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之羈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一章 茶,東京武俠故事,生之羈絆,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有點陰。

細細密密的小雨已經開始輕輕漂落,“玉龍旗”大賽的餘熱本還未褪去,但在這看起來壓抑的天氣中,越來越多的人都不想出門了,畢竟誰也說不好會不會突然下大雨。

對此,福岡市地方政府連聲罵晦氣,遊客們憋著不出門,這損失的可都是錢啊,是福岡市的GDP,是他們地方政府的稅收啊!

有些人因為不確定的天氣而不想出門,有的人卻是下刀子也要去赴約,赴一個可能會有生命危險的約,因為這個約,他已期盼多年。

酒店房間內,北山浩一用嫻熟流暢、自然從容的手法泡著茶。

東瀛的茶藝非常繁瑣,一般來說一定要在專門的茶室進行,茶室的裝修也有特定的要求,茶室的佈置和設計,茶室內茶具的擺放等等,甚至進入茶室要邁哪隻腳,都有很嚴格的講究,任何一步都不能有偏差,很有東瀛一直在強調的“工匠精神”。

北山浩一出身東瀛望族,北山家在幕府時期就是上流武士家族,地位極高,也曾是數代幕府將軍的座上客,傳承到現在,足可以稱得上一句歷史悠久,家學淵源。

他本應該去學習東瀛茶藝的那一套的,但不知怎的,相比於將每一個步驟都限制得死死的東瀛茶藝,北山浩一更喜歡做起來沒有太大拘束的中原茶道。

東瀛的茶藝也被東瀛稱之為茶道,但北山浩一認為東瀛茶藝匠氣太重,稱不得“道”,唯有中國茶道與道家思想密不可分,頗得道家“道法自然,返璞歸真”的真意。

而從中原傳入東瀛的茶道之所以會發展成現在這般模樣,實際上和東瀛特殊的國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東瀛系一島國,受限於地理環境形成了海洋尚武文化,但又因為處於中原文化影響圈範圍之內,受中原文化影響深遠,沒有成為類似同時期西方文明那般的海盜文明,更由於島國自然環境極不穩定,所以封建禮教尤其是思想等級制度被東瀛完全貫徹。

雖然據東瀛兩部著名歷史書籍《古事記》與《東瀛書紀》記載,東瀛的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國即位,後世還把這一天定為東瀛的“建國紀念日”,但實際上,自綏靖天皇以下的八代天皇似乎都不存在(即“闕史八代”),第一個將最高統治的稱呼由“大王”改為“天皇”是東瀛天武天皇。

當然,這種對於自己國家文明的美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真正讓人感到迷惑的應該是隔壁高麗,瞎認祖宗,以三杆子打不著的高句麗為中心構築高麗歷史體系,將古代中原包括帝嚳、帝堯、帝舜等上古五帝認作古高麗部落首領,到了現代,更是不要臉地從一本野史《三國遺事》(由高麗時代僧侶一然所編撰,以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為記述物件的野史,和中原三國沒關係)中尋章摘句找到了一則神話傳說,並將這則神話傳說當做了自己文明的起源,試圖從文明起源上擺脫中原的影響。

在一開始,這則神話傳說雖然被編入教科書中,但被著明是“據說”,也就是他們也不認為這是真的,但是在2007年後,高麗啟用新版歷史教科書,將“據說”兩個字都被刪除了,那則神話傳說赫然成為了不容置疑的真實歷史!

這不止不是人間的操作,這簡直不是陰間的操作!

看過高麗這種突破下限的操作,東瀛這點對於文明起源的美化就顯得非常微不足道了。

這不是一個比誰好,而是比誰更那麼不爛的世界。

說回東瀛,在天武天皇之前,雖然公元四世紀大和國就統一了東瀛,形成了現今東瀛皇室及制度的雛形,但因為之前東瀛一直都是氏族部落制度,東瀛的實際統治者還是以蘇我氏為首的幾大氏族,東瀛皇室的權力處處受制於那些大氏族。

公元七世紀,東瀛皇室發動政變,消滅蘇我氏等大氏族首領,成功奪權,成為東瀛無可爭議的實質統治者,天武天皇正式改“大王”為“天皇”,同時改革東瀛制度,根據中原唐朝的政治和經濟體制實行“大化改新”,先後派遣十幾次規模巨大的遣唐使到當時的大唐首都長安學習,至此,東瀛才完成了由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的過渡,而“大化革新”也和近代將東瀛從封建社會推向資本主義社會的“明治維新”並稱為東瀛歷史上的兩次重要變革。

“大化改新”後,東瀛差不多是照搬了當時唐朝的政治體系,仿造長安建造奈良城不說,很多官職連名稱都沒換就這麼被東瀛用著,神還原,考慮到當時也沒有版權這個說法,東瀛的這種行為也沒什麼好說的,說不定唐朝知道了還會會心一笑。

當時的東瀛全面學習唐朝,基本可以算作一個“小唐朝”,但唯獨有一樣非常致命的東西,東瀛卻沒有向唐朝學習,那就是“科舉”制度。

這主要是因為東瀛自然災害頻發,在這樣的自然環境威脅下,東瀛人民對於穩定有著極端的嚮往。

對於穩定的極端追求使得東瀛極端認可穩固甚至是僵化的社會等級制度,任何天災人禍帶來的不穩定,都比不上社會等級制度崩壞帶來的不穩定。

中原傳來的社會等級思想被東瀛視作維持社會穩定的鐵律,所以也就不允許“科舉”這種給底層人民用以上升的渠道存在,說白了就是東瀛的統治階級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故意沒有學習“科舉”,反正東瀛統治階級對自己的手底下人民的尿性非常清楚,借他們十個膽子也不敢造反,所以“科舉”在東瀛不僅沒有維穩的作用,反而是一個重大的不穩定因素。

而要說古代東瀛的人民多恭順,古代中原大部分時期,農民的農業稅普遍不超過百分之十,而在古代東瀛,農民的農業稅普遍在百分之六十以上,相當於中原沒有土地的佃農的收入。

中原歷朝歷代的改朝換代其根本原因就是在於土地兼併造成大量佃農,於是全國各地烽煙四起、造反頻發,簡單點說是農業稅上了百分之六十,老子就敢造反!

而在古代東瀛,百分之六十的農業稅已經是貴族老爺開恩,很多時候農業稅的比例還在百分之六十以上,極端情況下,百分之九十的農業稅,大名們也是敢收的,但就這樣,古代東瀛也從來沒有改朝換代過,古代東瀛人民的恭順可想而知。

實際上現在也差不多,社畜在失業的情況下寧可自殺,卻也不敢向剝削自己的資本家發動捨身一擊,這麼一想,現代東瀛的人民和古代東瀛的人民也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以上種種究其原因,還是在於東瀛根深蒂固的社會階級制度,這是東瀛體制維持社會穩定的基石,為了強化社會階級制度,東瀛社會自上而下就在普及一種思想,那就人和人是不一樣的,上層人和下層人從本質上就有所不同。

若是當時的東瀛真就引進“科舉”制度,讓那些苦哈哈的泥腿子也走入朝堂,晉升上流社會,這豈不是在告訴其他泥腿子,他們實際上和那些貴族老爺沒什麼本質區別?

都是一樣的人,那他們還會願意無條件任由那些掌權的貴族老爺剝削奴役麼?會願意麼?

在中原,“科舉”制度被視作底層人民的晉升渠道而成為維持社會穩定的一環,歷朝歷代,當“科舉”完全被上層階級壟斷進而失去作為底層人民晉升渠道的作用時,一般都是一個朝代造反頻發的時候,而造反的首領又或者首領身邊的幕僚往往就是那些科考不順的落地秀才之流。

“科舉”的本意就是將這些隱藏在人民中的不穩定因素找出來然後收為己用,一方面增強統治階級的實力,另一方面削弱低層人民的凝聚力,可謂一舉兩得。

而當“科舉”不再公正,通往上層社會的渠道被堵死時,那些膽大包天而且有謀略的讀書人可是真敢造反的!

誠然,中原每個朝代的滅亡大多源自於土地兼併,這是所有問題的根源,老百姓吃不上飯了不造反幹啥?但是能將一盤散沙的老百姓凝聚在一起,一起向著“造反”這項有前途的事業奮鬥,還是得有那些腦子靈光的人鼓動牽頭。

底層人民水深火熱的環境是枯黃的草原,而那些有勇有謀的人則是火星,無論草原還是火星,單獨存在都不會如何,而一旦遇到一起,那就會是燎原之火。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那些“星星之火”都本該在“科舉”制度中脫穎而出,成為國家棟梁中的一員,當然,也可能是國家的又一條蛀蟲,總之都會是國家統治階層的一員。

但可惜,上層晉升渠道堵死了,所以他們只能選擇造反。

你不給我官當,那我就自己來取,造反搞好了,說不定就可以改叫“起義”,到時候不要說當官,說不定我還能當個皇帝!

中原人民的思想永遠是這麼樸實無華,以及膽大包天。

但是這個在東瀛不行,東瀛自古以來就將人與人之間的階級限死了,上層是上層,下層是下層,上下階層可以有溝通,但不能有流通,相互之間不可以有一絲逾越,這是雷池。

所以“科舉”在中原是統治階級收攏人才以及維持國家安定的重要工具,但是在東瀛,想也不要想。

正是因為極端重視以及強調階級,東瀛整出了很多簡直可以說是反人類的東西。

就比如說茶藝吧,茶藝整那麼多步驟,沏出來的茶就一定會更好喝的麼?不一定,因為茶這種東西,說白了是人去遷就茶葉,技藝應該根據茶葉以及泡茶的泉水作出調整,一味追求規範,一味追求儀式感,這在茶藝上本就是捨本逐末的蠢事。

可是!架不住這樣做逼格高啊!

和隨隨便便沏出一壺茶比起來,繁瑣的步驟,恨不能用尺量的規範,沏茶和飲茶時刻意營造出的儀式感,這些都在告訴那些下層人,我們和你們不!一!樣!

越繁瑣的東西,很多時候並不意味著它好,而是說明用它的人,閒!

不是吃飽了撐的還不用工作的人,根本不會去找這樣的不自在,而下層人民,都是吃不飽且累得要死的人,他們難以理解為什麼上層貴族要這樣喝茶,他們只能認為這其中一定著有什麼玄機,而他們不懂這種玄機,那一定是他們的智慧遠遠及不上上層貴族,於是底層人民對於上層貴族越發恭順不敢違逆。

這就是門檻,用來將下層人限制在下層,不得進入上層的門檻,而這樣的門檻,在東瀛數不勝數,以至於很多因為新興產業而異軍突起,擁有大量財富的新貴們都被攔在真正可以決定東瀛走向的決策層外,他們是外人看來的上流社會一員,但又不算真正的上流人士,被真正的上層人壓榨利用,最終走向末路。

東瀛是不允許“下克上”的,這裡的“上”和“下”,真正所指的應該是上層貴族和下層人民。

禮教從來都是統治工具的一種,而且是最好用的一種,將上層貴族和下層人民界限清晰劃分,然後告訴下層人民,不要去碰它,這不是你們可以染指的!

時至今日,在社會主流高喊著“人權”、“自由”、“平等”的現代社會,東瀛的階級制度依舊牢不可破,官僚的孩子是官僚,政客的孩子是政客,上下階層的流通主要靠入贅,這樣的東瀛,北山浩一併不喜歡,但身為北山家的長子嫡孫,很多事情不是說他不喜歡就可以反抗的,棄用東瀛茶藝,而用最隨意最揮灑自如的中原茶道的方式給自己沏茶,這或許就是北山浩一唯一能做出的反抗。

在表現性,溫文爾雅、君子如玉的北山浩一和自己的父親很像,但本質上,北山浩一更接近自己那個無法無天的姑姑。

只可惜,他是北山家的長子嫡孫,且是獨子,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擔在肩膀,他無法背叛自己的階級,更無法背叛自己的家族,在責任和天性之間,他只能選擇後者。

這一點,他實際上是非常羨慕自己的姑姑,她永遠有一堆人慣著她、寵著她、放縱她、保護她,她永遠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動,在東瀛這個所有人都有層層束縛的國家,這樣的人值得每一個人羨慕。

而今天,北山浩一也決定按自己的想法做一件事情,而且絕不更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獵魔人:狼學派的狩魔手記

鉻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