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加鹽大伯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章討項宣言,歷代王朝更迭,湯加鹽大伯伯,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漢王元年(公元前206年)冬,項羽的大軍終於殺進了齊國,與田榮指揮的齊軍在城陽(今山東菏澤鄄城縣富春北部)會戰。項羽的楚軍畢竟名不虛傳,將齊軍殺得狼狽逃竄。田榮在心腹的保護下逃跑,不料在平原(今山東平原縣西南)被縣裡的人殺了。

失去領袖的齊國成了一塊想怎麼揉捏就怎麼揉捏的麵糰。項羽火氣也大,把對秦國乾的事重新幹了一遍:把齊王宮殿縱火燒為平地,把投降的齊軍將士全部活埋,虜獲大量的老幼、婦女為奴。楚軍馬不停蹄,從城陽一路殺到北海(今山東淄博以東、掖縣以西地區),所過之處幾乎全都化為廢墟。人都是被逼出來的。項羽的殘暴終於使齊國人同仇敵愾,由屈服變為反抗。田榮死了,他的弟弟田橫還在。利用齊國人的憤怒與恐懼,田橫收攏了萬餘人馬,重新佔據城陽。本來打算速戰速決的項羽因為戰略上的愚蠢,被田橫絆住了。此時,連續作戰的楚軍已經開始疲憊、思歸,齊軍卻在保家衛國熱情的鼓舞下變得勇敢頑強。此消彼長之下,楚軍與齊軍交戰數場,始終未能奪回城陽。這一來,項羽就開始倒黴了。

在項羽跟齊人糾纏期間,僅憑一封書信就改變了項羽作戰計劃的張良已經逃到了劉邦身邊,從此正式成為劉邦的臣子。

為了進一步給項羽製造麻煩,同時為了成全張良對韓王的感情,劉邦特意選擇了韓國貴族後裔姬信,承諾將封他為王,命他奪取韓國。劉邦選擇的這位韓國貴族後裔,是戰國時期韓國第十九代國君韓襄王姬倉庶子之子,也就是韓襄王的孫子。

韓國國君是西周姬姓王族一脈,也姓姬。但按照當時的習俗,對於諸侯不稱姓。比如秦始皇嬴政,本來姓嬴,但是史書裡稱其為秦王政或趙政(因嬴政出生在趙國)。再比如姬豹,也是西周王室後裔,但是在史書裡不叫姬豹而稱魏豹。同樣的,劉邦選擇的這位韓國貴族後裔,名字應該叫做姬信,但是在史書上卻叫做韓信。這下,麻煩來了:當時劉邦手下有兩個韓信,一個是來自於淮陰的大將軍韓信,一個就是韓國貴族韓信。

姬信帶了大軍殺到韓國,新任韓王鄭昌不禁打,而項羽又被絆在城陽不能支援。因此,在姬信的進攻下鄭昌很快投降。劉邦履行約定,當即封姬信為韓王。從此,史書為了把他與淮陰韓信區別開,就稱他為韓王信。

項羽的失策不僅僅丟了一個韓國,還給死對頭劉邦送了一寶——陳平。

原來,在漢軍出陳倉圍廢丘的時候,劉邦帶著兵馬往東靠了靠,離著殷國就不遠了。殷王司馬卬沒等劉邦殺到,就降了漢。項羽急忙拜美男子陳平為武信君,讓他帶人平叛。陳平還真行,帶著人馬殺到殷國,剛打了三兩下,司馬卬(ánɡ)又毫不含糊地降楚了。這場勝仗對項羽太重要了,等於救了火一樣。大喜過望的項羽當即封陳平為都尉,賜黃金四百兩。

沒想到,陳平的滋潤生活並沒過上幾天。

當時,劉邦見項羽在城陽跟田橫大眼瞪小眼,乘機溜了出來,直奔殷國而去。這位殷王司馬卬真是了不起,跟沒骨頭一樣,立馬再度降漢。司馬卬的再次叛變令項羽怒火萬丈。項羽把司馬卬的這次叛變歸咎於陳平。在他看來,如果陳平像他一樣宰了司馬卬、坑殺殷國降卒,劉邦哪會撿到這個大便宜?眼見著局勢崩壞,自己又不能脫身,本來就暴躁的項羽有些發瘋了,傳出話來要殺陳平出氣。一肚子壞水的陳平哪會給項羽這個機會,當即掛印封金,表示跟項羽恩斷義絕,單人獨劍去投劉邦。

那時候交通不便,陳平要投劉邦,中間山隔水阻,遭了不少罪。尤其是在一次渡河的時候,撐船的看陳平穿著打扮,猜出他是個逃亡的將軍,認定他腰上纏著金銀珠寶。當時正是亂世。渡陳平的幾位船伕互相努了努嘴兒,使了使眼神兒,全都心領神會,單等船到江心就要把陳平弄死。陳平是個機靈鬼,當場就看出來情形不妙。如果一般人見情形不妙,大概要開口求饒。這絕對是錯誤的。賊最怕被人認出是賊,難保不殺人滅口。就算會水,跳船,水性再好哪能好過這幾個常年使船的?在這個節骨眼兒,不能不佩服陳平的急智。陳平不慌不忙,笑著脫掉上衣,跑上去幫船伕們划船。這幾個船伕互相偷眼一看,陳平腰間空蕩蕩,扔在船上的衣服也輕飄飄,沒帶著鉅款,不值得背一條人命,當即取消行動,順順當當把陳平送過了江。

一路上曉行夜宿,陳平到了修武(今河南修武縣),透過漢將魏無知的引薦,與另外六個來投劉邦的人才一起得到了劉邦的召見。

蕭何曾經說過,劉邦有傲慢、看不起人的毛病。這時,劉邦老毛病又犯了。通常來說,一個君主遇到有人來投奔,應該考校一下來者的才學,量才為用。劉邦倒好,領著七個人吃了頓飯。吃飽喝足之後,劉邦抹了抹嘴:“好了,吃完了,都下去休息吧!”另外六個人唯唯諾諾地退下去了。陳平一看,心道:要遭!今天見了漢王一面,下回指不定什麼時候才能再見。那這段日子裡我算幹嗎的呢?他馬上對劉邦說:“大王且慢,臣來見大王是有要事,必須今天跟您說,要不就來不及了。”劉邦一時好奇,留下來聽陳平細說天下大勢。

聽過之後,劉邦大喜,知道今天又遇上人才了,馬上問:“你在項羽那當什麼官?”

陳平回答:“項羽封我做都尉。”

劉邦當即拍板:“好,我也封你做都尉,!你先幹著,等立了功,還有封賞!”

都尉是僅次於將軍的武職,沒等陳平立功,劉邦就賞了陳平這樣一個比較高的職位,還讓他兼任參乘、護軍,在自己身邊擔任警衛,以便於隨時問策,同時負責調節各將領間的關係,監督諸將。

劉邦的任命一下,諸將不高興了,紛紛議論:“大王剛得了楚國的一個逃兵,還不知道他本領的高低呢,就跟他同乘一輛車子,讓他監督我們這些老將。這叫什麼事啊!”劉邦還是個倔脾氣,聽到屬下的議論,反而更加寵信陳平。他可不怕手下跟陳平有矛盾。越有矛盾,陳平才越不會包庇這些將領。君王之道就在與制衡,絕不能讓自己的臣子成為一塊鐵板。劉邦自然深諳此道。

劉邦得了陳平,有蕭何、張良、陳平、曹參、酈食其、陸賈等出謀劃策,遊說縱橫,又有韓信、張耳、盧綰、樊噲、周勃等領兵作戰,衝鋒陷陣,掌控著巴蜀、漢中、除雍國外的秦川、河南,又有韓國、西魏跟隨,有齊國、趙國、代國對楚國的牽制,形勢一片大好。

項羽這個昏招迭出的西楚霸王,就這樣把一位又一位可以輔佐帝業的人才、可以做助力的盟友送給了劉邦。

趨利避害是生物的天性。雖然孟軻先生早就喊出了“捨生取義”的口號,但向來瞧不起儒生的劉邦顯然有自己的看法。

那是漢王二年(公元前205年)的三月間。項羽久攻城陽不下,被田橫拖在齊國。漢王劉邦在河南邊上晃了幾圈,發現項羽根本沒心思理他,立即點齊人馬直奔彭城,企圖搗毀項羽的老窩。

這一回,劉邦帶的人馬非常多,集巴蜀、漢中、塞、雍、翟、殷、韓、河南、西魏等地的人馬,湊齊五十六萬大軍,帶著張耳、申陽、鄭昌、姬豹、司馬卬氣勢洶洶地殺向彭城。

在路上,劉邦還得知了一件好事:義帝熊心被項羽害死了。這可是鼓動天下人反項羽的一個絕佳藉口啊!劉邦心裡歡喜得不得了,表面上則傷心欲絕,號啕大哭,為義帝舉辦了持續三天的隆重喪事,向世人展示他的有情有義,同時突出項羽的無情無義。劉邦還發表了一段討項宣言:“滅亡秦國以後,天下諸侯一致透過,擁立了義帝,以臣子之禮侍奉。可是姓項的居然不守人臣之禮,不僅放逐義帝,還在項的居然不守人臣之禮,不僅放逐義帝,還在江南把義帝殺害,真是大逆不道的畜生所為啊!今天寡人和諸侯全身縞素,為義帝發喪。我發誓,要帶領諸侯一道討伐兇手,為義帝報仇!”

劉邦話說得漂亮,其實還是為攻打項羽找藉口。項羽是下手早了。若是晚上幾年,熊心不死在項羽手裡,也得死在劉邦手裡。

不過劉邦肯定是會讓熊心安樂死的,自己要個好名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抗戰從民兵開始

談兵弄月

大明:開局辭官退隱,老朱人麻了

楚國隱士

宇智波帶子拒絕修羅場

三千琉璃

不列顛之主

巧合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