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麥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章 上洛,晚唐浮生,孤獨麥客,小說天地),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荒涼的草地之間,人頭攢動。男女老少齊齊上陣,揮舞鐮刀,搶割草料。

鄉間的野草,軍中的馬兒不愛吃,但鄉下的土馬、土騾子、土驢、土牛、土羊啥的沒那麼嬌貴,還是吃得很歡的。

官府弄了一批牛羊過來,賒給民戶,只要願意就可以領回去養。價錢也不貴,只要二百五十錢,分五年付清即可,因此人人爭搶。

地方官府得了這筆錢,也可以拿來興修水利,算是夏王對唐鄧隨地方建設的撥款投資了。

羊的來歷也搞清楚了:契丹。

真是個大冤種!遷居唐鄧隨的軍士家人訊息並不閉塞,已經知道這是繳獲的戰利品,因此紛紛嘲笑契丹人。

有人甚至開玩笑,明年再去契丹搶一把。更有人說,這是契丹納的“歲幣”。總之一片歡樂。

隔壁村其實來了一些草原上的俘虜,都是這幾日陸陸續續抵達的。

大夥對此見怪不怪了,唐鄧隨絕大多數都是移民,比如遷居唐州的效節軍家人,以及他們這些遷居鄧州的拱辰軍家屬。聽說隨州過去了一批效節軍右廂軍士的家卷,來自河中,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日子過得怎麼樣。

枯黃的野草隨風搖擺,不遠處的河汊裡葦絮飄飛,間或鑽出一隻野兔,惹得人們大呼小叫。

有人割完了草,集中堆在一輛驢車上。男人爬上爬下,用盡全力將乾草紮緊。

扎完之後,趕著驢車回家。小孩跑前跑後,在上坡的時候甚至還要幫著推一把。

枯黃的野草沒有太多營養,但依然是牲畜過冬必不可少的食物,是農村家庭的重要財產。有時候官府還要來徵稅,南邊打得那麼激烈,對草料的需求一直很大。

驢車搖搖晃晃地駛回村子,婦人們放下手裡的活,立刻過來幫忙。

她們是在紡紗織布。

紡的是羊毛,織的是毛布(呢絨)。這種東西現在越來越流行,因為產量較大,價格遠遠低於絹帛,保暖之類的特性又高過麻布、絹帛,確實是一種適合大眾消費的商品。

比如這會天氣寒冷,需要穿暖和的衣服,市場上能提供的商品就那麼幾種。

其一是皮裘。別想了,除了生產毛皮的蕃人地界,很貴的,貨也少,況且蕃人也不是誰都有皮裘。

其二是綿衣。這個也不便宜,亦叫復衣,外層是綢布,裡面填充著絲綢下腳料,比較貴。軍士們每年春秋兩衣賞賜,都是官方採購、製作,統一下發,成本並不低。

玄宗年間,宮女就參與制作綿衣,下發邊疆。有一位宮女在做的衣服中逢了一首詩,即《袍中詩》:沙場征戍客,寒苦若為眠。戰袍經手作,知落阿誰邊?蓄意多添線,含情更著綿。今生已過也,重結後身緣。

士兵發現後上報主帥,主帥又奏予玄宗,玄宗找出了那位宮人,對她說:“我替你結今生緣。”遂將宮人嫁給了士兵,“邊人皆感泣”。

第三種是絮衣,劣質布料內填充葦絮之類的東西,既不保暖,也不耐用,但卻是勞苦大眾的唯一選擇。

毛衣很好地填補了這個空缺。

不誇張地說,邵樹德提高了勞苦大眾的生活水平,至少冬天保暖的衣物有了,前提是你採取新的農業生產方式。

但“啟動資金”(羊)是巨大的,也十分不充足。若非戰爭劫掠到了大量牲畜,唐鄧隨三州很難一次性搞到這麼多綿羊。

劫掠契丹,不過得了六十萬頭雜畜,簡直就是杯水車薪。綜合來看,靠搶無濟於事,自己繁殖的才是大頭,但這無疑需要時間。

“昔年折宗本治唐鎮,州縣殘破,百姓被榨成人幹。這才交出去多久?邵樹德就大手筆遷移百姓屯墾,還給牛給羊。這是憐憫百姓呢,還是不想讓他外舅佔便宜啊?”驛道之上,十餘騎緩緩而行,領頭一人冠帶皮裘,瀟灑不已,嘴裡還不忘著揶揄邵、折這對翁婿。

“留後,慎言哪。”一位身穿長袍的老者勸道。

“怕什麼?都是自己人。發發牢騷都不行麼?”“留後”不滿道。

“留後”名叫趙匡明,忠義軍節度使趙匡凝之弟。攻下江陵府後,趙匡凝表其為荊南節度留後。

趙匡明是有一定軍事才能的,擊敗許存、西門道昭就是明證。或許有人會說,襄、荊二鎮打了很多年了,荊州已是油盡燈枯,被他撿了便宜罷了。但勝利就是勝利,無可辯駁,無可置疑。

不過,襄陽的實力還是太弱小了,吞下荊州後,能戰之兵不過兩萬。邵樹德相召,都不敢不去,這讓趙匡明有些惆悵。

“留後,夏王深耕唐鄧隨三州,可見其志……”幕僚將這個危險的話題引開,分析道。

趙匡明果然被吸引了注意力,駐下馬來,仔細看著周邊的曠野。

很多撂荒的土地又被重新拾起,田裡出現了農作物,一戶戶人家也錯落有致地排在小河邊。有農人在割草,有婦人在織布,有小孩在放牧,充滿著生活的氣息。

就是這生活方式讓他有些不喜。

其實他已經不陌生了。襄州的谷城、鄧城、南漳、義清四縣,就是邵樹德摻過來的沙子,一堆關中民人、河隴羌種,且牧且耕。即便因為那邊水網密佈,環境潮溼,很多羊得了腐蹄病,他們依然不改初衷。

對邵樹德何其愚忠,這些人又何等愚昧!

曾經的谷城令敬道,本為襄鎮官員,被折宗本所俘後,死心塌地投靠,成其黨羽。整個谷城縣上下,七千多戶、近四萬口,何等富庶,結果不納貢賦,不獻兵員,形同國中之國、鎮中之鎮。

偏偏這種人還動不了。折宗本就是他的靠山,往更深處想,邵樹德或許才是真靠山。不想撕破臉的話,還真就只有捏著鼻子認了。

敬道此賊,在折從古轉任黃州刺史之後,竟然至穰縣上任,當了鄧州刺史。但新來的谷城令任振更不好惹,他是邵樹德的元從老人、天平軍節度使任遇吉之子,同樣動不得。

許是見襄陽這邊步步退讓,邵樹德已經絲毫不加掩飾,在谷城、鄧城之外,又往南漳、義清二縣移民,並派駐官員,操練鄉勇。

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實是過分!

“家兄本以為邵樹德要都長安,盤踞於關西老巢,如今看來,卻是失算了。”趙匡明嘆道:“既都於洛陽,想必不會放過河內、南陽、襄陽,唉。”

幕僚也無語。

不過他更看得開一些,只聽他說道:“留後,洛陽有傳聞,正月過後,滿朝文武都要被遷來。天子居於紫薇城勤政殿,百官於皇城辦公。此事一畢,夏王就要行那禪讓故事了。都於洛陽,板上釘釘,此無疑也。南陽、襄陽為洛陽南邊屏障,斷然不會放過的。襄州七縣,已有四縣為其所控,咱們再拿著也沒甚意思了。不如退讓一步,拿襄、郢、復三州賣個好價錢,趙氏便安心主政江陵,不失為一樁美事。”

“只是……”趙匡明猶豫了一下,道:“這樣一來,我去哪呢?”

意思很明瞭,兄長趙匡凝肯定要當荊南節度使的,那麼自己呢?

“總有地方的。”幕僚說道:“滅了雷滿和西門道昭,還愁沒地盤嗎?”

趙匡明臉色不是很好,但又無可奈何。

前方響起了嘹亮的歌聲。

趙匡明神色一頓,轉頭望去,卻見數名髡髮契丹人正趕著羊群橫穿驛道。

幕僚也出神地看了過去。

夏軍在草原上大破契丹的訊息已經陸陸續續傳到了襄陽,這些契丹牧人應該是被俘獲的生口了。

“唉。”兩人齊齊嘆了聲氣。

村落之中升起了鳥鳥炊煙。民人們勞累了一天,已經準備吃完晚飯了。

一些人從他們身旁路過,看那身板、眼神,絕不似普通田舍夫那麼畏畏縮縮,一看就是武人家庭出身。

趙匡明又想起了之前看到的契丹牧人。這些新遷來的百姓,此時看著溫順,可一旦動員起來,就是拿著刀槍的土團鄉夫,氣勢洶洶直下襄陽。

邵樹德,早就為此做好準備了。他拿襄陽的決心不容置疑,趙匡明的內心之中升起了一個明悟。

“聽聞邵樹德弄了個‘夏王賞’,第二屆賞賜便給了一農婦,就因為造出了毛紡機。”趙匡明突然說道:“而他在洛陽又帶頭穿毛衣,引得他人競相效彷,幾成風潮。羊毛這東西,到處都是,若真能禦寒……”

“留後,陶淵明有詩云‘披褐守長夜,晨雞不肯鳴’。褐便是毛布,這是能禦寒的。夏軍各支部伍,現在陸續配發毛衣禦寒,軍士們沒鬧,顯然是有用的。”幕僚說道:“夏王此舉,倒是造福天下百姓了。”

造福百姓,民心所向。趙匡明自動推匯出了幕僚的後半句話,這讓他的心情更不好。

邵樹德便是這樣,用大勢壓人。沒有什麼驚天動地、可歌可泣的大仗,沒有什麼千鈞一髮、死中求活的境遇,一切彷彿水到渠成,理應如此。

所有敵人在他面前,剩下的就只是苟延殘喘、拖延死期,沒有一人能夠翻盤。被打掉的還都是內部團結、蓬勃向上、積極進取的敵對集團,這可比打或暮氣沉沉,或天怒人怨,或草臺班子的勢力要難多了。

“走吧,不看了!”趙匡明賭氣般地一甩馬鞭,揚長而去。

幕僚搖頭失笑,他又下意識看了眼村落。

髒兮兮的羊兒被放出了圈,奔向鍘好的乾草。

田裡的越冬小麥已經出了苗,綠油油的。

田舍夫們靠在籬笆牆上,手裡端著飯碗,一邊吃,一邊談笑。

小孩與大黃狗玩得不亦樂乎。高大的少年鄙夷地看了他們一眼,繼續操練槍術。

夏王拿來壓人的大勢,源自歡快吃草的綿羊,源自鬱鬱蔥蔥的小麥,源自信賴他的百姓,源自苦練武藝的少年。

這才是他成功的奧秘。

深耕唐鄧隨乃至襄陽,說明他仍在堆積這種大勢。

別打了!幕僚看了一眼趙匡明,嘆道,打個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刀冠天下

蜀山有牛

昆墟

斡侑罪

軒轅劍帝

兮先

逆天人神

劍生榮