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穹之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四章 工匠,橫刀十六國,蒼穹之魚,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北行的人很快就集結完畢。

所謂家眷,不過是一些老弱婦孺,以及乞活軍的傷殘老卒,灰髮蒼蒼,一千三百多人,坐在幾十輛大驢車上緩緩向北而去。

驢車上鋪了厚厚的乾草,還帶了不少煤餅,以防氣溫驟降。

不過他們臉上並無多少沮喪之意,一聽說去廣宗,反而頗為喜悅。

廣宗是乞活軍的大本營,錢糧廣足,不用挨餓受凍。

與之相比,在黑雲山上朝不保夕。

“老兄弟們,去了廣宗,吃喝就不愁了。”薄武鼓動著人心。

“哈哈,我家的幾個侄兒在廣宗,也不知道怎樣了,現在過去,正好相聚。”

“當年我妻兒失散在河北,不知能否尋到。”

大部分人並不清楚其中的博弈和算計,沒有性命之憂,便欣然前往。

李農要的也是黑雲山的態度而已。

如今薄武帶著家眷去了,兩邊不用再劍拔弩張。

“常先生果然了得。”李躍望著漸漸遠去的人面無表情道。

常煒此刻又換上了藤帽和皮氅,“大丈夫能屈能伸,不可拘於小節,韓信有胯下之辱,張良有拾履之羞,寨主若有大志,不可一味逞強,在下有一言,不知寨主願聽否?”

“先生請說。”

“短則一年,長則兩年,鄴城必有大亂,寨主有雄心壯志,卻也不可過早露出頭角,薄頭領此去,黑雲山與廣宗聯絡緊密,並非壞事,這已經是在下能想到的最好解決之道。”

雖說是李農派來的,但李躍感覺他似乎有幾分傾向自己。

回過頭想,薄武此去廣宗,算是最好的解決辦法,為日後做些鋪墊。

而薄武將唯一的骨血留給自己,也是在安自己的心。

李躍深吸一口氣,“多謝先生。”

常煒拱手道:“永嘉之亂以來,血流似海,枯骨如山,豺狼當道,野狗橫行,寨主醫術高明,活人無數,此為大功德,他日河北大亂,還望寨主多多照拂百姓,以蒼生為念。”

每個人的行為後面都有自己的動機。

“躍定會盡力!”

“告辭。”說完這句話,便與隨從一起下山去了。

望著他下山的背影,李躍忽然感覺這世道並非全是財狼野狗,還是有不少心懷蒼生之人。

這樣的人也是團結的物件。

只可惜現在實力太弱。

石韜的兩個使者急匆匆的趕來,不再掩飾惡意,“今日之事,秦公他日必有回報!”

李躍瞥了二人一眼,沒心思理會這兩條野狗,“哦?那在下就拭目以待了。”

“告辭!”兩人憤憤而去。

大雪之後接著下了兩場小雪,但天氣卻不再那麼寒冷。

周牽前來彙報戶曹的進展,“粗略統計,黑雲山有戶六千八百戶,口三萬有餘,丁壯七千五百餘,詳細人數,還需兩個月方能完成,軒轅山未作統計。”

李躍翻了幾塊戶板。

上面的字歪歪扭扭,說不出的難看,但好歹還能認出來。

名字大多是王阿七、劉十一、楊狗、趙豕之類的。

周牽慚愧道:“事情倉促,很多人沒有大名,是以屬下該以數字區分之。”

尋常人也根本不在乎姓名,歷史上很多人混出頭了才改的名字。

“事急從權,此策大妙。”時間緊,任務重,只能多動腦筋。

“編戶時,屬下發現五十多名工匠,如今有了鐵礦,工匠正堪其用!”

“還有這等好事?”李躍大喜過望。

流民之中本就龍蛇混雜,什麼人都有,農夫、鐵匠、木匠、戍卒、衙役等等。

幾十個工匠並不算多,相對於三四萬的人口,反而有些不夠用。

“這些人一開始躲躲藏藏,後來見山上人心安定,方才放下戒心。”

“不怪他們。”李躍笑道。

人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小算盤,黑雲山上若是整日打打殺殺的,誰敢出來?

大部分流民心中的最佳避難之地是江東,而不是一個山賊寨子。

要別人貢獻力量,首先山上要能讓人安心才是。

未設定法曹之前,山上人人自危。

“這點人不夠,凡有一技之長者,皆可成工曹記名匠人,沒人每月多補償二十斤糧食。”

這年頭的人總喜歡留一手,三萬人只有幾十個工匠說不過去。

生產力就是戰鬥力。

兵器、農具上隨便一點工藝上的改進,都會提高生產力。

李躍還指望打造投石機、床弩、鐵甲等等。

每個月多得二十斤糧食,誘惑極大,應募者頗多。

單鐵匠就有二十多人,其餘木匠、石匠、皮匠、騸匠、裁縫、屠宰匠等等多達兩百多人,另外還有擅長編草蓆、草衣、草鞋的人,會放牧之人,會養魚的等等,五花八門。

李躍也沒嫌棄,將人分成鐵、木、皮、雜四大類。

只要有一技之長,都給掛個名號,鼓勵他們的生產積極性。

每一類中選一技藝相對高超者為主事,趁著冬天,招收學徒,教會一人,每月再多五斤糧食。

山上立即熱火朝天起來,石匠們擴建鍛爐,木匠和皮匠修建橐龠。

所有工匠當中,鐵匠的最忙碌,冶煉還在其次,關鍵是捶打,需要成百上千次揮動鐵錘,沒有經驗的人,很難成功打造出所需的鐵器。

以前鍛造的都是些工藝不復雜的鐵錘、骨朵、狼牙棒等物,現在想打造甲片、箭簇、刀劍,極考驗工匠的水平。

東漢時,南陽太守杜詩發明了水排,利用水力鼓風冶鐵,大大提高了冶煉技術,使產量大大增加,質量也提高不少。

整個漢朝都極度重視技術發展。

官府鐵器專營,為技術大發展鋪平道路。

但隨著東漢的崩潰,三國混戰、大瘟疫、五胡亂華等種種天災人禍,南陽大鐵坊早已沒落,很多技術也失傳了。

山上暫時沒這條件,也沒人會製作水排,材料、選址都有一定的要求,這種高科技一般都掌握在士族手中。

短期內,黑雲山難以複製。

只能先解決有和無的問題,然後再慢慢改進。

萬事開頭難,但開頭了也就不難,也就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

李躍給他們足夠的時間,東西沒造好,重新熔鍊,並不做處罰,經驗總會累積的。

在打造兵器前,李躍先讓他們打造一批農具練練手,為春耕做準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亂世種田養崽日常

穗穗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