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五十三章 抄沒三千萬,老子就是要當皇帝,雨天下雨,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考慮到傳統封建王朝裡的效忠關係,宣揚忠誠概念,同時又因為大楚帝國高層對明廷的文官高層們沒啥好感,再次,則是考慮好了幽州城裡的明廷權貴太多,預計抄沒所得也不會少,這要是接受太多投誠的話,後續抄沒收入定然會大幅度減少。
稅務部的陳星凱也是強烈建議,這一次打幽州城,這降官能少收還是別收那麼多,畢竟一旦接受對方投誠,人家轉身就變成大楚的官了,稅務部這邊也就不好光明正大抄家了。
損失會很大的!
綜合這幾個條件,李成通率軍北伐之前,楚庭高層經過商議後,就給了領軍出征的李成通下了一個不算是正式任務的任務,攻破幽州城後,送那些明廷大臣和崇禎一起去見閻王爺,可別千萬帶著一票明廷高官跑回來,看著都犯惡心……
咱講究的是一個‘國亡君死臣隨’,讓明廷君臣齊齊共赴黃泉,誰也不能少了誰。
於是乎,入城的楚軍基本不接受明廷權貴的投降,他們一邊進行肅清作戰,一邊抄家。
幽州城裡抄沒出來的錢糧之多也是楚軍歷次抄城之首,僅僅是在崇禎老丈人周奎家中,就抄出來了五十多萬兩銀子的現金!
而京師裡,比周奎有錢的權貴多了去!
最後一匯總,數額之大讓見光了風浪的李成通上將都為之驚歎:他們抄沒的金銀銅現金以及各類首飾總計超過三千萬兩!
這說的只是現金以及類現金,可沒算各類固定資產以及大宗物資,古董珍玩這些東西呢。
如果都算上,在幽州城抄沒的眾多東西,價值難以估量!
因為抄沒的金銀實在太多,搞的李成通上將都要派兵護送,要不然光憑稅務部的那千把武裝稅警,他怕被人給半路搶劫了……
稅務部要把從幽州城抄沒的大批金銀以及大批珍玩等,一路運回金陵城去,這可是數以千萬計的龐大金錢,誰看都得眼紅,難保不會有什麼人生出歹念,直接對押送的武裝稅警動手……
尤其是楚軍一路北上,雖然仗打不了不少,但是前期作戰主要還是以明廷官兵為主,對地方上的很多地主武裝,土匪流賊之類的還沒怎麼來得及大力。
從幽州城一路到淮安,這麼一大片的地方上其實還殘留著不少亂七八糟的非法武裝,其中不乏能夠拉出好幾千號人來的超級大地主。
雖然大批資金被劫道的可能性極小,但是再小的可能性也要防著不是。
再者了,直接派遣陸軍配合武裝稅警一起押送,也是為了相互監督,避免武裝稅警那邊有人起了歹念。
李成通親自坐鎮幽州城,主持抄沒大計的時候,數量龐大的楚軍也沒有停下步伐,除了第二十師留守幽州城,配偶武裝稅警們繼續進行抄家行動,並清剿城內眾多殘留頑抗之敵外。
其餘楚軍部隊已經是各有行動。
這一次進攻幽州城的部隊,主要有第三軍之第十師、第二軍之第八師、第二十師以及第三騎兵旅等部隊。
而幽州戰役,其實也不能說是戰役,因為根本就沒怎麼打過,駐防城內的京營明軍就陸續主動投誠了,這一路上都是明軍主動開啟城門然後迎接楚軍入城的,就算是到了紫禁城也不例外。
因為沒有什麼作戰損耗,因此李成通在麾下兵力攻佔幽州城後,第二天就下令分兵了。
第二軍之第二十師駐防幽州城內,配合武裝稅警進行清剿作戰,第四師則是分兵往北部宣府一線殺去,以招降並接管宣府各地,接管該線長城各關卡、城池,如果有不願意投降的,也負責攻打之。
而第十師以及第一騎兵旅則是往東北方向的密雲、薊州鎮一線殺去,同樣是招降並接管當地各城防務,如遇不降則是殺之。
至於山海關方向,這個方向楚軍早早就派兵過去了。
第三軍副軍長朱興發中將,早在天津會戰還沒結束的時候,就已經率領數千騎兵持續追擊明軍潰逃騎兵,最後兩天後,把明軍潰逃的三千多騎兵逼降。
那個時候,這三千多明軍潰逃騎兵,他們戰馬的體能也早到了極限,累死了至少兩三百匹戰馬呢。
這領頭的幾個騎兵將領一商量,發現這麼繼續逃下去不行,遲早得餓死……戰馬也得死光。
再加上朱興發追上去後給了他們一番承諾,領頭的幾個將領給了校官不等的軍銜,又承諾把他們的兵力編成為三個騎兵旅後,讓他們繼續率領。
於是乎,這幾個騎兵將領一咬牙就投誠,帶著麾下三千多騎兵搖身一變成為了楚軍麾下的第四騎兵旅、第五騎兵旅以及第六騎兵旅。
招降了這三千多騎兵後,朱興發陸軍中將繼續率領本部兩個騎兵旅以及新招降的三個騎兵旅,再加上增援上來的第一師、第十一師以及若干獨立部隊,前後一共四萬人繼續西進,目標直指山海關。
他們的任務是第一時間殺到山海關,如果能夠搶佔山海關最好,如果來不及搶佔山海關,那麼就直接堵在山海關外,避免遼東各軍乃至是東擄兵力從山海關裡殺出來。
這個想法和第十六師封堵潼關一線是一樣的,哪怕是搶佔不了潼關,也得直接把潼關給堵住,讓孫傳庭的新秦軍出不來,避免干擾到楚軍在中原以及華北地區的軍事行動。
此時,朱興發陸軍中將率領的東進各部,一路已經順利攻佔了開平中屯衛城、灤州以及永平府城盧龍以及邊上的遷安。
目前正在往撫寧城殺去,而撫寧城背後可就是山海關了。
當楚軍一路朝著山海關殺去的時候,剛帶著四千騎兵逃回山海關的祖大壽,這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呢,就發現楚賊已經快要殺過來了。
當即又連忙調兵遣將,試圖把楚賊擋在山海關之外。
這一次,他可不能繼續逃了,因為山海關往後的的遼西地區,那可是祖大壽等一票遼東派系將領的老巢,這要是退了,連老巢都得被楚賊給端掉了。
然而又沒兩天,在山海關的祖大壽又接到了對面楚賊送來的招降書信,這招降書信其他內容都沒什麼,不外乎都是老調重彈,讓他帶兵歸順大楚云云。
重點是,楚賊在這一次的招降信裡說,明皇帝崇禎帝已經身死,大明國已經徹底完蛋了……
這個訊息讓祖大壽始料不及,甚至有些茫然!
儘管祖大壽對明廷的那些大佬,甚至對崇禎都沒啥尊敬,但是不管如何,他祖大壽當的還是明廷的官。
但是現在……明廷卻是完蛋了,而自己該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硬撐著唄!
他祖大壽抗擊楚賊,又不是為了明廷,而是為了遼西這一片屬於他自己的地盤。
他是為自己而戰,不是為明廷而戰!
這和他抗擊東擄其實也沒什麼區別,祖大壽在遼東抗擊東擄也是打的很拼的,中途打不過雖然也一度降清,但是不用多久就跑路繼續率軍抗擊東擄。
打不過就投降,這沒什麼,正常人都能理解。
為什麼投降後又反叛?
因為東擄要奪錦州等遼西一大片地方啊,那可都是他祖大壽的地盤……你東擄要搶他祖大壽的地盤,人家祖大壽肯定不幹啊。
別說祖大壽了,其他遼西的將領們也不幹啊!
祖大壽在遼西,可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是帶著一大家子乃至吳襄父子這樣的聯姻親族一起在戰鬥,遼西各城就是他們的根基。
你東擄要他們的地盤,這自然是不行的。
現在到了楚軍這邊也一樣!
面對楚軍這邊讓他率部投降的勸說,祖大壽連考慮都沒有考慮就拒絕了!
區區一個所謂的陸軍少將加一個遼西伯,就想把他祖大壽連帶著數萬遼東大軍收入囊中,更要把他們遼西各將領的在遼西耕耘百年的基業一鍋端。
天底下哪有這麼好的事!
想要我遼西基業也不是不可能,派大軍殺過來,殺個血流成河,打贏了我,拿下了山海關和錦州等地,這遼西就是你大楚的。
否則,門都沒有!
都是招撫,你看看人家東擄,出手就是一個王爵,反手就是一個實封。
昨天東擄那邊派使者抵達山海關勸說祖大壽歸順東擄,承諾封他為遼王,他日倘若入關後,還可以在南邊選數省之地作為永封之地,實封的那種!
人家東擄這麼大的手筆,你楚賊就想要用一個陸軍少將就把我給打發了?
一點誠意都沒有!
其實,這還是祖大壽錯怪大楚帝國君臣了。
大楚帝國君臣,看在遼西的重要性以及祖大壽麾下那些精銳騎兵的份上,已經是體現了不小的誠意了。
比如准許祖大壽以及麾下主要將領保留除了大片土地以外的部分私產,給祖大壽陸軍少將銜,授遼西伯爵位。
其餘各將領也是按照職務和麾下兵力不等,會授予校官或尉官不等的軍銜以及子爵或男爵……
可惜,這樣的條件在遼西各將領們看來依舊太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