

三千琉璃

不列顛之主

巧合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