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加鹽大伯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章收編章邯,歷代王朝更迭,湯加鹽大伯伯,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高坐穩了丞相之位以後,正是項羽鉅鹿之戰大勝之時。章邯在戰鬥中面對楚軍連連退卻的舉動引起胡亥的不滿。他不管章邯有什麼戰略意圖,只知道現在有人造反,他這個皇帝當得不安穩。因此,胡亥接連派使者斥責章邯。章邯也是胡亥身邊的宦官出身,屬於近人,知道胡亥的驢脾氣上來不講半點情面。就連兄弟姐妹胡亥都殺,更別說他這個外人。肯定是不會留絲毫情面的。
於是,章邯派長史,也就是他的秘書司馬欣去咸陽跑關係,疏通疏通,那叫一個麻煩中的麻煩。
要見胡亥,先得見趙高。司馬欣求見趙高,趙高則是閉門不見,不聽解釋。司馬欣一看這情形,知道事情不妙,一刻也沒停留,掉頭就跑。他也是夠機靈,沒敢順原路返回,特意繞了個彎路。司馬欣此舉可謂有先見之明,他逃走沒多久,趙高就派人去抓他,幸虧他繞道而行,撿了一條命。
司馬欣一溜小跑跑回軍中,拉著都尉董翳向章邯報告:“現在是趙高當權。趙高是什麼人?嫉賢妒能之輩,最怕別人爬到他上頭。有他在一天,您仗打輸了肯定掉腦袋,這您也知道;可是仗打贏了,您還是肯定掉腦袋,這您也能想明白。何去何從,您好好考慮一下吧。”董翳更是直截了當,勸章邯背秦降楚。
這時候,陳餘不知道從什麼途徑知道了趙高要害章邯,大概是為了最後給趙王盡一份心,給章邯寫了封信。信是這麼寫的:
章將軍,秦朝以前有一位大將白起,南征楚國,北坑趙卒,攻城略地,立下戰功無數。結果呢,竟然被賜死了。白起的事是以前的事,略去不談。再說蒙將軍北逐匈奴,在榆中(今甘肅蘭州榆中縣)開地數千裡,功勞不小,結果竟然被斬首了。這都是他們立下的功勞太多太大,秦王已經拿不出相應的封賞了,所以就找藉口除掉。
將軍您掛印出徵也三年了,十萬餘將士血濺沙場,換來的卻是諸侯越打越多。秦朝宦官趙高當道,嫉賢妒能,阿諛奉上,弄出這麼大亂子來。他也怕二世遷怒於他,所以就想拿您做替罪羊,換其他人來平亂,好給自己脫罪。將軍領兵在外的時間太長了,跟朝廷裡的人越來越疏遠,誰能幫您出頭?
如果趙高想要害您,又沒人幫您說話,您是有功也得被殺,無功也得被殺。您就這麼等死嗎?不想反抗一下嗎?
現在是老天要讓秦朝滅亡,連傻子都知道。將軍您現在是在內不得直言進諫,在外將成亡國之將。您獨自支撐這種危局,多麼悲哀啊!
依我看,將軍何不跟諸侯訂立盟約,掉頭推翻暴秦,佔一塊地盤稱王呢?這不比負隅頑抗而遭殺頭之禍、妻兒老小都不能倖免強多了?
章邯接到信後,看了一遍又一遍。信上說的是句句在理,由不得章邯不考慮,但是他還是拿不定主意。原因就在於項羽軍中許多人原來是陳勝的屬下,而車伕莊賈就是在他章邯的誘惑下害死陳勝的,項羽的叔叔又是死在他章邯手裡,這深仇大恨能輕易化解嗎?
想來想去,章邯決定先試試看,於是派了個心腹去見項羽求和。項羽當場予以拒絕,並且先派蒲將軍兵渡過三戶津(今河北臨漳縣西),側攻秦軍自己率軍進擊,在汙水(今河北臨漳縣西)大破秦軍。
章邯本來就沒心思打仗,這一戰敗更著急了,再派使者誠心誠意地要求結盟反秦,求項羽給他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
項羽之前拒絕和談其實純粹是為了立威。他雖然打敗了王離,但是還沒真正與章邯交過手。如果這時候就同意結盟,日後章邯未必肯聽話。但是也不能非要消滅章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而且項羽還急著打咸陽,不想耽誤時間,加之此時正值青黃不接的春季,軍中糧草不足,不利久戰。所以,項羽本來就是要先透過勝利讓章邯服氣,讓諸侯服氣,然後再和談。現在時機成熟了,項羽召集眾將開會,徵詢眾人的意見,是否接收章邯。然而,項羽決定的事誰敢反對?況且能不打仗當然更好,於是,眾將舉雙手贊成。全票透過!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夏天的六月,項羽選了個大吉大利的日子,在洹水(今安陽河)南岸舉行隆重的受降結盟儀式。盟誓過後,章邯這才放心地來到項羽軍中見面。一見到項羽,章邯號啕大哭,把自己追殺起義軍等罪行全部推到趙高身上,對自己的“糊塗”真情懺悔,又哭訴了趙高對自己的迫害。
這都是逢場作戲,項羽哪會不明白。所以說項羽不喜歡玩心機,也不擅長玩心機,但這種缺點十足的表演他還是看得出來的。
對坐在他這樣位置的人來說,權力才是最重要的。為了權力,一切情義都可以不是情義,一切仇恨也都可以不是仇恨。所以,項羽沒計較章邯恨也都可以不是仇恨。所以,項羽沒計較章邯殺死自己叔叔的事,反而很痛快地封章邯為雍王,帶在自己身邊。然後,項羽封司馬欣為上將軍,帶領歸順過來的秦軍做先鋒,其實也就是敢死隊。反正秦軍不是他項羽的嫡系部隊,死多少他也不心疼。
章邯跟項羽手拉手做了好朋友,大秦王朝最後一支成規模的抵抗力量就這樣消失了。
趙國之圍徹底解決,章邯軍變成了自己人,該是趕緊去打咸陽的時候了。
項羽一聲令下,大軍拔營啟程,劍指咸陽城!
這氣勢,磅礴之至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