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奧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卷:關渭祀神-祖脈魂宮 第四百九十四章:陽泉驛驚魂,民國詭聞實錄,漆奧嶠,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嶺、子午道、陽泉驛
一天一夜,晝夜輪換。
待嶽觀潮他們穿過山洞裡的棧道,再出來時已經到了子午道盡頭,趁著早晨的青光看向前方,那巨大關隘,形如凸形巨樓矗立在山門前!
嶽觀潮仔細觀察,他們所在的位置距離山腳已經不過十里,再走個幾里就要進入漢中盆地了,山坡邊石欄厚重堅實,棧板下的木樑鬥枋支起整個棧道,在往外即是奔騰雲海。
“先停下吧,我想站在城樓上拍幾張照片,這種美景太難得了。”
嶽觀潮見她說了第一句話,連忙點頭答應,跟著停了馬車。
拾級而上,站在樓前,宋思媛趴在垛口旁說道:“像這樣的關隘,在子午道有很多,在古代是將領保衛棧道的關點,一旦出了問題,道口會透過烽煙來提示情報,關口關閉後,想再出棧道就難了很多,誰要過棧道,誰就要先把關口給佔了。”
語畢,宋思媛憑欄眺望,看向關口下的漢中盆地!
此刻,已經是紅日欲出,他們所在的關隘剛向前方的盆地,只見奔騰捲雲被兩側高山聚攏成群,整個漢中盆地如籠罩紗霧,映起金紅燦爛的輝光,連帶著幾條河流漸漸消融,冰凌熠熠閃光,看得人心曠神怡。
眾人見此美景,又呼吸包含露水的山野清風,晝夜趕路的疲倦消去一大半。
宋思媛拿起相機,把金光雲海給拍攝下來,關口下即是奔騰瀑布,湍急水流奔騰入河,湧進山峰下游就此墜入雲海。
宋思媛拍完關隘的照片,嶽觀潮他們加大馬力,又過了子午河石橋,來到河邊的陽泉驛,如果把漢中盆地比作一個平躺葫蘆,那陽泉驛就位於葫蘆嘴的位置,這裡是進入漢中盆地的第一驛站,也是過秦嶺的休憩驛!
行人要想翻越數千裡秦嶺,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便人受得了馬也遭不住,萬一馬累死在半路,那可真是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為防人困馬乏出災難,來往關中和川蜀的車隊馬隊,往往要在秦嶺腹部的漢中盆地休憩精神、給餵馬料,讓人和馬都休息好了,才會繼續趕路。
他們一旦選擇休憩,要麼去葫蘆底的漢縣官驛,要麼就是葫蘆嘴的陽泉驛,二者一為官府公驛,一為民間私驛,幾乎全都用於車馬休憩,也沒太大區別。
他們要到的,就是子午河畔的陽泉驛!
這座驛站雖說是在平原,卻壘砌出數米高的黃土堆,所有客棧宅邸都建在夯土堆上,就好像老墳包上蓋宅子,老遠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仔細觀察,土山面積也不算大,只有大概二三畝地大小,和周圍的險峻高山比,只是個小土包,四面有歪扭石道可供上下,土堆下豎起簡陋烏頭牌,只用生鏽的鐵皮嵌著“陽泉驛”三個大字,最多在柱頭掛著灰撲撲的店招子,連個燈籠都沒有。
他們駕著馬車上了走馬坡,四方夯土牆立馬如城堡般橫陳在前,看上去跟個黃土磚牆的四方甕城差不多,每條院牆都有望樓高塔,巡夜火把已經熄滅,冒著沉沉青煙。
在院牆中心,有兩個進出門樓,一塊巨型匾額書寫陽泉驛站四個字,可見鉚釘柳木門洞開,院牆邊不斷有馬車停下,這些行路人把韁繩套在駐馬石上,拍著身上的塵土,三兩成群走進驛站。
“我沒想到這裡還有那麼多人停留,還以為只是個小型院子。”
宋思媛看向院牆,這座驛站面積不算小了,如果從遠處看,幾乎跟個小型村鎮同等大小,再加上車馬流轉頻繁,更是叫她驚訝不已。
唐寶官年輕時應該是來過這裡,咳嗽著煙嗓子解釋道:“女子,陽泉驛和漢縣驛從古到今都是休憩大驛,哪朝的天子想讓車隊運貨都得在這裡修整,這驛站經歷數千年營繕多遍改了又改,屋子陳設早已改變,院落結構確實還是這種四方甕城的形制。”
對於眼前的驛站,宋思媛驚奇卻也能理解——除了大一統王朝時期,秦嶺能受控於朝廷,一旦國土多朝並立,這裡的關隘就變得很重要,活物流轉也好、行兵攻伐也好,大多要在漢中盆地停留,這樣的驛站如果只是尋常院落,根本防不住山賊流寇,也唯有這種高門大院,才能抗住流寇的刀兵火器。
“走吧,我們不是來打尖兒的,直接把馬車開進去,叫跑堂的給馬兒也吃點好料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