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五十三章 奧斯曼帝國的恐慌,老子就是要當皇帝,雨天下雨,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和俄羅斯人預料的一樣,他們根本就守不住察裡津,當大楚帝國陸軍第十八師的主力,在海軍西海艦隊的掩護下,沿著伏爾加河一路北上殺到察裡津的時候,儘管察裡津裡的俄羅斯人已經奮力抵抗。
但是在絕對的實力差距下,俄羅斯人的抵抗註定是徒勞,甚至他們都沒有辦法給楚軍造成多少實際上的殺傷。
就和之前的阿斯特拉罕戰役一樣,察裡津戰役真正持續的時間並沒有多久,俄軍只堅持了五天後就徹底戰敗了。
察裡津裡的兩萬多俄軍除了五千多外圍的騎兵順利突圍撤退外,剩下的一萬五千多人都被楚軍圍殲,死傷慘重,那些沒死被俘虜的人也是被一股腦投入了戰俘營。
後續這些戰俘們,將會在用在修築伏爾加河到頓河之間的陸地通道。
攻打察裡津的時候,楚軍已經派遣了千餘人的兵力西進抵達了頓河河畔,並詳細勘測了伏爾加河和頓河之間的這條四五十公里長的陸地通道。
得出結論是這片地方地形平坦,原有的道路也還勉強可以,可以大量通行楚軍裡的主力輜重四輪運輸馬車。
同時也可以在這條陸地通道的基礎上,修建一條短途,大約五十公里長的軍用鐵路,充當臨時所用,以中轉運輸伏爾加河和頓河之間的物資。
同時還提出來在未來可以利用當地原有的河道以及湖泊水庫修建一條運河,以直接連通伏爾加河和頓河的河運,只不過運河的修建施工難度太大,工程量也太大,因此也只是提出來這麼一個構想而已。
真正想要修建運河,那麼還要許多年以後……蘇聯時期為了修建這條運河,都花費了足足四五年時間呢,而這還是建立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蘇聯,擁有強悍的技術以及施工能力,有大量工程機械的前期上。
如今的楚國人如果想要在這裡修建運河,又沒什麼工程機械可以使用,主要的施工都需要依靠人力的話,那麼工程量就太大了,哪怕是不顧戰俘、免費勞工的性命強行修建,然而估計也得折騰個十幾年。
因此伏爾加河-頓河運河只是未來的建設構想,至於現在嗎,短期內先使用馬車進行應急的軍事運輸。
等局勢稍微穩定,後方的鐵路工程人員抵達後,那麼楚軍打算先在這裡修建一條短途的軍用鐵路,以連線伏爾加河-頓河。
對於大楚帝國而言,修鐵路可比修運河簡單多了。
鐵路建設,其實說簡單也很簡單的……如果是在平原地區修建鐵路的話,工程量並不算大,大概就是整理好平坦的地基,再鋪上碎石,然後放枕木,再把鐵軌鋪設在枕木之上……如此一段鐵路基本也就建成了。
哪怕是遇上河流,山谷,只要不是太誇張的那麼問題也不大,因為大楚帝國的橋樑技術已經比較完善了,通常使用水泥鋼精構築橋墩,上頭鋪設鋼鐵橋體,一般來說幾十米,百來米的橋樑都沒啥大問題……嗯,前提是不要求保持什麼大噸位船隻的通航能力,需要留出幾十米的通航淨高度。
這要是需要保持大噸位船隻的通航能力的話,那麼在河流上建設橋樑的難度一下子就會飆升好幾個數量級,成本也會堆到非常恐怖的程度。
大楚帝國橋樑界折騰了二三十年裡,但是金陵長江大橋依舊還停留在口頭上,就是因為需要保持通航能力……同樣情況的還有黃浦江大橋。
不過根據橋樑界反饋的訊息就是,設計師們提出來了新的黃浦江設計方案,所是想要採用懸索大橋的方式來修建黃浦江大橋,以此來滿足航運界提出來極為苛刻的通航淨高以及航道寬度問題。
但是新問題也來了,這玩意對橋樑設計以及鋼鐵材料技術要求也很高的……用直白的話來說,並不是你隨便弄一些鋼筋去就能吊住如此龐大沉重的橋身的。
結構設計以及鋼索材料等都有著極為苛刻的要求,橋樑界那邊也有不少人對這個方案本身也有一定的質疑。
只不過航運界對這一方案卻是表示了讚賞……反正他們其他的不管,只要留足通航高度以及航道寬度就行了,至於其他的你們愛咋地就咋地。
一旦黃浦江大橋弄出來的話,也意味著突破了大型鋼索橋的技術,後續金陵長江大橋等其他急迫的大橋也就能夠提上日程了。
從這一角度來看,其實大楚帝國的橋樑技術已經獲得了充足的發展,要不然也不敢折騰黃浦江大橋了。
這換成尋常普通的橋樑而言,對當代的大楚帝國基本沒什麼技術難度,無非就是成本問題。
大楚帝國修瞭如此多的鐵路,這個過程裡修的各種鐵路橋可多了去……可以說大楚帝國的橋樑技術,就是由鐵路建設推動而來的。
縱橫華夏大地的鐵路線,所需要的海量鐵路橋,直接催動了橋樑技術的迅速發展,這反過來又帶動了大楚帝國的鐵路建設技術發展,兩者可以說相輔相成。
如此一來,楚軍想要在伏爾加河和頓河之間修建一條只有幾十公里長的軍用鐵路,難度自然也就不大了。
甚至都不用太過考慮投資之類的情況,因為這是一條純軍用鐵路,至少目前計劃的是這樣的,施工人員將會由工程兵為主,再加上戰俘組成的苦力進行,而鐵路總公司那邊將會抽調技術人員提供技術支援,同時準備枕木,鐵軌,火車頭這些裝備。
等到後續,這條軍用標準的臨時鐵路,將會進一步升級改造,然後變成西羅鐵路的一部分。
現在嘛,先以軍用鐵路為標準弄出來應應急。
要不然,一直用馬車運輸,雖然說也不是不行,但是總歸是效率太慢,而且成本也高。
楚軍對物資的消耗太大,在漫長的距離裡,並且是持續長時間的物資運輸,如果一直使用馬車運輸的話,運輸成本會很高的。
因此能夠儘量使用河運就使用河運,能用鐵路就用鐵路。
楚軍的工兵修建軍用鐵路,而前線的楚軍則是繼續朝著俄羅斯發起攻勢,後方增援來的第六十五師朝著伏爾加河繼續北上,一路朝著喀山等地區而去,這一路北上也意味著楚軍繞過了難以通行的烏拉爾山脈地區,甚至有把在烏拉爾山脈地區裡幾個戰略節點駐防的數萬俄羅斯軍隊背後包圍的態勢。
另外一路也就是第十八師,除了在察裡津留下部分兵力外,主力則是殺到了頓河流域,攻佔頓河中下游區域,打算一路殺到頓河出海口,準備和大楚帝國歐洲遠征軍裡的地中海艦隊取得聯絡。
歐洲遠征軍那邊這個時期裡,為了配合東線的楚軍主力發起進攻,也已經開始抽調了部分兵力進行作戰,而且是兵分兩路,一路透過波羅的海登陸,擬定的登陸地區就在後世俄羅斯人的重要波羅的海出海口聖披德堡,當然現在這地方還只是個小島嶼而已,沒有什麼城市。
同時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波羅的海的東部沿岸地區,包括聖披德堡周邊以及南部愛沙尼亞等地,這片地方目前隸屬於瑞典王國。
楚軍之所以能夠在這裡登陸,也和瑞典王國過去兩年的局勢變化有關係。
承順四十年的時候,瑞典王國內部在楚國人的挑動下出現了變化,並且爆發了內戰,楚軍則是支援叛亂者發動了內戰,目前他們之間的內戰都還打著呢。
而楚軍支援的叛亂者控制的地區,就是瑞典王國的東部地區,包括後世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等地區。
而看他們內戰的局勢,瑞典王國大機率要一分為二,這也符合楚國在歐洲的政策,那就是不允許出現比較強悍的土著國家,要對大國進行分割……法國,英國都是在這種背景下被分割的。
就連西班牙目前也出現了分裂的苗頭,楚軍表面上支援現有的西班牙王室,但是也覺得現在的西班牙太大,不符合大楚帝國的利益,所以偷偷摸摸的挑動了西班牙西部地中海沿海等地區的貴族掌權者進行叛亂……如今當地戰爭已經一觸即發了。
不出意外的話,若干年後,西班牙這邊也會重新分裂為兩三個國家。
就和現在的瑞典王國一樣,東部地區實際上已經獨立,併成立了新的芬蘭王國。
而這個芬蘭王國乃是楚國人自己一手扶持起來的,屬於正兒八經大楚帝國傀儡國,面對楚軍要在聖披德堡地區登陸,並發動對俄羅斯人的作戰。
芬蘭王國高層表示,不需要搞軍事通行這種那麼麻煩的事,那片苦寒之地直接就送給你們楚國人了。
同時表示願意參加和俄羅斯人的戰爭……
對於新生的芬蘭王國的意見,楚國人自然沒有推遲,而是接受了。
如此一來,波羅的海最東部的一片沿海地區,則是正式成為了大楚帝國的海外殖民地,楚軍也將會在這裡進行登陸,並以此地作為前進基地朝著俄羅斯南方的腹地,也就是莫斯科方向進軍。
同時芬蘭王國也將會派遣一定數量的兵力加入戰爭。
不過北線位於高緯度地區,同時基礎交通設施落後,屬於正兒八經的苦寒之地,楚軍想要在這裡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不太現實,想要就食於敵都找不到人可以搶糧食……
因此歐洲方向對俄羅斯的軍事行動,主要是在地中海方向向奧斯曼帝國施壓壓力,一方面是迫使奧斯曼帝國開放黑海海峽,讓楚軍順利透過這條海峽進入黑海區域,另外一方面則是迫使奧斯曼帝國放棄對頓河河口的控制權。
沒錯,目前頓河河口這一小片地方,實際上都還在奧斯曼人的控制下……當代的黑海北部沿岸地區,還有一個蒙古人建立克里米亞汗國的小國家,這個最早是屬於蒙古帝國金帳汗國旗下的一個小汗國,後來成為奧斯曼帝國的附庸。
金帳汗國徹底完蛋後,克里米亞汗國早期自詡,後來成為事實上的金帳汗國的繼承者……而在金帳汗國分裂而來的諸多汗國,比如西伯利亞汗國,哈薩克汗國陸續被俄羅斯或楚國滅掉之後,這個克里米亞汗國還真就成為了事實上的金帳汗國的唯一繼承者。
當然,這些東西楚國人也不太在乎,在乎的是如今的頓河出海口的還被克里米亞汗國,實際上被奧斯曼人控制著。
此地的亞速要塞之前長期被奧斯曼人控制,幾十年前被俄羅斯人收編的哥薩克人一度攻佔過這個城市,但是俄羅斯人卻是害怕和奧斯曼發生大規模戰爭,繼而放棄增援哥薩克,最後哥薩克被奧斯曼人圍攻慘敗。
奧斯曼人又重新佔領了這裡,並新建立了要塞,駐防了大量的兵力,依舊牢牢扼守著這個頓河出海口地區。
也就是說,大楚帝國的東歐戰略裡的前期計劃,其中的戰略目標羅斯托夫地區,其核心城市的亞速要塞,並不是在俄羅斯人手裡,而是在克里米亞汗國手裡,嗯,更準確的說是在奧斯曼人手裡。
只是針對這些情況,楚國人的高階將領乃至那些作戰參謀們都沒有太在乎……楚國人看上的地方,管他是俄羅斯人還是奧斯曼人的,大楚帝國都會拿過來。
在這裡必須明確的是,大楚帝國制定的東歐糧食開發計劃,從來都不是針對俄羅斯一家,實際上是針對東歐平原上的所有國家!
就和當初大楚帝國制定歐洲貿易自由計劃一樣,從來都不是針對某一個國家,而是歐洲所有國家!
東歐糧食生產計劃也同樣如此,楚國人要的是整個東歐,並且要把富饒的東歐南部地區,尤其是黑海沿岸地區拿下來作為直轄領地進行大規模的開發,以獲得一個超級糧倉。
任何阻擋在這條道路上的土著國家,都會是楚國人的敵人。
俄羅斯如此,奧斯曼帝國同樣如此,就連波蘭立陶宛也不例外……楚國人的東歐糧食開發計劃裡,可是包括了第聶伯河中下游地區……大概就是後世烏克蘭地區。
而這一片地方里,目前相當多一部分,主要是黑海沿岸地區都是屬於奧斯曼帝國控制下的,想要拿下這些地方,自然免不了要和奧斯曼帝國對上。
當然,目前來說,其實帝國方面也沒什麼心思和奧斯曼帝國來一場大規模的戰爭……畢竟飯要一口一口的吃,吃的太快容易撐著。
因此奧斯曼帝國也好,波斯帝國也罷,其實帝國高層都沒有說過於急迫的對他們來一場大規模戰爭,然後徹底征服變成殖民地的打算,而是打算暫時用更加懷柔一些的方式。
就和之前的印度半島地區一樣,楚國人是利用自身強大的軍事威懾力,一步一步迫使莫臥兒帝國簽署各種合約,然後全面放開市場,最終到今天徹底淪為大楚帝國的經濟至您殖民地。
針對奧斯曼以及波斯地區,大楚帝國也是打算走這一條路子,慢慢來,最後弄成和印度半島差不多的殖民地。
如此情況下,帝國高層暫時也沒有想法和奧斯曼帝國來一場全面大戰,而是打算透過軍事威脅,恐嚇等方式用鈍刀子割肉。
如今的黑海北部以及東北岸地區(高加索山脈以北的一片平原地區),就是大楚帝國向奧斯曼帝國伸出的第一把鈍刀子。
這割著對於奧斯曼帝國來說雖然疼,但也不算致命。
但是一旦成功的話,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奧斯曼帝國淪為楚國的殖民地是遲早的事。
如果沒能透過外交手段獲得成功,那麼楚國人也不介意把奧斯曼人揍趴下……反正第十八師都已經殺到了頓河下游地區,擬定的羅斯托夫地區,即奧斯曼人控制的亞速地區是要定了,後續還要繼續拿下黑海北部沿岸的所有地區呢,包括奧斯曼人以及波蘭立陶宛,俄羅斯人控制的諸多地區。
任何擋在第十八師面前的敵人,都將會遭到無情的消滅。
就在這種背景下,歐洲遠征軍的地中海艦隊也跨過了地中海,然後來到了愛琴海海域……這支艦隊還搭載了一個營的海軍陸戰隊以及一個團的陸軍混成部隊。
意思很明顯,如果奧斯曼人識相乖乖答應楚國人的條件,那麼事情也就過去了。
如果奧斯曼人不答應,那麼楚國人就會就地展開登陸作戰,直接登陸加里波利半島,從陸地上奪取並控制達達尼爾海峽,然後大楚帝國的軍艦就能夠順利的透過這條海峽進入馬爾馬拉海……再然後,那就是大楚帝國軍艦炮轟君士但丁堡了。
到那個時候,可就不是割讓黑海北部沿海地區就能夠過得去了,楚國人肯定還會要更多的要求,比如埃及地區,半島地區等,必要的戰爭賠款也少不了。
楚國人暫時是沒什麼興趣直接肢解奧斯曼帝國,而是打算先解決了歐洲,再回過頭來解決奧斯曼以及波斯。
但是如今實際上歐洲問題也解決的差不多了,後頭都是順水推舟的事,直接調轉戰略方向打奧斯曼其實問題也不大。
不管怎麼說,奧斯曼和俄羅斯一樣,在遇上了大楚帝國這麼個怪胎後,都避免不了最終亡國成為殖民地甚至被分裂、吞併命運,只是早一點遲一點的區別而已。
承順四十二年五月三日,從西班牙地區加的斯基地出發,途徑馬耳他島進行了休整和補充的大楚帝國海軍大西洋艦隊旗下的地中海艦隊已經抵達了愛琴海海域,並不顧奧斯曼人的強烈反對,強行登陸了格克切島。
這個島嶼,在十五世紀後期被奧斯曼人所佔領,不過當代的愛琴海實際上都屬於奧斯曼人的內海了,所以奧斯曼人對這島嶼也不算太重視,因此楚軍的登陸並沒有遭到太大的反抗。
島嶼上的一千多名奧斯曼軍隊在進行了初步抵抗後,就很乾脆的投降了。
這一舉行,也迅速引發了奧斯曼方向的恐慌……不遠的加里波利半島上的奧斯曼人得知這一訊息後,立即就把訊息快馬加鞭的送往君士但丁堡了。
楚國人打過來了,能不怕嘛……
尤其是如今的奧斯曼人也得到了訊息,楚國人正在和俄羅斯人交戰,俄羅斯丟失了大量的土地,折損了大量計程車兵,就連阿斯特拉罕都已經丟了。
對此,奧斯曼人也在密切關注著這一地區的事態發展……受限於奧斯曼人在這一方向的資訊來源有限,同時資訊傳遞緩慢,這個時候的奧斯曼人其實還不知道俄羅斯人的察裡津也完蛋,楚國人都已經進入頓河流域了。
嗯,其實楚國人的地中海艦隊也不知道東歐地區的陸海軍打的如何了,畢竟中間隔著一個奧斯曼帝國,資訊往來被阻斷了。
就算沒阻斷,如此漫長的距離裡也難以快速獲知相關的資訊。
歐洲遠征軍方面只是按照之前得到的計劃通報,按照擬定計劃派出地中海艦隊以及登陸部隊執行預定作戰任務而已。
不過他們也不擔心東歐地區的陸軍以及西海艦隊軍事失利,這年頭還沒有什麼土著國家能夠正面抗住大楚帝國的陸海軍進攻!
一個都沒有!
俄羅斯人不行,奧斯曼人也不例外!
這一次登陸格克切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楚軍只派遣了前期登陸的一個海軍陸戰隊營,也沒怎麼打仗,就把一千多奧斯曼人駐軍給收拾了。
拿下格克切島後,遠征軍正式派遣了使者前往加里波利半島找奧斯曼人去了,隨便找了個藉口就說奧斯曼人得罪了偉大的大楚帝國,現在大楚帝國來討個公道,伱們奧斯曼人識相的話麻溜點放開黑海海峽,把沿岸的什麼炮臺都給老子一股腦全部撤掉,好讓我們的艦隊進入黑海。
還有黑海北部的那點爛地本來就是克里米亞人的,而克里米亞汗國的建立者是蒙古人後裔……如今蒙古人早就歸順我大華夏,這蒙古人昔日的遺產克里米亞汗國自然也是屬於我大楚帝國的遺產!
之前讓你們管理了幾百年,現在是時候還回來了。
總之就是隨口瞎扯,理由都是使者自己找的……因為上頭根本就沒有給談判的使者什麼戰爭的藉口和理由,高層實際上也懶得找藉口。
所以使者就自己瞎編了一個藉口,然後逼著奧斯曼帝國主動放棄克里米亞汗國地區,並開放黑海海峽。
聽到楚國人的使者滿口瞎扯後,奧斯曼人也愣住了……見過不要面的,但是真心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
克里米亞汗國在東歐啊……和你一個在遠東的華夏帝國有個屁的關係!
還硬扯蒙古人……尼瑪蒙古人作為一個族群,都快你們楚國人弄沒了……早年大楚帝國收復漠南,漠南以及後續又收復了漠西蒙古後,這三大支系的蒙古都被大楚帝國的龐大人口基礎徹底融合吞併,成為了當代楚國人的一份子。
在大楚帝國國內,現在都已經沒有什麼蒙古人的說法了……你要是對著那些已經改姓異服,全面通婚融合進來的遊牧民族後裔說他們是蒙古人,人家能跟你直接翻臉:老子是正兒八經的炎黃後裔,正統的漢人分支,你他媽敢說我是蒙古蠻夷……小心老子幹你!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他們自己是信的……再說了二三十年通婚下來,再加上楚國人一直搞遷移,把昔日的遊牧民族陸續遷移,並分散到關內各省種田做工,又把邊疆的一些民眾遷移到草原上搞養殖放牧。
所以,當代的楚國人,其實都沒保留著遊牧習俗的蒙古人了。
如今草原上的養殖放牧的……那都是過去幾十年裡陸續從北方各省遷移過去的漢人,而且也不搞遊牧,而是搞種植,順帶養殖放牧為主。
如今面對楚國人又扯上了蒙古人,非要說克里米亞汗國是大楚帝國遺失的土地,那也是特別的無語。
天地良心,他們奧斯曼人掌管克里米亞汗國都兩百多年了,在十五世紀前期克里米亞汗國剛建立沒幾十年,奧斯曼汗國就已經實際上控制了該地,克里米亞汗就成為了蘇丹的封臣。
如今楚國人跑過來,說這本來是他們楚國人的屬國,這不扯淡嘛!
睜眼說瞎話都比這靠譜。
但是哪怕明明知道楚國使者在瞎扯,然而對於楚國人提出來的諸多條件,奧斯曼人還真不敢一口氣直接回絕。
為什麼?
西班牙、法國、英國、瑞典王國、波蘭立陶宛、俄羅斯可都是前車之鑑啊,這些歐洲國家都是拒絕了大楚帝國的市場開放協議,非要玩武裝對抗,結果現在一個個的下場都不咋地。
西班牙徹底成為了楚國人的殖民地,而且這還不算,還有著進一步分裂的跡象。
英國和法國更慘,直接被分裂成多個小國。
瑞典王國和波蘭立陶宛都因為楚國人的挑動,爆發了內戰進而導致了分裂,瑞典王國那邊東西分裂,出現了一個芬蘭王國,波蘭立陶宛的北部也出現了叛亂,出現了一個立陶宛王國。
俄羅斯面對楚國也不願意直接成為殖民地,而是進行了武裝對抗,如今阿斯特拉罕都完蛋了,伏爾加河流域估計都要完蛋,莫斯科被楚軍攻佔那只是時間問題。
一句話,對抗大楚帝國的下場可是非常慘的!
你老老實實服軟,也只是成為殖民地而已,但是你要武裝對抗,那分分鐘是分裂亡國的下場。
如此情況下,哪怕是過去一直都是自信滿滿,自詡能夠對抗整個歐洲的奧斯曼帝國,也是不得不非常謹慎的處理楚國人提出來的這一系列條件。
直接拒絕?
那純粹是找死!
奧斯曼帝國的高層還沒這麼傻,因此奧斯曼帝國高層裡,有一部分人的意見是主張進行談判,可以透過適當的割讓一些利益,繼續維持和大楚帝國之間的良好關係。
是的,良好關係!
大楚帝國在這之前和奧斯曼帝國的關係其實還可以,雙方沒少做生意,而奧斯曼帝國依舊想要維持過去的局面。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