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千四十四章 逼宮,天唐錦繡,公子許,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績迎至門前,李治大步而入,急忙躬身見禮:“微臣未曾遠迎,殿下恕罪。”
“誒!英國公何必如此?本王不請自來,乃是惡客,還望不要見怪才好……”李治一臉笑容陽光燦爛,上前一步阻止李勣失禮,態度和煦,令人如沐春風。
古往今來但凡有所成就的政客,大抵都有這等使人親近的氣質,此乃天賦,不能強求……
李績欲讓親兵奉茶,李治擺手阻止,笑道:“不必麻煩,本王與英國公閒聊幾句,坐坐就走。”
李績心知肚明,自然不再堅持,請李治於窗前茶几旁席地對坐。
窗外雨水潺潺,夜風清涼。
李治也不囉嗦,迂迴寒暄那一套在李績這樣人面前毫無用處,且會引發對方反感,遂開門見山,直言道:“英國公對於儲位歸屬,有何看法?”
李績微微眯眼,似乎未料到李治居然這般直接,略作沉吟,道:“儲君歸屬,自乃陛下乾綱獨斷,為人臣者只應奉陛下皇命而行,豈敢以己身之愚見混淆陛下之聖心?殿下此問,臣不敢答。”
李治鍥而不捨:“國公您乃父皇腹心之臣,素來視若肱骨,自然明白父皇對於儲位之心意,無論有無遺詔,早已屬意本王繼任儲位……卻不知您是否認同?”
他不問李績是否贊成他繼任儲位將來登基為帝,而是耍了一個小心思,問及李績是否承認父皇屬意他接替太子成為儲君,看似避重就輕,實則頗有心機。
李績避而不答,笑道:“陛下乃天下至尊,吾等臣子自是唯聖意而行。”
這話看似無用,實則明白告訴李治:有遺詔,自是依照遺詔為準,無遺詔,則太子乃金典冊封,無人可凌駕其上。
李治自是不甘,追問道:“父皇之心意若與宗祧承繼相悖,國公又當如何?”
聖心?聖心乃是屬意我為儲君,朝野上下誰人不知?若無廢黜太子冊立自己的遺詔留下,你還會不會遵循父皇心意行事?
李績略作沉默,旋即輕聲道:“殿下怎知沒有遺詔留下呢?遺詔……或許的確有。”
任何一位皇帝登基,無論其過程是否名正言順,總歸是尋到一個說辭用以安撫天下、粉飾自身。
若太子登基,自然是之前金典冊封不曾廢黜,陛下殯天之後繼承皇位順理成章。
若其他皇子登基,也必然會有那麼一份陛下留有的遺詔昭示天下,以示正統……
至於真偽,誰會在意?
所有的真偽,終將掩藏在歷史厚重的灰塵之後,難見真容……
李治看著李勣,沉吟不語。
李勣端起茶杯,輕輕呷了一口。
索性這年頭尚未有“端茶送客”之講究……
從進門開始,李治言語之間幾乎毫無保留,試圖爭取李勣之支援,畢竟一旦李勣站在太子那邊他便全無機會,眼下局勢洶湧,對於晉王府以及一眾依附於左右的勢力而言只能前進,不能後退。
李勣自己卻是言語機鋒、雲山霧罩,看似給予李治一些暗示,但是細細琢磨,卻又好像沒有半句準話兒……
李治很是頭疼,卻也知不能繼續深談,忽而展顏一笑,起身一揖及地,輕聲道:“多謝英國公為本王解惑,感佩無地,此生不敢忘懷。”
李勣起身還禮,緩緩道:“此乃臣之本分,不敢當殿下之言。”
禮畢,兩人互視一眼,李治告退離去。
李勣將其送到門口,看著身影隱沒在漫天雨水之中漸漸不見,這才反身回來,拿起茶杯將剩餘的茶水飲盡,而後靜坐,仔細思忖此番李治忽然登門之意圖以及有可能引發之影響……
良久,方才站起,熄滅燈燭,負手立在窗前看著窗外燈火之中如絲如線的細密雨絲,面色深沉。
*****
另一側的偏殿裡,李承乾一身常服、毫無睡意,正與房俊對坐飲茶,門外有內侍通稟,說是于志寧、陸德明二人求見。
這兩位與李承乾一同進宮,卻被李孝恭禁足於此,不得出宮……
李承乾看向房俊,為難道:“這兩位師傅盡心盡力教導孤多年,縱然有幾分私心,卻也是人之常情。二郎無需擔心孤遭受他們慫恿,但還需看在孤的面上,不難為他二人才好。”
一邊是自己的師傅,一邊是自己的肱骨之臣,萬一起了衝突,他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於、陸二人皆乃成名宿儒,名滿天下,平素自是心高氣傲,況且此地乃是皇宮,或許會認為房俊有所忌憚而咄咄逼人。可他素知房俊脾性,當年敢在皇宮之中毆打周道務,又豈會將於、陸二人放在眼中?
當真惹毛了,說不定就是一頓好揍……
房俊無語:“殿下誤會了,微臣素來尊老愛幼,就算那兩位師傅言語不敬、倚老賣老,微臣又豈能與其一般見識?”
“呵!”李承乾失笑:“這話還是莫讓季馨先生聽到才好……”
“季馨”是令狐德棻的字,那位當初可是被房俊與武媚娘逼得撞柱子裝暈才躲過一劫……
未幾,於、陸二人聯袂而至,見到天色已經這個時候但房俊赫然在座,登時臉色難看。
由此可見太子殿下對於房俊何等器重,彼此關係又是何等融洽……
兩人入座,李承乾示意請其飲茶,笑問道:“二位老師聯袂而至,不知有何教誨?”
于志寧端起茶杯淺淺呷了一口茶水,便將茶杯放下,上身微微前傾,目光灼灼:“殿下,天賜良機啊!”
李承乾微愣:“老師此言何意?”
于志寧有些興奮,面龐微紅:“敢問一句,殿下認為陛下有幾分痊癒之可能?”
房俊瞥了于志寧一眼,慢慢喝著茶水,不予理會。
李承乾有些錯愕,略作沉吟,才說道:“父皇乃九五之尊,吉人天相,自是有驚無險。”
這話不過是好聽而已,但任誰都知道李二陛下這回定然凶多吉少……
于志寧也不點破,畢竟太子孝道為先,怎能說父皇的壞話?遂點點頭,直接道:“此番陛下暈厥,與前次一般來的太過突然,想必並未提前留有遺詔……有無遺詔,截然不同。”
李承乾沉吟未語。
這個道理自然顯而易見,不僅他明白,晉王那邊也明白……但于志寧半夜三更跑過來就只是為了提醒自己一下?
陸德明見於志寧遲遲不提重點,忍耐不住,開口道:“若當真並無遺詔,那麼殿下便依然是帝國名正言順的儲君,只需剪除那些野心勃勃之輩,匡扶朝綱、肅清寰宇,自然開創傳承萬世之基業!”
房俊微哂,這兩位還真是鍥而不捨,不放過任何慫恿太子的機會……
于志寧也道:“晉王對於儲位勢在必得,若陛下仍在,亦或留有遺詔,想來儲位必然歸屬於晉王,殿下喪失儲位,難得善終……但現在陛下暈厥,且並無遺詔,殿下自當趁此良機執掌大權,只待他日晉皇帝位,方不負吾等之匡扶!”
至於遺詔到底有沒有……有什麼重要呢?
勝則為王、敗則為寇,只要能夠驟然發動突襲將晉王一系徹底剪除,扶保太子登基為帝,大局已定的情況下誰還在乎遺詔?
同樣的道理,萬一晉王那邊率先發動,最終贏下這一場爭儲之戰坐上皇位,就算並無遺詔冊封其為儲君又能如何?
木已成舟,大勢已成,誰敢再說什麼名分大義?
言罷,于志寧長身而起,一揖及地:“還請殿下速做決斷!”
陸德明緊隨其後,亦起身施禮:“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兩人齊齊施禮,顯然是要行逼宮之事。
局勢發展至此,可謂生死一線,誰先發動誰便佔據先手,勝算更多幾分。若遲遲不予動作,猶豫不覺導致先機盡失,則悔之莫及。
但太子遭受房俊蠱惑,不欲揹負“殺戮兄弟”之罵名,致使機會一再錯過,這是兩人絕對不能接受的。
因為他們承擔不起東宮傾覆、太子失勢的後果,那將使得兩個家族徹底沉淪,數十年內難以再入中樞,甚至從此跌落凡塵,一蹶不振……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