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老子》?老子才不想讀《老子》!
黑茶芝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8章 《老子》?老子才不想讀《老子》!,家兄嬴政,誰敢殺我?,黑茶芝士,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今秦齊二國已經接壤,但齊王建卻並不擔心秦國會對齊國發兵。
且不說秦齊二國始終交好。
誰又會輕易踢掉對自己有求必應的舔狗呢?
齊王建獨獨擔心嬴成蟜!
如果說齊王建是條舔狗,那嬴成蟜就是條瘋狗。
根據齊王建得到的情報來看,一旦嬴成蟜出籠,就連嬴政都無法左右嬴成蟜那鋒銳的爪牙!
萬一嬴成蟜因此事而對齊國心生不滿,待到下次出兵時七拐八拐的突襲齊國。
那齊國可就遭老罪了!
後勝溫聲笑道:“王上大可放心。”
“公主無意爭寵,卻反倒是備受長安君恩寵。”
“入府初日便是公主當先陪侍。”
“長安君凱旋之後,旁姬皆撲入長安君懷中,唯公主得長安君主動相擁。”
“公主更是在入府當日便得韓夫人喜愛,閒暇之際都在陪著韓夫人侍弄花草。”
只聽後勝這話,好似媯靈已經在長安君府獨得恩寵了一般。
齊王建慨然道:“萬幸!萬幸!”
“靈兒喜靜而不好權,難當大婦,更不善管後宅。”
“寡人屢屢為靈兒的未來而倍感憂愁。”
“而今靈兒雖被迫聯姻,卻幸得良人!”
“只要長安君、韓夫人善待靈兒,寡人心安矣!”
媯靈若是單純得了嬴成蟜恩寵,齊王建依舊不會安心。
畢竟身為男人,齊王建很清楚男人對侍妾的喜好有多麼短暫和淺薄。
都不需要等到媯靈年老色衰,只要嬴成蟜膩了,甚至只是媯靈說錯了一句話,這份恩寵就會煙消雲散!
但媯靈更得到了韓夫人的善待,這就讓齊王建徹底放心了。
後勝朗聲而笑:“公主的恩寵,或許還要超出大王所料。”
從懷中取出一本書,後勝雙手奉上:“此乃長安君遣秦行人贈與王上之物。”
“請王上觀之!”
齊王建大感詫異:“這是何物?”
接過書本,小心翻開書頁,齊王建目露詫異:
“《老子》?”
輕柔又迫不及待的接連翻頁,齊王建的呼吸都更急促了幾分:
“全本!”
“全本《老子》竟盡數寫就於如此小冊之中?!”
齊王建左手抓起自己案几上用竹簡寫就、重達半斤的《老子》,右手拖著用長安紙寫就、輕若無物的《老子》,感慨道:“相差竟然如此之大!”
“若天下典籍皆能用此物書寫,寡人閱覽群賢篇章該有多輕鬆!”
“舅父,此何物也?”
後勝解釋道:“據行人言說,承《老子》之物名為長安紙。”
“這長安紙亦是長安君親自研造之物。”
“此物不止輕便,而且造價低廉。”
“於秦國,此物一匹僅售價五錢!”
齊王建激動的說:“一匹僅只五錢?”
“此乃大興文教之至寶也!”
“長安君將此物贈與寡人,難道……”
後勝的笑容愈發燦爛:“長安君固然將此物上交秦國,但卻明言此物除長安君自用之外,優先售與我大齊。”
“只是因路途遙遠,故而每匹的價格需要上漲至三十錢。”
齊王建連連頷首:“此乃應有之意!”
“莫說三十錢,便是三百錢亦是長安君對我大齊之善也!”
“傳寡人令!”
“長安紙乃是文運至寶,於我大齊境內免除一應稅賦,所有人不得辱之!”
如果嬴成蟜聽到齊王建這道命令,必定會面露欣然。
嬴成蟜選擇優先於齊國售賣長安紙的原因非常簡單,齊國最看重文教、文化氣息最濃、擁有最多的讀書人,更是儒家和黃老學派的大本營!
在原本歷史上,就是這些讀書人為紙張附加的神聖屬性,才讓君王都不敢用紙張拭穢。
直至元朝統治了這方天地才打破了紙張的神聖性,讓紙張和茅廁產生了聯絡。
倘若這紙張還叫麻紙,那嬴成蟜非但不會在意這些細節,甚至會帶頭拿著麻紙去如廁。
但偏偏,這紙張名為長安紙!
嬴成蟜可不希望帶著自己名字的東西成為菊花伴侶!
後勝肅然拱手:“唯!”
齊王建繼續說道:“長安君於天下甚重。”
“既然靈兒已得長安君恩寵,我大齊便當趁此機會進一步與長安君交好。”
“此事,當勞煩舅父也!”
後勝欣然應諾:“臣必不負王上所託!”
仔細商討了一番該如何討好嬴成蟜後,後勝走路帶風的離開了梧宮。
齊王建手捧《老子》,再次躺在了溫暖的爐火旁,興致勃勃的翻開書頁。
但他的雙眼瞳孔卻沒有聚焦,更沒有去看書頁上的文字,只是用微不可查的聲音嗤嘲輕笑:
“《老子》?”
“呵呵~彼其娘之《老子》!”
齊湣王十七年(前284年),齊國滅亡。
齊湣王之子田法章改名換姓,以流民身份往莒城太史敫(jiǎo)家做僕人避難,並因容貌俊朗而得以與太史敫之女私通,開啟了他的極品家丁生涯。
齊襄王五年(前279年),齊國王室宗親田單力挽狂瀾、大破燕軍,並在各國諸侯都以為田單要自立為王的時候選擇迎回田法章。
同年,田法章回返臨淄登基,史稱齊襄王,並立太史敫之女為王后,史稱君王后!
這似乎是一場天降富貴、龍王贅婿的標準爽文戲碼。
但,自齊襄王登基開始,局勢急轉直下。
田單被賣給趙國,天下六雄接連攻齊,齊國疆域淪陷超過三分之二,參與復國戰爭的大將們相繼戰死或被逐出朝堂。
齊國內部局勢更是亂到令人頭皮發麻,各路山頭勢力層出不窮,而其中為首的,便是太史敫並其親族門客!
君王后甍之前有心告訴齊王建一些可用的人才,但齊王建取筆牘之際,後勝至。
面對齊王建期待的目光,君王后只能留下一句‘我已經忘了’。
而後,憾然離世!
數日之後,後勝就任齊國相邦!
珍貴的書籍被齊王建按出了指痕,齊王建輕聲喃喃:
“寡人只能觀《老子》,但寡人亦欲觀《商君書》也!”
“可惜!”
“可恨!”
……
一個月後。
楚國,壽春宮。
楚王負芻眉頭緊鎖,眼中盡是不敢置信:“卿說什麼?”
“秦國增兵十五萬於陳城?”
“這會否是秦國之詐?”
楚國只是令項燕領兵五萬駐項城、令屈桓領兵三萬於上蔡,總兵力不過八萬。
誠如秦國君臣所料,楚國君臣就是要用這些兵力去逼迫秦國抽調青壯,耽擱秦國的耕作。
根據楚國君臣的推測,秦國大機率會提兵六七萬增防,最多最多也只能提兵十萬形成壓迫性對峙。
結果現在你告訴寡人,秦國直接增兵十五萬?
是秦國瘋了還是寡人瘋了!
令尹昭岑肅然頷首:“誠然如此。”
“上柱國亦未曾料到秦國會大興兵,特派斥候混入秦國境內查探。”
“秦將翦毫無遮掩之意,放任我國斥候抵近觀察。”
昭岑深吸了一口氣,沉聲道:“確是十五萬大軍!”
楚王負芻心中不由得生出些許忐忑:“秦國意欲發兵大戰乎?”
楚王負芻登基不久,雖然用放權作為代價穩住了國內局勢,但卻還需要時間進行統合。
他甚至都還沒來得及遷都呢!
如果秦國真的趁此機會發兵,楚王負芻難免會如楚王悍一般,被馬踏國都!
好在昭岑搖了搖頭:“秦國並無進一步動作。”
“且根據秦國去歲存糧的情況估算,秦國也無力支撐一場大戰。”
“秦國即便有心,亦無力也!”
楚王負芻眉頭皺的可以夾死蒼蠅:“不戰卻大興兵而戍邊,憑白耗費糧草、抽調青壯。”
“諸位愛卿,秦國究竟意欲何為?”
一時間,御書房陷入沉默。
楚國一眾君臣都無法理解秦國為何如此施為。
突然間,門外傳來熊萇的呼聲:“王上,公子啟傳來奏報。”
楚王負芻眸光一凝,沉聲吩咐:“傳!”
房門開啟,熊萇闊步入內,雙手奉上一枚竹筒。
核驗過封泥印信後,楚王負芻取出筒內竹簡,目光掃視著竹簡上的文字。
旋即,目露愕然:“秦國竟得如此奇物?”
昭岑不由得發問:“敢問王上,可是公子啟探得秦國此舉究竟意欲何為?”
楚王負芻將竹簡交給了昭岑,聲音滿是不敢置信的說:“公子啟言說,秦國長安君研造長安犁。”
“此物輕便靈巧,可以一牛一夫之力拉動,耕作之能卻不遜於現下耕犁!”
屈禾下意識的駁斥:“這怎麼可能!”
“公子啟定是在妄言也!”
景頗卻是緩聲道:“若是秦國果真有了如此耕犁,那秦國此舉就有了解釋。”
“長安犁可為秦國省卻大量青壯。”
“這些青壯可以用於開墾新田,卻也可以用於戍邊,甚至是用於戰爭!”
“這也是秦國此次大興兵唯一的解釋。”
“否則秦國此次增兵十五萬於邊便是純粹的自斷臂膀!”
景頗篤定的說:“王上,前番是我大楚增兵邊境,威逼秦國不得不抽調青壯,以耽擱秦國春耕。”
“但現在,秦國卻用我大楚之策,進一步增兵邊境,威逼我大楚不得不抽調青壯,耽擱我大楚春耕!”
楚王負芻等人都無法相信這天下間竟然有能被一牛一人操持的耕犁。
但,誠如景頗所言。
這是唯一合理的解釋。
否則秦國憑什麼敢增兵十五萬於邊境!
楚王負芻認同頷首:“景司馬所言甚是。”
“若是秦國果真擁有了如此耕犁,得以抽調出大量青壯戍邊威逼,我大楚該當如何?”
景頗、屈桓等人對視一眼,都能看到對方眼中的無奈。
幾個月前,想到這個計策時,楚國臣子們暢快大笑。
如此陽謀,秦國根本無法破局!
楚國自信滿滿的對著秦國投出了寄予厚望的標槍。
結果今日秦國卻將這標槍抓住,然後一個暴扣扎回楚國身上!
他們能怎麼辦?
群臣只能拱手:“臣請增兵!”
面對這等陽謀,秦國君臣想不出破局之策。
楚國君臣同樣想不出破局之策!
他們只是覺得,這一枚迴旋鏢,是真的痛!
楚王負芻緩緩頷首:“那便依諸位愛卿所言。”
“再增兵……”思慮半晌後,楚王負芻方才繼續說道:“五萬。”
“何如?”
以十三萬兵力對峙十五萬兵力,想要主動進攻很難,但維持威脅制衡卻已經差不多了。
故而群臣順勢拱手:“王上聖明!”
楚王負芻沒有因群臣的奉承而喜悅一息時間,當即沉聲發問:“公子啟所言的長安犁,諸卿如何看待?”
齊國自復國之後無戰事,這個認知很大程度上源於《史記》,但齊國只是復國之後不主動發動對外戰爭而已。
僅看《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史記·趙世家第十三》、《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等《史記》內的篇章,我們便可以看到在齊國復國之後,秦國奪齊國剛邑、壽邑,楚國滅魯之後長期在南陽與齊國鏖戰,威脅齊國腹地,燕奪齊聊城,魏取齊五都之一的平路等數十城,趙國藺相如、龐煖、燕周等大將輪流進攻齊國,在秦國出兵助齊之前,趙國疆域一路擴至東海!齊國末年非但不是數十載無戰事,反而是罕有喘息之機。
戰國六雄的日常就是縱橫、耕戰、打齊國,齊國嘗試過抱所有國家的大腿,但只有秦國願意給齊國抱,讓日常打齊國的國家變成了五雄。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