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穹之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六十八章 推行,橫刀十六國,蒼穹之魚,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慕容垂連長子慕容令都送來了,自然唯梁國馬首是瞻。

只有關中大亂,慕容垂才有機會,而他擴張的方向,只能是西面或者北面。

李躍密信送去之後,慕容垂欣然向江東派出使者,請求桓溫一同出兵,夾擊關中,收復長安。

燕國原本就是晉室的藩屬,兩邊溝通起來也方便。

但慕容垂的使者南下之後,如石沉大海一般沒有動靜。

反而是苻堅攻下涼州後,送來各種奇巧珍物,光是西域美人就有一百多人,還有十幾車蒲陶酒……

“苻堅居心險惡,送這般東西前來,乃是為了消磨陛下的雄心壯志!”常煒板著臉,一副不容商量的語氣。

李躍望著站成一排的美人,身材婀娜火辣,也許是混血,相貌兼具中土西域之美,融合的恰到好處。

有人抱著琵琶,有人手持羌笛,有人扶著箜篌……

姿態各異,媚態天成。

“令君所言甚是,來人,將她們領至月姬嚴加管教。”李躍揮了揮手。

苻堅太瞧不起人了,拿這些考驗自己。

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

苻堅送這些上來,明顯沒安什麼好心。

常煒瞥了一眼李躍,神色間隱隱有那麼一絲絲懷疑,“陛下應當節制,天下尚未一統,慕容恪在遼東常欲捲土重來,桓溫在南勵精圖治,北伐在即,苻堅包藏禍心,陛下任重而道遠。”

“令君所言甚是!”李躍一臉正氣。

“桓溫素有大志,既然不願西征關中,必會出兵中原,刀磨了兩年,總要一試,唯有收復青徐兗豫故土,桓溫方可行司馬炎之事,陛下當早做準備。”

談到正事,常煒語氣正常了一些。

一個關中入不了桓溫眼。

“如此說來,此戰非小?”李躍眉頭一皺。

剛剛決定休養生息,積蓄國力,桓溫又要貼上來。

中原百戰之地,所言非虛。

“非但不小,苻堅或許也會涉足其中,如今天下樑秦晉鼎足而立,燕代勢微,不足道哉,大梁雖強,卻不如當年曹魏,江東雖弱,國力遠超當年東吳,秦晉結盟乃是必然!”

常煒謀士出身,多次出使四方,能力或許沒有王猛那麼全面,但眼界絕不差。

天下一旦陷入三國鼎立的格局,想要打破就有些難了。

漢末九州,曹魏獨佔其六,依舊不能打破鼎足之勢。

“苻堅與桓溫有國仇家恨,竟能結盟?”

“觀苻堅所為,雄心壯志,絕非池中之物,些許私仇,定能容忍,當年劉備猇亭慘敗,火燒連營,殂於白帝城,劉禪亦與江東盟好,共抗曹魏,關中、江東名士極多,不乏遠見卓識之人。”常煒捋了捋長鬚。

江東與關中乾柴烈火,郎有情妾有意。

桓溫不伐關中,已經能看出他的心思。

李躍不報任何僥倖心理,“水來土掩,兵來將擋,苻堅、桓溫想成鼎足之勢,須問一問朕麾下將士同不同意,天下人口六成在關東,苻堅、桓溫安能與朕相抗!”

三國鼎立之勢成型,是因為曹操赤壁之敗、漢中之敗,給了劉備孫權機會。

李躍不會犯這種錯誤。

別管苻堅、桓溫怎麼蹦躂,關東只要穩住,他們就沒機會。

三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自漢末以來,紛亂兩百載,統一乃人心所向!”常煒居然也引用鴻臚吏們的口頭禪。

雖說都知道桓溫會北伐,但桓溫卻遲遲沒動手。

即便秋收之後,也靜悄悄的。

水來土掩,兵來將擋。

李躍要忙的事情很多,沒功夫把所有精力都花在南邊,只令魏山率兩萬黑雲軍鎮守許昌,徐成一萬步騎鎮洛陽。

數月之前已經率數千精銳南下壽春,加上合肥的梁嘯部,擋住桓溫的第一波攻勢不難。

今年雖然不是豐收,但收成還不錯。

百姓安居樂業,地方上頗為平靜。

投入大量人力之後,國中教化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將演算法口訣和三字經刻在木板石板之上,立於諸城之中,由鴻臚吏每日教習百姓。

雖然短時間內還看不到成效,但種下種子,總會開花結果。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開化吾國吾民,是一個皇帝的使命。

當然,任何事推行下去都不容易,永遠都有反對勢力和守舊勢力。

羯趙立國幾十年,已經形成了慣性。

尤其是幽州新收復的地盤,原本就是投降過來的,夷狄居多,聚族而居,自成領落。

“既不能以王化化之,當以刀劍化之,拒不習漢言者,皆斬!”李躍沒有慣著他們,直接頒下一道殺氣騰騰的詔令。

跟他們講寬仁沒用,他們只聽的懂刀子揮舞時的聲音。

比起冉閔的殺胡令,李躍要寬仁多了,既然不想融入華夏,那就送他們上天。

這時代的規則就是如此。

詔令下達,本以為他們會抵抗,誰知黑雲軍提著刀上去後,一個個都乖巧的念起了三字經……

“一群賤骨頭!”李躍心中暗罵了一句,算是明白了怎麼跟他們打交道。

三句好話比不上一耳光下去。

想要推行漢化,就需要改進文化的載體。

竹簡太過笨重,縑帛太貴,不是一般人用得起。

不過這時代紙張早已出現。

李躍在山陽鐵坊旁修建了一座紙坊,造紙技術早已成熟,先秦時代已經出現,經過兩漢的不斷改進,非常適合運輸、書寫,大大簡化了辦公流程,提高官府執行效率。

缺的是推廣,而不是技術。

如今梁國的工匠早已形成體系,李躍投入些許人力物力,一座大紙坊便拔地而起。

材料都是現成的,就地取材,麻、楮皮、桑皮、青藤、竹皆可為原料。

李躍親自設計流水線,不到半個月,第一摞紙便應運而生。

色澤偏黃,不如左伯紙那般細膩,但已經能滿足書寫的需要。

為了滿足不同的需求,精品紙也造了不少,細細碾磨,摻些米漿,加些香料,成型之後,再經磨光,一張帶著香氣,潔白、平滑的精品紙問世。

廉價紙的問世,最大意義便是打破士族豪強對知識的壟斷,加快知識傳播的速度。

“古無紙,故用簡,非主於敬也,今諸用簡者,皆以黃紙代之!”李躍下了一道詔令,全國推廣用紙取代竹簡。

同時也允許民間自行造紙,到達品質要求後,由官府購入。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侍枕蓆

枝頭小憩

家兄嬴政,誰敢殺我?

黑茶芝士

一枕嬌

陳十年

小紅娘

桃花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